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与火山的来信
盐湖与火山的来信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盐湖与火山的来信 > 第6章 圪梁梁上轮椅闹红火

第6章 圪梁梁上轮椅闹红火

加入书架
书名:
盐湖与火山的来信
作者:
慧堂
本章字数:
2954
更新时间:
2025-06-05

"吱呀——"面包车碾过吕梁黄土坡的"圪棱棱"时,后备箱的红绸子还沾着白洋淀的冰碴子。技术员小王猛打方向盘,挡风玻璃前的山峁像被灶王爷揉皱的窝头,窑洞顶上的炊烟拧成绳儿往天上窜。"到碛口啦!"小满拍得行程本哗啦啦响,纸页间掉出片金山岭长城的砖屑,"今黑间给轮椅游客闹场'黄河畔的秧歌夜'!"

车刚停稳,轮椅就卡在石板路的"圪台台"上。拄枣木拐杖的老艄公陈三货吧嗒着旱烟锅走来,拐杖往石缝里一戳:"憨娃娃!这石板路比俺的羊皮袄还褶子多,得使'驴驮子'的老法子!"他转身从窑洞里搬出柳木板,在台阶上搭成斜坡,又让后生抱来晒干的谷草铺在上头。"早年咱往黄河船驮货就这么走!"陈三货敲着轮椅轮子,谷草"咯吱"响,轮椅竟顺着坡滑上二十级台阶,吓得旁边拴着的小脚驴首尥蹶

零下二十度的夜,音响线冻得跟铁钎子似的,插头刚进插座就"啪"地冒火星。小王对着结冰的插排首搓手,陈三货孙女杏花抱着粗瓷醋缸跑来:"俺爷说泡这个!"缸里泡着半缸热小米醋,电线在里头滚了十分钟,冰霜"滋啦"化了。"咱腌酸菜的醋能化冻铁!"杏花晃着缸,醋酸味混着煤炉热气,把轮椅游客的鼻尖熏得通红。更绝的是麦克风保暖——她剪了块奶奶的羊皮肚手巾裹话筒,收音时竟带着老陈醋的酸香,像谁在话筒边嚼了颗沙果。

厨师老孙愁眉苦脸:想做"过油肉",猪油却冻成硬块。陈三货老伴端来盆"老陈醋泡花椒":"拿这醋水煨油!"琥珀色醋水倒进油盆,凝固的油脂慢慢化开。"咱拌莜面就靠这醋!"孙师傅下肉片时,醋香混肉香,蹲煤炉边的黑猫首甩尾巴。可菜刚出锅就凉透,陈三货一拍大腿,让后生把八仙桌架煤炉上——嗬!成了"移动暖炉餐桌",肉片在铁盘里"滋滋"响,烫得游客嘴唇发亮。

活动当晚,碛口瓮城成了土洋戏台。穿羊皮袄的老汉吹着"临县大唢呐",喇叭声震得黄河冰面嗡嗡响,轮椅游客用轮子碾地,竟踩出"哒哒"的秧歌步。戴助听器的李奶奶把麦克风贴黄河石崖,音箱里涌出"哗啦啦"的共鸣——陈三货说这是"黄河唱老船调"。

"非遗乐器大乱斗"笑破肚皮:小王在轮椅扶手绑铜铃铛,轮子碾石板"叮当"响;杏花用高粱秆做"口簧",吹出的调儿忽高忽低像黄河水打旋;陈三货拿出祖传"羊皮鼓",鼓点被风撕成碎片,却和轮椅铃铛、口簧声奇异地合了拍。当《交城山》响起,坐轮椅的姑娘突然转轮子,石板路上划出火星——原来轮子绑了陈三货磨尖的铜片,碾石缝时"噼啪"冒火花,惊得崖边老鸹扑棱翅膀喊"呱呱"。

晚宴时,老孙端出改良"吕梁驴打滚"——黄米面换炒熟莜面粉,馅里拌着老陈醋腌的沙果干。"尝尝咱的'黄河打滚'!"一位大姐咬下时,沙果醋汁流出,她突然指着石板缝:"看!这缝里的土跟俺太爷爷跑船时踩的一样!"陈三货默默给她添了勺"汾酒焖羊肉",肉片在煤炉边冒油的声儿,像给大姐的话加了个带酒香的尾音。

离开时,杏花往后备箱塞了炒莜面和羊皮肚手巾。小王检查轮胎,发现轮毂卡着块黄河石——上面有陈三货凿的防滑纹。小满行程本上,"下一站"画着红线指向"太行天路"。

车子驶下吕梁山,残雪在车辙里闪光。老张突然哼起二人台,小王用轮椅铃铛打拍子,跑调的调子逗得全车人前仰后合。后备箱的羊皮肚手巾飘出车窗,被风卷成白云落在刻着"康熙年制"的黄河石上。

"哎!"小王突然扭头,"下次咱带'太阳能热醋壶',让轮椅扶手也'暖乎乎'!"小满笔尖一顿,在行程本写下新标题:《三晋无障碍札记:当轮椅轮印遇上黄土高坡第一株山丹丹》。这时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窑洞窗棂上,融化的雪水顺着砖缝滴落,在积了百年的黄土里砸出小坑——那是黄河写给长城的私信,也是他们下一段旅程的开场锣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