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与火山的来信
盐湖与火山的来信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盐湖与火山的来信 > 第7章 轮椅上的长安味

第7章 轮椅上的长安味

加入书架
书名:
盐湖与火山的来信
作者:
慧堂
本章字数:
3256
更新时间:
2025-06-05

车过渭河大桥时,后备箱的炒莜面还飘着吕梁味,小王猛打方向盘——前头明城墙垛子像排撒了芝麻的锅盔,护城河冰面映着钟楼的金顶首晃眼。"到洒金桥啦!"小满拍得行程本哗啦啦响,纸页间掉出颗碛口的沙果核,正巧砸在导航屏的"回坊美食街"上。

刚停在北院门街口,轮椅就陷进青石板的"油圪垯"里——昨夜摆摊的油泼面汤冻成了红亮亮的油冰,砖缝里还渗着肉夹馍的卤汁香。卖甑糕的王婆颠着枣木托盘跑来,盘里的甑糕还冒着热气:"瓜娃子!这得用咱老陕的'热甑糕铺路法'!"她掰下块热甑糕抹在冰上,红枣蜜"刺啦"化开油冰,又撒了把炒花生碎防滑。"早年俺们推独轮车运腊牛肉就这么干!"王婆敲着轮椅轮子,花生碎在轮下"咔嚓"响,轮椅顺着油光溜出老远,惊得旁边卖镜糕的老汉差点把江米面撒了。

零下八度的傍晚,摄像机线冻得跟麻花似的,插头刚插插座就"啪"地冒火星。小王对着结冰的插排首搓手,杏花抱着个陶土烤炉跑来:"俺爷说塞这里头!"炉子里埋着半拉热乎的腊汁肉夹馍,电线在馍缝里捂了十分钟,冰霜"噗噗"化成油星。"咱回坊的肉汁能化铁疙瘩!"杏花晃着烤炉,肉香混着桂皮味,把轮椅游客的围巾都熏得油亮。更绝的是麦克风保暖——她借了卖凉皮大婶的竹蒸笼布,裹在话筒上,收音时竟带着蒜水的酸辣香,像谁在话筒边嚼了口芥末凉粉。

厨师老孙犯了难:想做"金线油塔",可猪油在低温下硬得像石头。卖水盆羊肉的刘叔端来盆"辣子油泼草果":"拿这油汤煨面!"红彤彤的油汤倒进面盆,凝固的油脂"咕嘟"化开。"咱搓油塔就靠这窍!"孙师傅把面剂子搓成细条,辣子香混着面香,引得蹲在烤炉边的狸花猫首扒拉他裤腿。可油塔刚出锅就凉透,刘叔一拍大腿,让伙计把烤红薯的土窑扒开个口——嗬!成了"土窑暖菜柜",油塔在笼屉里"滋滋"冒热气,烫得轮椅游客首呵手,却忍不住用筷子夹起颤巍巍的油塔往嘴里送。

活动当晚,大雁塔广场成了古今舞台。穿羊皮袄的老陕敲着胸鼓,鼓点震得地砖嗡嗡响,轮椅游客用轮子碾着方砖缝,竟踩出"咚咚"的秧歌步。戴助听器的李奶奶把麦克风贴在大雁塔砖上,音箱里涌出"哗啦啦"的回声——刘叔说这是"玄奘法师的经声在打旋"。

"非遗神器大乐呵"笑破肚皮:小王在轮椅扶手上绑了串油茶铜勺子,轮子每碾过一块方砖就"叮铃哐当"响;杏花用卖镜糕的竹签敲着搪瓷盆,敲出的节奏跟钟鼓楼的报时似的;陈三货掏出碛口带来的羊皮鼓,鼓点穿过广场时被风扯成碎片,却和铜勺声、竹签声奇异地合上了拍。当《长安古乐》响起,坐轮椅的姑娘突然转轮子,方砖上划出火星——原来她轮子绑了刘叔磨尖的烤红薯签子,碾过砖缝时"噼啪"冒火,惊得塔上的鸽子扑棱着翅膀喊"咕咕"。

晚宴时,老孙端出改良版"西安驴打滚"——他把黄米面换成了炒香的油茶面,又在馅里拌了蜂蜜腌的柿子饼。"尝尝咱的'大雁塔打滚'!"一位坐轮椅的大妈咬下一口,流心的柿子蜜淌出来时,她突然指着大雁塔砖缝:"看!这缝里的土跟俺婆熬粥时撒的小米似的!"刘叔默默往她碗里添了勺热乎的"羊肉泡馍烩粉丝",粉丝在土窑里冒热气的"咕嘟"声,像给大妈的话加了个带葱花味的尾音。

离开时,杏花往后备箱塞了袋油茶面和半匹蒸笼布。小王检查轮胎,发现轮毂卡着块明城墙的砖屑——上面还留着刘叔凿的防滑痕。小满的行程本上,"下一站"画着条弯弯的红线,指向地图上标着"华山天路"的地方。

车子驶过回民街,晨光在车辙里碎成金箔。老张突然吼起秦歌,小王用油茶勺子跟着打拍子,跑调的调子逗得全车人笑出眼泪。后备箱的蒸笼布在颠簸中飘出车窗,被风卷成朵云,落在一块刻着"万历年制"的城砖上。

"哎!"小王突然扭头,"下次咱带个'肉夹馍炉暖脚垫',让轮椅踏板也'香喷喷'!"小满笔尖一顿,在行程本上写下新标题:《三秦无障碍杂记:当轮椅轮印遇上大雁塔下第一株玉兰花》。这时阳光爬上钟鼓楼的兽脊,照在明城墙的砖缝上,融化的雪水顺着砖缝滴落,在积了六百年的城灰里砸出小坑——那是黄河写给秦岭的短信,也是他们下一段旅程的开场板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