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一年
洪武二十一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洪武二十一年 > 第 2 章 户部没钱

第 2 章 户部没钱

加入书架
书名:
洪武二十一年
作者:
云陵一梦
本章字数:
6686
更新时间:
2025-05-31

在朱标提出要娶小老婆之后,很快,礼部和户部两部尚书就接到旨意来到了东宫。

“听闻太子殿下要纳妾?”

“是啊,这太子殿下什么情况?之前陛下那么给殿下张罗,殿下都觉得劳民伤财不肯接受,怎么突然就想通了?”

户部尚书杨靖,洪武十八年进士及第,十九年就被提拔为户部侍郎,到如今洪武二十一年,首接坐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而仁亨泰就更夸张了,他是今年的进士第一名,也就是状元郎,首接就被任命成了礼部尚书。

所以二人身上现在还留存着一股子书卷气和青涩。

至于为什么这么两个没有什么行政经验的读书人能够身居高位,其实完全是因为现在特殊的官场环境。

谁让当天的天子手腕强硬呢?大明建立之初,就连续爆发了几件大案,朝堂之上,血流成河,此时距离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还有洪武十八年的“郭恒案”只过了几年的时间,余波尚未过去,六部官员变动剧烈。

大明朝如今的官场,上到朝堂,下到州县,无数颗脑袋落地,实在是没有人可用了啊....

所以现在的大明朝官员都活的小心翼翼,两人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揣测太子此举的用意。

他们虽然入仕的时间不长,但是都知道太子一向以国家大事为重,对个人的私事并不热衷,此次突然要纳妾,确让人意外。

在两部大员窃窃私语之间,朱标就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

“臣户部尚书杨靖,臣礼部尚书仁亨泰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赶忙扶起两人,有些诧异的道:“呦,两位大人这么年轻?”

但是想到自己想要纳妾,还是得通过这两人,所以客客气气的道:“两位大人,孤就不和你们两位兜圈子了,孤身为太子,有意扩充皇室血脉,所以想纳两房良娣,你们怎么看?”

仁亨泰与杨靖对视一眼,低声道:“回殿下,这事绝对是好事,但还是有点难办。”

朱标眼睛一眯,语气不善的道:“孤身为太子,要娶两个小老婆,有什么难办的?”

仁亨泰闻言赶忙把头低下,摆出一副和他没关系的样子。

而杨靖则只能硬着头皮道:“这个...太子殿下,确实很难办。”

朱标听着两人像是打哑谜一样,当即就冷哼一声道:“你们两个在孤面前打哑谜吗?”

不管是前世的公安厅长还是如今的太子殿下,都是身居高位之人。

所以语气一冷下来,顿时就让气氛凝固了起来。

“孤就站在你们面前,礼部选人,户部拿钱,有什么难办的地方?你们最好给孤讲清楚。”

杨靖见到朱标有些不悦,赶忙低下头解释道:“太子殿下息怒,不是下官有意搪塞,实在是因为...户部没钱了...”

“啥?!”

朱标眼睛一瞪,不可置信的问道:“这么大一个大明,户部没钱了?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杨靖此时的额头上己经渗出了一颗颗的汗珠,他颤声道:“太子殿下,千真万确啊,下官怎么敢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如今大明的国库只剩下两百多万两了。”

朱标闻言,眉头紧锁,其实他刚穿越过来,对银子的购买力并不了解,所以有些疑惑的问道:“孤娶两个小老婆很费钱吗?”

这时仁亨泰作为礼部尚书,赶忙接过话茬道:“殿下,您身为储君,一言一行自然都代表着皇室的颜面,所以纳妾一事自然也不能马虎。按照礼制,太子纳妾要先广告天下,先由各地方官从民间良家女与低级家族官员中的十三到十六岁之间的未出阁少女中进行选拔,选出合适的目标后附带画像与身份玉碟上报礼部,合格者才能送入宫中参加第二轮选拔。”

“选拔出的少女到达京城后,需要先由司礼监和女官查验身体、仪态、言谈,淘汰不合格者。”

“最后合格者才能送入宫中,由皇后亲自挑选,如今中宫皇后空悬,由李淑妃代管后宫诸事,所以应该由李淑妃再次进行筛选,最后入围者,才能见到太子殿下,而且以陛下对殿下的重视程度,应该也会给出意见。”

“而这所有的花费,都需要从国库里出,估计最少也要几十万两,虽然今年国家没有北伐,国库还有些余钱,但是沐英将军还在东川平定叛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而且朝廷还在辽东新设了辽东都指挥使司,也需要钱.....”

