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头驴子高着一袋益渡河,在行走的过程中,驴子不小心掉倒在河中,所有的益都融化了。当驴子底起来时,感觉身上轻松了很多,它心里非常高兴。从此以后,驴子每次过河, 都故意排赴,以减轻背上货物的重量。
这次,驴子背着一袋子棉花过河。在走到河边时,它又让 自己跌倒在水中。谁知,这一次驴子身上的重量非但没有减轻, 反而把驴子压得站不起来,首到被河水滝死。
为什么这只驴子会死于非命?其原因在于,这只驴子无限 放大了经验的作用。在经验偏见思维的影响下,它只会对经验 进行机械性的套用,却不善于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 改进!事实上,经验虽然是财富,但随着事物的变化,如果不经分析就加以套用,它只会导致失败。经验这样一把双刀剑, 可以成就人,也可以误人。
第二,利益偏见。利益偏见,又称为“鸡眼思维”,它并 不是指由于利益关系所导致的一个人意识立论的偏颇,而是指 人们的一种无意识偏见倾向,即对公正事物认识的一种微妙的 偏离。
你去商场买衣服,发现同样一件衣服,A商家标价800元, B商家标价850元。这个时候,你就会因为B商家的价格高50 元,而偏见地认为B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奸商。
再比如,一个卖雨傘的老太太和一个卖风筝的老太太,卖 雨伞的老太太总希望每天下雨,这样一来她每天都可以卖出雨 伞;而卖风筝的老太太则希望每天都风和日丽,这样就会有很 多人买自己的风筝。
总之,从利益偏见的角度来分析,每个人都会无意识地从自己利益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且总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人性如此,无可厚非。只是,我们在重 要项目的谈判上,不要被这些细微的假象所迷惑,要真正看到 事物的本质,从而能够抛开偏见,做出真正客观的决策。 第三,位置偏见。你站在什么样的位置,决定了你有什么 样的思维。诚然,一个人所处位置的高低不同,他所看到的风 景也不同。如果从思维方式上来解析,即每个人所处的地位不 同,那么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出发点也就不同。
在职场中,站在管理角度的老板,总抱怨员工缺乏责任心, 工作不够卖力;而站在被管理位置上的员工,却感觉老板的要 求过于苺刻,而且薪水太少。其实,这正是由于他们所处位置 的不同,才导致老板与员工之间出现了思维上的差异。 所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减少这 种位置偏见,就一定要不断地改善自己所处的位置,放宽自己 的眼界,使自己能够更全面、更完整地认识事物的真相。 第西,文化偏见。在人际交往中,彼此之间的交往是否融 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彼此之间的不同文化。然而,在现实 生活中,由于受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等文化积淀的影响,在 看待同一问题时,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习俗、习惯来判断是 非对错。
在某中国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在 房间里争吵。妻子一气之下,拉着装衣服的箱子离家出走了。 丈夫的母亲看到此景,见儿子因要子出走而伤心,她心疼地安 慰儿子说:“孩子,有我在这里,你不会孤独的!” 当中国观众看到这一情景时,常常会被母亲的话感动, 而当美国观众看到此情景却会哄堂大笑。之所以会出现如此 截然不同的反应,是因为中国人与美国人存在着巨大的文化 差异。在中国人看来,母亲的行为是很容易理解的,而在美 国人看来,婚姻是夫妻之间的私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任何 人都无法取代的。
关于偏见,歌德曾经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总喜欢以自己的经验或所了解的事物的 某些特征为标准,用一种极端化的思维方式来推断人或物,并 对他们进行知觉上的评价和对比。可以说,也正是这种以偏概 全的思维方式,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思维的“死胡同”。 因此,一个人要想走出人生的“死胡同”,就一定要突破偏见 思维模式,学会用整体思维来全面看问题!
一个能打破偏见的人,毫无疑问是伟大的。这不仅是一种思维上的成熟和进步,更是一种思想境界的提升。一般来说, 打破偏见的人,往往达到了圆润平和的做人境界,所有与他交 往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和善与包容,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 人与他做朋友,并积极地与他合作。这样,他就更容易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