第1章 盐湖气泡与煤块的心事
大同的初雪落在华严寺的飞檐上时,陈小满正对着屏保发呆——那是张运城盐湖的照片,水天相接处浮着半轮落日,像滴进蓝墨水的橘色颜料。屏保下方备注着:“给大同丫头的第101张盐湖日出”,来自网名叫“盐湖小骆”的运城男生许牧。
三个月前,陈小满在失恋小组发了条帖子:“大同的冬天太冷,心比煤块还硬。” 半小时后,许牧的回复带着运城人特有的首爽:“硬个啥?我这儿有半瓶三十年陈酿老陈醋,泡一泡就软和了。” 附带的语音里,背景音是哗啦啦的水流声,他说刚在解州关帝庙打完卡,“关老爷说了,情场失意别怕,咱山西人骨头硬,比盐湖的盐晶还耐摔。”
一来二去,陈小满发现许牧的聊天框像个会移动的山西地图。他会拍妈妈在灶前熬油茶的视频,铜锅里的面絮翻涌如浪:“我妈说你得学咱运城人,把日子熬得稠乎乎的,失恋那点事儿,就当撒了把盐,咸着咸着就香了。” 转身又发来自己在盐湖骑自行车的照片,芦苇荡在身后铺成金色的海:“看见没?盐湖冬天结冰,春天照样能映出整个天空,人啊,得像这湖,装得下冷,也盛得住暖。”
作为回应,陈小满给许牧寄了块煤精石雕的小骆驼。那是她爸爸在大同煤雕厂工作三十年的手艺,骆驼背上还刻了行小字:“骆驼客认路,就像我认得你的方言。” 许牧收到后发来张照片,煤雕摆在他书桌上,旁边是个贴满车票的玻璃瓶:“等攒够从运城到大同的车票,我就带着这瓶‘距离’去见你,让你看看我们运城的陈醋,到底能不能泡软你这大同的‘硬煤块’。”
真正让陈小满破防的,是某个暴雨倾盆的深夜。她盯着天花板发呆,手机突然弹出段47秒的视频:许牧举着伞站在运城老街上,青石板的积水里倒映着摇晃的灯笼,他身后的老槐树在风里甩着枝叶:“给你看看我们运城的‘天然淋浴’,比你那失恋的眼泪带劲多了!” 突然镜头一转,对准街角冒热气的羊肉泡馍摊,老板舀起一勺浓汤:“闺女,来碗泡馍!馍掰碎点,把心事都煮进去!” 雨声、人声、汤勺碰撞声混在一起,陈小满忽然发现,原来千里之外的关心,能暖得像刚出锅的刀削面。
如今,陈小满的冰箱里总备着许牧寄来的陈醋,炖羊肉时总要多放两勺,连爸爸都夸:“运城的醋打底,咱大同的羊肉更显醇厚。” 而许牧的书桌上,煤雕骆驼旁边多了包陈小满寄的大同黄芪——她说:“泡水喝,防你加班熬夜,比你那油茶顶事儿。” 他们会在视频里互相“嫌弃”对方的方言:许牧学她喊“刀削面走嘞”时故意拖长音,陈小满模仿他说“美滴很”时总带跑调,却在挂断后对着屏幕傻笑。
冬至那天,陈小满收到许牧的消息:“我买了下周的高铁票,运城到大同,西个小时。” 附带的照片里,车票旁躺着瓶新打的陈醋,标签上是他歪扭的字:“这次不带半瓶,带整瓶,够你泡软心,也够我蹭顿刀削面。” 她望着窗外的古城墙,积雪在路灯下闪着微光,忽然想起许牧说过的话:“盐湖和火山口离得远?可咱山西的地脉连着呢,就像咱俩,隔着400公里,心早把路走平了。”
故事的后来,没人知道当运城男孩遇见大同丫头时,是先碰陈醋瓶还是煤雕骆驼。但陈小满记得,许牧下车时穿的那件灰外套,像极了盐湖冬天的云;而许牧记得,陈小满递来的刀削面碗底,沉着几粒他寄来的陈醋泡过的枸杞,红得像盐湖日落时的霞。
原来有些相遇,早在分享第一杯油茶、第一块煤雕时就己注定——不是爱情,却比爱情更辽阔,像盐湖盛得下所有的月光,像火山藏得住所有的温热,在彼此的生命里,成了最特别的“山西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