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国兴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陈博手中那个独立的模块化气缸组件,又看了看那台被“开膛破肚”后依然结构稳固的发动机机体。
他的大脑,像被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掀起了惊涛骇浪。
作为东方红拖拉机的总设计师,他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清楚,何维这个看似“简陋”的设计,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维修成本和时间的几何级下降!
这意味着在野外恶劣的作业环境下,一个普通的农民,只需要一把扳手和几个备用模块,就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对自己拖拉机的“心脏手术”!
这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足以颠覆整个行业售后服务体系的革命!
“化整为零……分而治之……”陆国兴喃喃自语,他看着何维,眼神里再也没有了丝毫的轻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强烈的兴奋,“好!好一个模块化!何维同志,你这一招,实在是高!高得让我觉得害怕!”
何维笑了笑,从陈博手里接过那个气缸组件。
“陆总工,这只是我们设计理念的冰山一角。它解决了‘好维修’的问题,但还没解决您刚才关心的‘散热’问题。”
他把组件递到陆国兴面前。
“请您看这里。”
他指着活塞顶部一个特殊凹槽。
“我们取消了传统的水冷,但优化了燃烧室的形状。这个‘ω’型燃烧室,配合我们设计的新型高压涡流喷油嘴,可以让油和空气的混合更充分,燃烧更彻底。燃烧彻底了,产生的废热自然就少了,对散热的压力也就小了。”
他又指着缸盖上那些巨大而密集的散热片。
“另外,您看到的这些散热片,它的形状、厚度和间距,都经过了精密的流体力学计算。它能确保在风扇的强制作用下,带走足够的热量,保证发动机在最炎热的夏天,也能正常工作。”
洛城一拖的专家们,一个个都围了上来。
他们像一群虔诚的学生,仔细地研究着何维手里的那个组件。
他们越看越心惊,越看越佩服。
眼前这个东西,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他们无法理解,却又无比合理的设计思想。
它简约,却不简单。
它粗犷,却又蕴含着极致的精密。
“怎么样?陆总工,”何维看着己经被彻底折服的众人,“对我们的设计,还有什么疑问吗?”
陆国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郑重地摇了摇头,然后对着何维,深深地鞠了一躬。
“何维同志,我为我之前的无知和傲慢,向你道歉。”
这位年过六旬,在行业内说一不二的泰山北斗,竟然向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一幕彻底震撼了。
陆国兴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真诚和恳切,“在技术上,你,就是我的老师。”
这句话,彻底宣告了洛城一拖这个行业巨人的臣服。
接下来的几天,红旗厂的技术会议室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来自两大工厂的最顶尖的技术人员,坐在一起,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开诚布公的技术交流。
何维,成了这场交流会当之无愧的主角和导师。
他毫无保留地,向洛城一拖的专家们,阐述了他关于“风冷”、“模块化”、“高效燃烧”等一系列颠覆性的设计理念。
他的每一次讲解,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那些在旧有体系里摸索了几十年的专家们,茅塞顿开,如痴如醉。
而作为回报,陆国兴也信守承诺,调动了洛城一拖最强的生产资源,来帮助红旗厂。
高精度齿轮磨削机床,24小时不停地为红旗厂加工着新发动机需要的精密齿轮。
万吨水压机,也开始锻造第一根采用了新材料的,加强型曲轴。
两个曾经的竞争对手,在何维这个巨大的引力场作用下,第一次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一个星期后,会议室里。
何维铺开了一张巨大的,由他和陈博、陆国兴共同完善的,最终版的新发动机总装图。
他指着图纸,做着最后的战略部署。
“陆总工,陈工,根据我们的讨论,新发动机项目,将正式定名为——‘红旗动力’系列。”
“它将分为两个版本。”
他指向图纸的左边。
“第一,是‘红旗I型’。它将作为我们红旗厂未来拖拉机的主力发动机。它采用我们的模块化设计,主打皮实耐用,维修方便,成本低廉。它的定位,就是一台让所有中国农民都买得起,用得好,自己就能修的‘省心发动机’!”
他又指向图纸的右边。
“第二,是‘红旗II型’。它将在I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采用更先进的材料,更精密的加工工艺,甚至配备一套简易的增压系统。”
“它的性能,将全面对标甚至超越德国道依茨的同级别产品。它的定位,不仅仅是用于拖拉机,更将作为一款高性能的通用动力平台,未来可以安装在发电机组、工程机械、甚至……军用设备上。”
“红旗II型”的蓝图,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终于明白了何维的野心。
他要的,不仅仅是救活一个红旗厂。
他要的,是打造一个能与世界顶级品牌分庭抗礼的中国动力!
“这两个型号,齐头并进。我有一个想法,”何维看着陆国兴和陈博,“红旗厂,主攻结构更简单,需要快速上量的‘红旗I型’。而技术储备更雄厚,加工能力更强的洛城一拖,则负责攻关更尖端,也更具挑战性的‘红旗II型’。”
这个分工,合理至极。
但陆国兴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犹豫。
他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何维同志……你看,我们……能不能也生产‘红旗I型’?”
他看上了‘红旗I型’那惊人的低成本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他身旁的洛城一拖副厂长也连忙补充道:“是啊,何维同志,I型的市场前景太好了,我们厂也想分一杯羹。”
陈博和红旗厂的技术员们,脸上都露出了不悦的神色。
最尖端的技术难题给了你们,现在连低端市场,你们也想来抢?
何维看着他们,笑了。
他知道,这是人之常情。
他缓缓地站起身,走到会议室的窗边,看着远处那两家工厂的方向。
他没有回答陆国兴的问题,而是用一种平静的,仿佛在陈述一个事实的语气,缓缓开口。
“陆总工,各位。”
“无论是主打性价比的‘红旗I型’,还是代表着我们技术巅峰的‘红旗II型’。”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心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和磅礴的气势。
“我,全都要。”
“它们都将是我们未来产品线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所以,不存在谁生产I型,谁生产II型的问题。”
何维转过身,目光扫过所有人,用一种一锤定音的口吻,宣布了他那个更加宏大,也更加疯狂的最终决定。
“从今天起,我建议,由省里牵头,将红旗厂和洛城一拖进行整合。”
“我们将成立一个全新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红旗动力总厂’。”
“而我,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型号的发动机。”
“我要做的,是一个全新的,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中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