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随即放声大哭起来,一旁的田安平喜极而泣,从苏珞晚的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
以往他总嫌弃孩子哭闹,今天却是觉得孩子这哭声无比的悦耳。
田安平紧紧抱着小宝,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嘴里喃喃地念叨着:
“小宝,没事了,没事了.......”
随后,他转向苏珞晚,对着他深深弯腰行礼,满怀感激地说道:
“姑娘,您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这份恩情,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日后但凡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您尽管开口!”
苏珞晚微微侧身,避开男子的行礼,轻声说道:
“这位大哥不必如此,换做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出手帮忙的,只要孩子平安就好!
还有,孩子现在还小,吃这么大的糖块真的很容易卡住,以后得更加小心一些了 !”
青年男子听了苏珞晚的话,连连感激地点头。
经过这事儿,以后给孩子吃食的时候,确实得更加小心了。
由于小孩子一首哭闹着要找妈妈,青年男子再三向苏珞晚表达谢意后,便抱着孩子匆匆回家了。
待药铺内安静下来后,钟榭风好奇地看着苏珞晚,问道:
"姑娘,你也是学医的吗?刚刚那是用的什么手法?"
钟榭风也只是出于好奇地问一下,也没想着苏珞晚会告诉他刚刚那救人的手法。
毕竟,很多医术手法都是家传秘方,不外传的。
苏珞晚略作思索,这儿是药铺,以后很可能还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这个海姆立克急救法,在现世的时候早就己经流传开了,本就不是多么复杂的手法,学起来也不难。
这么想着,苏珞晚便开口对钟榭风说道:
"钟医生,这个手法很简单的,我跟您讲讲!"
她说着,便把急救的方法跟钟榭风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钟榭风听闻苏珞晚要教给他这个急救方法,心里很是震惊,但同时又很是欣喜。
像今天这种情况,他以前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有孩子被花生卡住的,也有被鱼刺卡住的。
可他作为中医,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只能使用推拿、按压穴位的方法。
有时候确实有效果,但是有时候也是有些力不从心。
作为医者,面对那种无力回天的情形,内心的挫败与无奈,常常让他久久难以释怀。
而眼前的小姑娘,竟如此慷慨地将抢救方法传授给他,就算让他掏钱,他也心甘情愿。
认真地学会苏珞晚所教的急救方法后,钟榭风感激地说道:
“姑娘,多少钱?我可以交学费的!这方法太宝贵了!”
苏珞晚微笑着摆了摆手:
“钟医生,真不用钱。只要您能用这套急救方法去救治更多的人,让它发挥作用就好!”
钟医生眼眶微微变热,此刻他觉得,自己竟不如一个小姑娘。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
“我一定会的,而且只要是运用这个救治手法救治的病人,我会分文不取!”
苏珞晚看着钟医生认真的模样,笑了笑。这个年代的人,还真的很是淳朴可爱呢!
苏珞晚笑着回道:
“钟医生,你看着安排就好,这手法本来就很简单。如果可以,钟医生也可以将它传播出去!”
苏珞晚正说着,察觉到一道身影从门口快步奔来:
“姑娘,您还在,真好!”
苏珞晚听到熟悉的声音,转头望去,果然,是刚刚的那个青年田安平。
只见这田安平端着一篮子的东西匆匆跑了过来。
“姑娘,这......这是一点儿谢礼,还请姑娘千万不要嫌弃!”
苏珞晚看着田安平那满满当当的土鸡蛋,还有自家种的新鲜蔬菜,还有几包手工制作地点心。
她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大哥,不用这么客气,我也就是顺手帮个忙,今天被我碰到了,也是我跟小宝有缘!”
田安平却一脸的急切,将篮子硬塞到苏珞晚的手里:
“姑娘,您可一定得收下,这是我们全家的心意。小宝今天能平安无事,全靠您出手相助,您这是救了我们全家的命啊!”
田安平说着,怕苏珞晚再继续拒绝,把篮子塞给苏珞晚后,便又匆匆离开了药店。
苏珞晚哭笑不得的看着手里的东西,一旁的钟榭风也劝说道:
“姑娘,你救助不只是一条人命,更是一个家庭啊,你就收下吧!”
钟榭风还想再继续劝说的时候,这时他家人取现金回来了。
钟榭风拿出整整200张大团结,递给苏珞晚,说道:
“姑娘,你点一下!”
苏珞晚接过钱,笑着说道:
“不用数了,我信您!”
接着,她又把那一篮子东西放在药铺的柜台上,笑着说道:
“还要麻烦钟医生把这篮东西帮我还给刚刚那位大哥!”
她刚刚就得知,这田安平家就在这药铺附近。
这个年代的人,家家户户都不富裕。田安平这是把自己家能拿出手的东西,全塞进了这篮子里。
有这份心意就足够了,况且,刚刚救治那孩子,对她来说确实只是举手之劳。
苏珞晚离开药铺后,便把钱悄悄地放进了空间里。在放进空间的时候,苏珞晚发现空间里的功德值竟然变成了100/10000。
咦,难道是因为自己救治了那小孩子的缘故?
自己可是救治了一条人命呢,竟然只增加了一百。
唔,这样下去,自己得多久才能攒够一万功德值啊!
从药铺出来后,她就隐隐感觉到有人在偷偷地跟踪着自己。
呵,这是有人看到自己得了这么一大笔钱,眼红了!
苏珞晚没有去理会,有人想跟就跟吧,等会儿再收拾。
她思索着家里过冬还需要的东西。她的空间里有蔬菜,但是却是没有油盐酱醋。
还有,做棉袄,还需要一些柔软的棉布,这样穿着才会更舒服一些。
想到这儿,苏珞晚便朝着供销社走去。
苏珞晚刚迈进供销社,一股混杂着各种生活物资的暖流扑面而来。
供销社里的人不算太多,大家都在挑选着各自所需的物品,交谈声不绝于耳。
这样的场景,就算是在电视里,也没有看到过如此真实地画面。
供销社里的货物繁多,但是在这个买东西大多需要票的年代,也不是自己想买什么就能买的。
苏珞晚拿出出门时林语臻给她的各种票据,分别买了一些做饭用的油盐酱醋,然后她又买了一些软和一些的棉布和糖块。
苏珞晚本来还打算买一些肉的,可稍微好点的肉都被人买去了,剩下的肉品不佳,还得要肉票。
苏珞晚便想着找个时间,再去山上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