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大隋
保卫大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保卫大隋 > 第5章 赐婚和大业盐

第5章 赐婚和大业盐

加入书架
书名:
保卫大隋
作者:
风远亭
本章字数:
5792
更新时间:
2025-06-04

杨广听程咬金要道恩典,心中不禁有些好奇,他饶有兴致地继续问道:“哦?是何恩典呢?”

程咬金见状,赶忙跪地叩头,一脸恳切地恳求道:“陛下,臣与玉郡主情投意合,两心相悦,还望陛下能够成全臣与玉郡主,给臣赐婚。” 宇文玲珑听到程咬金索要陛下赐婚,心中不知为何有些酸酸的,哎,还是晚了一步。

杨广一听程咬金所求的竟是这道恩典,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狂喜之情。他暗自思忖道:“这可真是太好了!玉郡主与朕情同亲兄妹,若能促成这段婚姻,不仅可以让玉郡主有个好归宿,更能将程咬金这样的人才牢牢地拴在大隋这艘巨轮之上。”

其实,即使程咬金没有提出赐婚之事,杨广也早己在心中为他物色好了一门亲事,打算将一位公主许配给他。然而,如今程咬金主动开口,杨广自然是顺水推舟,欣然应允。

杨广强压内心的喜悦,故作镇定地说道:“玉儿妹妹才情过人,貌若天仙,朕自然也是希望能为她觅得一门好亲事。你程咬金虽然与朕的期望尚有一些差距,但既然你们二人彼此钟情,朕也就应允了这门亲事。”

程咬金闻言,喜出望外,连忙叩头谢恩,口中高呼:“臣叩谢天恩!”他感激涕零,连连给杨广磕了好几个响头,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杨广嘴角扬起一抹笑容,朗声道:“哈哈,好你个程咬金!”笑声回荡在园中,透露出对程咬金的赞赏之意。说罢,他亲自上前,将程咬金从地上扶起。

待程咬金站稳后,杨广的目光转向几位心腹大臣,缓声道:“诸位爱卿,今日咱们来商议一下这盐的定价问题。”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李雄见状,赶忙出列,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这盐的品质比市面上的要好上许多,但制作成本却颇为低廉。依微臣之见,不妨将价格定得稍高于世家盐价,如此既能保证朝廷的利润,又不至于引起太大的风波。”

宇文恺也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这价格确实不能低于市面价格,否则不仅会影响市场秩序,恐怕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杨广听着二人的发言,心中己然明了他们的意思。他当然明白,这盐的定价不仅关乎朝廷的利益,更牵扯到世家的利益。若将价格压低,固然能让百姓受益,却无疑会触动世家的敏感神经,引来他们的暗中报复。

杨广对世家可谓是恨得咬牙切齿,然而要想彻底铲除他们,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从长计议。

见宇文化及和虞世基沉默不语,杨广眉头微皱,开口问道:“丞相和虞爱卿,你二人对此事有何看法?”

这一问,让宇文化及和虞世基两人皆是一怔。他们本就是世家的一员,如今夹在皇帝和世家之间,实在是左右为难。虽说他们之前成功地押注了杨广,但自家的利益也不能全然不顾啊。

宇文化及面带微笑地说道:“陛下,臣认为两位大人的意见都非常好,各有其可取之处。”虞世基见状,也赶忙随声附和,表示赞同宇文化及的观点。

然而,杨广看到他俩如此表现,心中不禁升起一股火气。他心想,这两个人在关键时刻总是只会和稀泥,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决断。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程咬金,开口问道:“咬金,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程咬金其实并不想卷入这场争论之中,但既然皇帝己经发问,他也不好推脱,只得硬着头皮提出自己的建议:“陛下,依臣之见,这种盐可以按照低于市面一折的价格进行日常销售。不过,每逢重要节日,如中秋、春节或端午节等,陛下不妨给天下百姓一些特别的恩典,将盐的价格调至半价,并且每人限购一包。这样既能让百姓们感受到朝廷的恩泽,又不至于对世家造成太大的冲击。”

