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大人真是个好官啊
林凡看着眼前一张张热切的脸。
那份淳朴的善意如同夏日暖阳,直暖人心。
他确实有些意外。
一个县令,能让百姓如此自发地拥戴,争相请客,这在过往的官场经历中是难以想象的。
他心头涌过一股暖流。
一种被认可、被接纳的满足感悄然升起。
但这份感动并未让他冲昏头脑。
他有自己的原则,也有更长远的考量。
无功不受禄,这是他穿越而来便谨记的古训。
更何况,要赢得民心,不是靠接受百姓的馈赠,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作为。
他轻轻摆了摆手,笑容温和而坚定。
“大家的心意,本官心领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让刚才还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下一句话。
“只是,大家赚钱不易。”
林凡语气平和,目光扫过众人。
“本官有朝廷发的俸禄,衣食无忧。”
“这仙饮虽好,但也不必让各位破费。”
“本官自己来买便是。”
他说得坦荡自然,没有丝毫做作。
这番话一出,原本还带着几分戏谑看热闹的众人,脸上瞬间凝固了。
他们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县令大人,竟然会拒绝这份好意。
而且拒绝得如此理所当然,如此……令人敬佩。
那争着要请客的壮汉“老王”,更是彻底傻眼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抢着请客,能在县令大人面前挽回些面子,表现得大方得体。
结果县令大人根本不领情。
但这拒绝,非但没有让他觉得被轻视,反而让他觉得县令大人更加高洁。
“这……”
有人喃喃出声,眼中带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县令大人竟然……不让咱们请?”
“是啊,换了以前那些老爷,恨不得咱们把银子塞到他怀里呢!”
人群中响起低低的议论声,语气中充满了惊讶与赞叹。
他们见过太多雁过拔毛的官吏,对百姓的血汗钱毫不手软。
像林凡这样,明确拒绝请客,甚至主动提出自己购买的,他们真是闻所未闻。
“大人真是个好官啊!”
之前提醒“老王”的中年男子再次拱手,脸上满是真诚的敬意。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阵阵涟漪。
“是啊,林县令是真正为咱们百姓着想!”
“有这样的县令,是咱们马头县的福气!”
赞誉之声此起彼伏,比刚才争相请客时更加热烈。
他们看着林凡的目光,不再是刚才看热闹的好奇,而是充满了由衷的敬佩和爱戴。
林凡静静地听着这些发自肺腑的赞扬,心中更加坚定了几分。
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不仅是守住了底线,更是无形中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
他让百姓看到,他并非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而是与他们站在同一边的人。
这种信任和爱戴,是用再多银子也换不来的宝贵财富。
他微微一笑,再次拱手向众人致意。
“各位父老乡亲的好意,本官记在心里。”
说完,林凡便走向了队伍的最前面。
人群自发地让开了一条小道,目光随着他移动。
柜台后的李灵儿和王翠翠见到林凡过来,脸上都露出惊喜又带着点紧张的神色。
“大人!”
两人连忙小声打招呼。
林凡对她们递去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她们照常即可。
他站定在柜台前,如同一个普通的顾客。
“来一杯珍珠奶茶。”
李灵儿定了定神,手脚麻利地开始操作。
很快,一杯盛在竹筒杯里的温热奶茶就递到了林凡面前。
林凡接过,拿起配套的竹吸管,轻轻吸了一口。
温润的奶香、醇厚的茶味,混合着焦糖的甜,还有那Q弹有趣的珍珠在口中跳跃。
他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果然是仙饮。”
他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的人听清。
“好喝。”
他转过身,面向排队的人群,举起手中的竹筒杯。
“马头县能有这样的神仙饮品,实乃幸事。”
“大家一定要多多宣传。”
“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马头县,有这等好东西!”
连县令大人都亲口认证是“仙饮”、“好喝”,这下更是彻底点燃了众人的热情。
这饮品,绝对差不了!
后面排队的人顿时更加心急火燎。
“店家!快点啊!”
“我都排半天了!”
“给我来一杯!跟县令大人一样的!”
人群有些骚动起来,都想快点尝到这被县令称赞的美味。
林凡见状,再次扬声。
“大家排队,切记注意安全,莫要拥挤推搡。”
他的声音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好的大人!”
“知道了,林大人!”
人群立刻回应,秩序也恢复了不少。
林凡满意地点点头。
他拿着那杯用朴素竹筒装着的珍珠奶茶,转身离开了仙饮坊。
留下身后依旧长长的队伍,还有那弥漫在空气中,越来越的香甜气息。
林凡拿着冰冰的竹筒杯,转身离开了喧闹的人群。
身后的嘈杂渐渐远去,仙饮坊门口那股甜腻的香气也淡了些。
他沿着县城的主干道,不紧不慢地走着。
手中的珍珠奶茶,Q弹的珍珠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
街道并不算宽阔,路面是压实的黄土,偶有坑洼。
道路两旁的景象,却呈现出一种刺目的不协调。
左手边,几间铺面显然是新近修葺过的。
青砖黛瓦,门脸宽敞,窗明几净。
一家绸缎庄,门口挂着色泽鲜亮的布匹,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旁边是一家银楼,厚重的木门半掩着,隐约可见里面精致的柜台。
进出这几家店铺的人,衣着大多光鲜,面料考究,步履从容。
而仅仅隔着几步远,街道的右手边,景象截然不同。
几间低矮的土坯房,墙皮剥落,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泥黄色。
屋檐下挂着破旧的草帘,随风摆动。
一家卖粗陶碗罐的小摊,货物随意堆在地上,蒙着一层灰。
旁边是个卖草鞋的,摊主是个面容黝黑的老汉,蹲在墙角,眼神浑浊。
更远处,甚至有几处残破的窝棚,用烂木头和茅草胡乱搭成,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穿着打补丁短褂的汉子,挑着担子匆匆走过,额上渗着汗珠。
衣衫褴褛的孩童,光着脚丫在尘土里追逐打闹,脸上脏兮兮的。
贫富的界限,在这条街道上,被无形却又清晰地划分开来。
建筑的风格也是五花八门。
既有飞檐翘角的传统样式,显得古朴厚重。
也有一些明显是后来加盖的简陋木棚,与旁边的砖石结构格格不入。
新旧交替,高低错落,毫无章法。
仿佛这座小小的县城,在漫长的时光里,被随意地涂抹拼凑。
路旁的商铺,贩卖的东西更是千差万别。
这边是飘着墨香的书画铺子,那边就是散发着腥气的鱼摊。
这边是精致的点心匣子,那边就是粗粝的杂粮饼子。
一些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铺子,卖着祖传的手艺。
更多的是勉强糊口的小买卖,货物简单,种类稀少。
林凡吸了一口奶茶。
香甜温润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短暂的愉悦。
但这愉悦,很快就被眼前所见的景象冲淡了。
马头县的贫困,比他最初预想的还要严重。
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
这种巨大的差距,就赤裸裸地展现在县城最繁华的主街上。
昨天仙饮坊赚了一百多两银子。
这笔钱,对于县衙捉襟见肘的财政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但对于改变眼前这种普遍的贫困,似乎又是杯水车薪。
他目光扫过那些面带菜色、眼神麻木的行人。
又看向那些衣着光鲜、神态倨傲的富户。
心中的某个地方,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
这仙饮坊,或许能赚些钱。
但这钱,是用于教育事业的。
还是,能为这条街上那些衣衫褴褛的人,带来一点点真正的改变?
林凡的脚步,不知不觉间慢了下来。
他看着前方延伸的街道,尘土飞扬,人来人往。
或许,想个办法让百姓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