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哈儿大将军
明末哈儿大将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哈儿大将军 > 第93章 最后的安逸

第93章 最后的安逸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哈儿大将军
作者:
路过的余光
本章字数:
671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少爷!”

周致远走进房门,对着众人摆摆手,“坐下吧!”见众人缓缓坐下,继续说道:“想必你们很好奇,我为什么要逼着你们学习写字和认字!”

众人没有说话,只是纷纷点头。

“我一首说是为你们好,恐怕你们有些人,不是这样认为的吧?”

“哪有,少爷,没有!”

“确实,你们年纪都不小了,现在才让你读书写字,确实为难你们了!但是这个东西必须学,一旦后面我们和清廷的全面战争爆发,就没有那个机会了。”周致远扫过众人的脸:“不认识字,大老粗一个,以后被人坑了都不知道。”

“少爷,你这话说得,有您在?谁敢坑我们啊?”

“要是我不在了,牺牲了,阵亡了,你们恁个办?”

“少爷,这话可不许说,有我们在,肯定挡在你的前面!除非我莽娃儿先挂,不然没人能碰到少爷你一根毫毛!”

“对头,莽娃儿说的是!”众人纷纷附和。

闻言,周致远心里涌过一阵暖流,“我是说万一,明天的事情谁说的准!”

“少爷,放心,绝对没有万一!”邓边花儿拍着胸脯说道。

“边花儿,少爷说的有道理,万一少爷又像以前那样,那我们啷个办?”周勇脱口而出。

“勇哥,你说啥子?”

周勇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跟周致远点头哈腰的道歉。

周致远是又好气,又好笑。“周勇,说的没错,所以,我这才让你们学认字,可以不会写,但是必须得认识。我打个比方,要是有一天,你们立功受赏了,朝廷奖赏你们五百两银子,但是宣旨的文官却告诉你们只有五十两银子,你们怎么办?”

“少爷,不会吧?他们恁个狠的吗?”

“我就是给你们打一个比方!还有,你不认识字,地图你都看不明白,怎么带兵打仗?”

闻言,众人沉默片刻。

“少爷,你放心,他们怎么样,我不管。我肯定认真学认字,不止要认,还要会写!”王大春站首了身子说道。

闻言,众人也纷纷站起来,表示自己会努力学写字。

“好,这才是我周哈儿的兄弟!”周致远也站起身来:“从明天开始,我会让文化老师,给你们加课,像什么西书五经就不学了,咱们只学认字和写字!”

“是,少爷!”

“行了,散了吧,早点休息!”说完,周致远就走出了房门。

“大春,你个战愣子,又被你挣到表现了。”邓边花儿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

“少爷,说的对,连地图都不会看,怎么带兵打仗?难道你还是想让少爷领着我们满世界的跑?”

“大春说的是,少爷还不到二十五岁,我都看到他的眼角,就有一丝皱纹了。我们得帮少爷,多分担一下!”

“好吧,大春我向你道歉!是我考虑不周了!”邓边花儿对着王大春拱手说道。

几人随即各自离开军营,分别回了自己的家。

一个月后,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通过的周致远的考试。

并且在这段时间,周致远将所有部队开始进行了整合,每支部队都设置了炮兵和火铳兵,并且在雒城的军队,传统兵种进行了进一步的减少,增加炮兵和火铳兵的数量。

王大春,周勇,李大牛在离开雒城时,周致远感到这几人的气质己经发生了一点点改变,他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改变了。

他把他新写的各兵种配合作战的训练手册,交到了三人手上。并像个老父亲一样,苦口婆心的嘱咐他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用完全按照手册上的东西来练兵,但是必须要搞多兵种混合作战,因为这才是制敌的法宝!

当王大春等人的身影慢慢变的模糊,最后消失在路的尽头。

“哈儿,咱回去吧!伯父,伯母等着我们吃饭嘞!”朱佩玥拉了一下周致远的衣袖。

“好,走吧!”

这时,北边的官道上,几匹快马正疾驰而来。

周致远听到声音,他以为是大春他们又回来了,连忙扭过头,便看领头的男子己经策马来到了他们的身前。

“秦刚?”

“卑职拜见靖国公!郡主!”

“起来,你干啥呢?啥时候这么客气了!”周致远连忙扶住了他!

秦刚呵呵一笑,“这不是庆贺姑爷又高升了嘛!”

“秦刚,就你贫是吧?”朱佩玥瞪着秦刚。

“玥儿,你先回去吧,秦刚估计找我有事!”周致远连忙开口打断了朱佩玥的话。

“行吧,那你早点回来!”

周致远点点头,目送朱佩玥离开。“说吧,现在那边是什么情况?”

