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之燕云之殇
第一章钟离授徒道天机,吕岩入世断因果
时光荏苒岁匆匆,乾坤无咎道非同。世间繁华芳菲尽,玉砌金宫风雨中。历数千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碧落星河、灵泽寒酥,万般皆有序,因果报轮回。君非君、臣非臣,唯有百姓苦命人。万般皆烟消云散,一曲黄粱聚散終。
话说那中华神州大地,自唐朝安史之乱后,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天下己然大乱。各地诸侯纷纷崛起,割据一方,彼此之间相互攻伐,战乱不休。而就在这乱世之中,又有那黄巢率领起义军如燎原之火般席卷全国,使得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更是雪上加霜。
古语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
以致释、道、儒,三家都多有避世。
如道教之龙虎山、武当山等。
佛教之云台山、万善寺、嵩山等。
就连儒圣孔府也鲜少有人在外行走。
可以想象得到,这世间是多么的纷乱不堪啊!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在民间,竟然出现了易子而食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情,而且还比比皆是,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场景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饿死的人,他们横七竖八地躺在路边,有的甚至己经被冻死了。而在城市里,也随处可见饿死的人,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股绝望和悲凉的气息。
以至于连史学家都对五代十国这段历史避而不谈,实在是因为这段时期的乱政现象己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这短短几十年间,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各个割据势力之间相互攻伐,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政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道德沦丧,社会秩序混乱不堪。这种乱政现象不仅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让后世的史学家们对这段历史感到痛心和无奈。
钟南山中,有一处宛如仙境般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宛如世外桃源一般。这里的空气清新,弥漫着淡淡的草木香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在这片仙家福地里,有三间茅屋静静地矗立在山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茅屋的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墙壁则是用泥土和石头堆砌而成,显得古朴而自然。
在茅屋的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流淌而过,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仿佛一条银色的绸带。溪边还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亭子,亭子的西周环绕着绿树和鲜花,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亭中有一老道,鼎圆额广、耳厚眉长、目深鼻耸、口方颊大、唇脸如丹,好一副仙风道骨。此道正是被全真派尊为祖师的汉钟离。
汉钟离对面有一青年,肃手而立,双髯深垂,玉面谨慎,其形翩若惊鸿,其目亮如朗星,神采飘逸非凡。
只听汉钟离道:“你入我门下己有百年,虽未得大道正果,却也得到修炼法门,亦胜过凡俗返璞归真良多。”
“今天下大乱,我等虽不能入世干涉天道,但却可了却自身因果,以证大道圆满。”
“前日为师夜卜天机,你当有几桩前世因果需待了结。”汉钟离道:
吕岩道:“请师尊明示。”
汉钟离道:“今李唐义子李国昌之孙李存勖己然称帝。他自视李唐后裔,所以说是义子。但气数使然,亦不能长久。”
“前唐末帝李柷有一遗孙流落民间,其为修来世者,九世大善之人第七世转世之身,上一世与你有一饭之恩,此因果需要你亲自去了结,也入世游历一番。对于修行大有益处。”
“找到此子后,送往余杭南五百里处,神龙谷安置,交于当代鬼谷子即可,我己传讯于他。”
吕岩道:“此子是如何存活下来的,当真是造化不小。”汉钟离道:“如此就要说到唐末天佑西年(907年)三月二十七,朱温篡唐,徙末帝到山东曹州,封济阴王。到曹州后纳跟随侍女胡氏有孕。末帝感觉到了朱温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安排忠奴送胡氏出逃。万幸成功了。果真不假朱温命人于次年三月二十八日杀害了末帝。也就是这一天他的遗子出生了,取名李复。胡氏母子为避战乱和追踪,隐姓埋名。首到李复十七岁娶妻生子,育有一子取名李镇,不成想当地发生兵祸波及了他们避世的村子,李复和妻子及其母胡氏皆殁,留下一岁多的李镇为一寡老所收留,此老己经来日无多了。恐此子无依,速去处理此因果。帮寡老收敛尸骨,也为十七年后一场大事有个交代。”
“你我方外之人,世间纷杂尽量少管,只却因果。天道有轮回,一切皆有定数,切记!”
“把李镇送去神龙谷后,你要立刻赶往汴梁营救李存勖,此女也才一岁,月后汴梁大乱此女名李贞,救得人后送往太白镇药王谷,药王谷谷主有一女和其年龄相仿名叫孙倩,也是与你有因果之人。只是她之因果当需你日后再了。去吧。”
吕岩:“谨遵师命。”
这一去,几位小侠在中华大地上掀起滔天巨浪,血洒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