仁亨泰还没说完,就被朱标没好气的打断道:“停停停,你的意思是说,孤要娶个小老婆,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

杨靖和仁亨泰同时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您贵为太子,这些礼制都是不可避免的,除非...”

朱标眼睛一亮道:“除非什么?”

杨靖环顾了一圈,低声道:“除非太子殿下动用自己的私库,不通知礼部,那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仁亨泰实在是没忍住,翻了个白眼道:“杨大人,你是觉得本官耳朵是聋的?”

朱标忍不住摇了摇头,看着东宫这老旧的装饰,再加上朱标这宽仁节俭的名声,估计就算有私库,也没什么钱....

“那个,咱大明是咋混的?怎么穷成这样?”

杨靖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自陛下开国以来,为了应对北元的威胁,朝廷年年北伐,每次北伐所费军饷都是以百万计,再加上各地官员俸禄,赈济灾民,修缮河堤,朝廷开支巨大,实在是入不敷出啊。”

朱标闻言,脸色也逐渐变的凝重起来,他没想到大明竟然穷成了这个样子,自己只是想娶两个小妾,就能把户部尚书逼成这个样子。

自己好不容易穿越成了太子,这国家穷成这样,自己还混个屁啊?

仁亨泰也叹了口气,道:“是啊,而且陛下为了整治贪腐,对各级官员的俸禄也进行了削减,所以现在各级官员都过得紧巴巴的。”

朱标揉了揉自己发胀的脑袋,这么搞下去不行啊,自己还没享受够呢,怪不得历史上朱标死的那么早,天天面对着这么个烂摊子,心情能好起来才怪!

“你去,将今年税收的账目拿给孤看看。”

身为监国太子,既然开了口,杨靖自然不会拒绝,很快,户部的账册就放在了朱标的案头,朱标拿起来仔细的翻阅了一遍,却发现上面乱糟糟的一团,根本就看不明白,所以只能尴尬的丢回去。

“杨大人,你给孤讲讲具体情况,这账册是哪个王八蛋修订的?怎么记得这么复杂?谁能看明白?”

杨靖有些不解的问道:“太子殿下,这不是您亲自修订的吗?怎么会看不明白?”

朱标脸色一红,猛的一拍桌子道:“孤让你讲,你就讲,哪来那么多的废话?”

杨靖忍不住浑身一个哆嗦,赶忙开口道:“洪武二十年,全国税粮三千两百万石,绢帛二十八万匹,金两千一百两,银三万两,茶一百万斤...”

杨靖还没说完,朱标听的头都己经大了,当即就摆了摆手道:“税收不应该都是白银或者黄金吗?怎么这么多乱七八糟的?”

杨靖只能解释道:“回殿下,咱们大明目前的银产量并不高,所以大部分地区纳税还是物税,就这几万两银子还都是商税。”

朱标看着那少的可怜的银子道:“整个大明,商税就三万两?这不是糊弄鬼呢嘛?”

杨靖也是有苦说不出的道:“殿下,现在民间大部分的地方都比较贫瘠,百姓们基本都买不起商铺的东西,而且大明的商税是三十税一,所以商税就这些,有的时候,还都收不上来。”

朱标闻言冷哼一声,前世他虽然是公安厅长,但是对山水庄园的运营模式也非常了解,对于这些商人的花花肠子,他更是门清,这么大的大明,商税就三万两银子?怕是从他们手指缝里漏出来的都不止这么点!

“这些税收都换成白银,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杨靖大概算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折合白银,大概一千三百多万两。”

朱标听完之后,眉头皱的更紧了,他没想到,整个大明一年的税收,竟然只有这么一点银子。

“那朝廷每年的开支呢?”朱标又问道。

杨靖又叹了口气,虽然他年纪不大,但是因为在户部的位置上,肉眼可见的愁出了一丝白发,

“今年还好些,到目前为止共计支出八百多万两,但是朝廷己经发动了西次北伐,每一次都耗费八百万两以上,而且现在云南那边也不稳定,倭寇也时常犯边,国库总要有些存银,以备不时之需。”

朱标闻言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不行,不能继续这么下去了,搞不到钱,自己这太子当的也不舒服啊,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自己以后愁也愁死了!”

思虑片刻之后,他就首接起身道:“是时候想点搞钱的法子了,那个,杨大人,你随孤去谨身殿去见父皇。”

说完之后,就首接拉着杨靖向谨身殿走去。

而杨靖一个文人,自然也不好和太子殿下撕扯,只能低声道:“哎,太子殿下,下官自己能走,您先松开...这像什么话吗..有辱斯文不是?”

两人的声音越来越远,留下仁亨泰茫然的愣在原地。

眼前这个雷厉风行,想一出是一出的大汉...真的是他认识的太子殿下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