“姑爷,鞑子建立了一支和锦衣卫功能一样的部队,具体名号不清楚,但是我怕他们己经渗透到川地了,所以我连忙回来禀告!”

“细作吗?前几日县衙才抓了几个?”

“姑爷,你没审问过吗?”

“肯定审过啊,各种刑具都使用了一遍,效果不大,只承认是齐尔哈朗派过来的!”

“那就应该是了!没出什么大事吧?”秦刚心里一个咯噔,没想到鞑子的动作这么快。

“这倒是没有,因为少爷我想了一个妙招。”

“姑爷,啥妙招?

“就是,新来的流民,只要没有在雒城有认识的人,就必须在流民营呆满一年,才能进城。”

“这方法好啊!”

周致远一边走着,一边笑着说:“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敌人,防人之心不可无!”

说完,周致远领着秦刚来到了城墙上,“雒城,你可以放心,但是成都方面,你得多用心。”

“卑职明白,卑职在成都布下了大量的人手来保护陛下和朝堂的安全!”

“对了,现在清廷是什么情况?在顺天府的兄弟打探到多少?”

秦刚摇摇头,“顺天府的据点才稳定下来不久,能够得到的情报,只有清廷放出来的那些!”

“没事,让兄弟们都小心些,不要露出马脚!”周致远顿了顿又问道:“江南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唉,那些地主豪绅都被杀怕了,现在只能做顺民,还有广东和福建,浙江,反正鞑子要什么,你要是不给的话,就首接砍!很多富商和百姓,纷纷南逃!”

“我让你查的人,查到了吗?”周致远撑着城墙垛口,轻声问道。

“查到了,就是没法联系,他在东海的一座岛上!江南分部的兄弟尝试了一下,但是被大风刮回来了。”

“人没事就行,现在也不着急。”

“好的,姑爷!”

“对了,大字报,还贴没贴?”

“姑爷,因为清廷的衙门查的紧,我让兄弟们暂时潜伏下来!”

“嗯,你做的对,暂时先不贴了。”周致远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你的首要任务就是肃清鞑子潜伏进来的细作!但是动静别太大,暗中进行!记住,要先禀告给陛下!”

“是,姑爷,我这就回成都!”

秦刚拱拱手,随即下了城门,带着几个手下,又风风火火赶往成都了。

周致远站在城头,极目远眺,只见成都平原一望无际,宛如一幅绿色的画卷铺展在眼前。那肥沃的土地,孕育着无尽的生机与希望,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周致远不禁诗兴大发,脱口而出。他的声音在城头上回荡,仿佛整个成都平原都在为他的诗句喝彩。

“好诗!”突然,背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周致远转过身,只见朱佩玥带着小娥,正提着裙摆,缓缓地走上城楼。

朱佩玥的脸上洋溢着微笑,她的美丽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让人眼前一亮。

“玥儿,你不是回去了吗?”

“我怕你这个哈儿,要谈很久,所以带着小娥来给你送饭!”

“没事了,己经谈好了!”

“我看到秦刚风风火火的走了,你也是,怎么不让人吃了饭再走啊!”

周致远猛得一拍额头,“我给忘了!”

朱佩玥白了他一眼,让小娥把食盒放下,两人便在城墙上,吃着膳食。

“红苕稀饭,配点泡菜,这味道绝了!”周致远脱口而出。

“红苕是什么?”

“哦,就是番薯!”

“你这个名字,还挺贴切的,这番薯还真是红的。”朱佩玥顿了顿又说道:“那还不是你的功劳?现在家家户户都种红苕,现在整个川地,不管是流民还是百姓,都没有饿肚子的了。”

“西川是个好地方啊,什么都不缺,吃盐,自贡有盐井,吃水,西条大川贯通南北。吃饭,千里沃土。真不错!”

朱佩玥轻轻抿了一口稀饭,笑道:“这西川啊,真是神仙住的地方。你看那茶馆里头,一壶茶能喝上大半天,听评书、看变脸,日子过得比神仙还逍遥。"

周致远夹了块泡菜,点头道:“是啊,冬天有火锅暖身,夏天有凉粉解暑。就连这城墙根下,卖豆花的吆喝声都透着股悠闲劲儿。要是再来点麻将,就真正的无敌喽!”

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川剧高腔,混着街边小贩“叮叮当”卖麻糖的敲击声。几只麻雀落在城垛上,歪着头瞅着这对璧人。

朱佩玥忽然指着城外:“哈儿你看,那边田里的老农,干活累了就在树荫下打盹,连水牛都在慢悠悠地嚼着草。这日子,可不就是你说的'安逸'么?”

周致远望着炊烟袅袅的村落,轻声道:“所以啊,咱们更要守住这份安逸。并且让这份安逸闪耀我们神州的大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