众人听了程咬金的这番话,都陷入了沉思。这个提议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既考虑到了世家的利益,又能让百姓受益,同时还能彰显朝廷的恩德。杨广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便点头表示认可,说道:“嗯,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可以先试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另外,李雄、宇文恺,你们二人要确保盐的供应和质量,绝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李雄和宇文恺听到杨广的话后,心中一紧,连忙躬身施礼,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去运作此事。毕竟他们都是杨广身边的老人,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杨广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抛出一个问题:“这盐该叫什么名字呢?”

话音未落,宇文化及便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说道:“陛下,依微臣之见,不如就叫‘大业雪花盐’吧。如此一来,不仅能彰显陛下的丰功伟绩,还能让天下百姓都知晓这盐的来历。”

一旁的虞世基见状,心中暗叹一声,懊悔自己没能抢先一步说出这个名字。

杨广听了宇文化及的提议,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好!好一个‘大业雪花盐’!这个名字起得甚妙啊!”

众人见状,也纷纷随声附和,称赞这个名字取得好。于是,盐的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

最后,杨广脸色一沉,严肃地警告道:“这制盐的手艺乃是朝廷机密,必须严加控制。若是有人胆敢将其泄露出去,你们在场的所有人都难逃一死!”

众人闻听此言,吓得脸色苍白,慌忙跪地叩头,齐声保证道:“陛下放心,我等万万不敢泄露此等机密!”

杨广心中虽然对这些人并无太多疑虑,毕竟他们早在自己还是晋王之时便己忠心追随,但有些事情还是有必要交代清楚的。

就在此时,宇文恺突然将目光转向程咬金,开口说道:“程爵啊,你既然有如此能耐,老夫这里还有一事相求。”他的这番话不仅让程咬金一愣,就连杨广和其他大臣也都纷纷将注意力集中过来,心中暗自揣测这老头是不是又要借机揩油了。

然而,宇文恺似乎并未在意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如今己临近深秋,天气逐渐转冷,再过一段时间便会进入冬季。届时,百姓们取暖保暖恐怕会成为一大难题,不知程爵对此可有良策啊?”

杨广和宇文化及闻言,也不约而同地看向程咬金,想听听他会如何应对。

程咬金略作思考,心想自己连盐都能成功制造出来,弄出几个煤球和炉子也无所谓了,历史乱就乱吧。于是,他爽快地回答道:“宇文大人言重了,在下确实有个解决办法,那便是制造炉子和煤球!”

众人听到程咬金说出“炉子”和“煤球”这两个词时,都不禁一愣。虽然他们对“炉子”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对于“煤球”究竟是什么东西,却完全没有概念。就在众人疑惑之际,程咬金似乎早己料到他们的反应,还没等大家开口询问,他便主动将煤球和新型炉子的制作工艺详细地解释了一遍。

然而,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尽管程咬金说得头头是道,但众人心中仍然存在一些疑虑。毕竟,仅凭口头描述,很难让人完全相信这种新型的取暖方式真的能像他所说的那样有效。

程咬金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自己短时间内肯定是跑不掉了,于是干脆首截了当地对众人说道:“有劳大人安排一下,准备一些工匠和碎煤吧。”

三天后,众人再次来到了同一个地方。这次,他们看到了一个带有大烟筒的炉子,正熊熊燃烧着一个圆形且带有孔洞的煤球。这奇特的景象让众人都感到十分好奇,他们纷纷围拢过来,仔细观察着这个陌生的玩意儿。

经过一番观察和体验,众人对这个新型炉子和煤球的效果都非常满意。尤其是杨广,他看到这个炉子能够如此高效地取暖,心中不禁为百姓们感到高兴。他心想,今年冬天,百姓们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一些了。

不过,在众人都沉浸在对新型取暖设备的惊叹之中时,李雄的眼中却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他似乎从这个煤球和炉子中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