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怒怼老朱,我一心求死
大明:开局怒怼老朱,我一心求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开局怒怼老朱,我一心求死 > 第46章 南北榜案 作死机会

第46章 南北榜案 作死机会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开局怒怼老朱,我一心求死
作者:
蓝纸卜
本章字数:
5408
更新时间:
2025-05-22

林景逸谢恩起身。

站在殿中。

他感觉到无数双眼睛盯着他。

有好奇。

有担忧。

有幸灾乐祸。

朱元璋重新看向他。

语气缓和了一些。

但依然带着帝王的威严。

“北方学子闹事。”

“你可知晓?”

“他们认为科举不公。”

“甚至怀疑有人舞弊。”

“此事如何处理?”

“说来听听。”

林景逸心里快速转动。

如何处理?

这是一个烫手山芋。

处理好了。

陛下高兴。

自己安全指数上升。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处理不好。

可能首接掉脑袋。

这倒是符合他的目标。

但是。

他不能首接说“我不知道”或者“这事儿没法办”。

那样显得他没本事。

也失去了在朱元璋面前“作死”的机会。

他必须提出一个方案。

一个既能解决问题。

又能在执行过程中蕴含风险的方案。

他略一思索。

脑子里闪过一些历史事件的片段。

以及一些现代社会的处理方式。

“回禀陛下。”

他开口了。

“北方学子认为不公。”

“其根源在于他们觉得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他们远离家乡。”

“路途遥远。”

“舟车劳顿。”

“考试时可能状态不佳。”

“加上南北教育差异。”

“导致成绩不如南方学子。”

他说的这些都是事实。

也是导致南北榜案爆发的深层原因。

朱元璋微微点头。

这些情况他多少知道一些。

“那依你之见。”

“该如何平息他们的怒火?”

朱元璋问道。

林景逸深吸一口气。

这是关键时刻。

他要提出一个既能显得他有能力。

又能暗藏风险的方案。

“陛下。”

“臣以为。”

“要平息他们的怒火。”

“最首接的办法。”

“就是给他们一个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停顿了一下。

观察着朱元璋的反应。

朱元璋眯起了眼睛。

似乎在思考他的意思。

“给他们机会?”

“如何给?”

朱元璋追问。

“可以组织一场复试。”

林景逸说道。

“专门针对此次落榜的北方学子。”

“让他们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

“再次参加考试。”

“证明自己的实力。”

此言一出。

殿内的官员们纷纷议论起来。

复试?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啊。

这会不会开了个先例。

以后只要有人闹事。

都要组织复试?

而且。

这会不会引起南方学子的不满?

他们辛辛苦苦考上了。

凭什么北方落榜的还能重考?

朱元璋的眉头也皱得更紧了。

他显然也想到了这些问题。

“复试?”

“这会不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他沉声问道。

“南方学子如何看待?”

林景逸知道这是关键的质疑。

他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一个既能安抚北方。

又不会激怒南方的解释。

“陛下。”

他再次开口。

“臣以为。”

“在组织复试时。”

“可以明确告知天下人。”

“此次复试。”

“是为了弥补北方学子路途遥远、应试不便的遗憾。”

“并非否定南方学子的成绩。”

“入选者。”

“可额外赐予官职。”

“或者给予其他优待。”

“但并非取代原有的录取名单。”

“这样既给了北方学子希望。”

“也维护了南方学子的利益。”

“同时。”

“陛下也可以借此机会。”

“向天下人展现陛下的仁慈与公正。”

他这话说的有理有据。

既考虑了政治影响。

又照顾了各方情绪。

而且。

组织一场全国性的复试。

这其中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从出题。

到组织考试。

到阅卷。

再到最终录取。

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

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他“作死”的机会。

比如。

在考试中搞点小动作?

或者在阅卷时提出一些惊人的观点?

或者在录取名单上做文章?

这任务看起来“艰巨”。

实则“机遇”无限啊。

朱元璋听完他的解释。

陷入了沉思。

殿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朱元璋身上。

以及站在殿中的林景逸。

朱标在一旁看着林景逸。

眼神里充满了赞赏。

这个林景逸。

果然不同凡响。

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既解决了燃眉之急。

又考虑到了长远影响。

朱元璋思考良久。

终于开口了。

“这个办法。”

“有一定道理。”

他缓缓说道。

“既能安抚北方学子。”

“又能彰显朝廷的公正。”

“不过。”

“此事非同小可。”

“必须慎之又慎。”

他看着朱标。

又看向林景逸。

“标儿。”

“此事就由你负责。”

“林景逸。”

“你协助太子。”

“务必将此事办妥。”

“不能再出任何乱子。”

他语气严厉。

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林景逸心里一喜。

成了。

这个“艰巨任务”。

落到他头上了。

这可是个绝佳的“作死”机会啊。

他恭敬地拱手。

“臣遵旨。”

朱标也立刻应声。

“儿臣遵旨。”

“退下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

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

林景逸跟着朱标退出大殿。

一走出殿门。

林景逸就感觉心情更加愉悦了。

这趟宫。

值了。

不仅见到了朱元璋。

还接到了一个“作死”任务。

他甚至己经开始思考。

如何在筹备复试的过程中。

制造一些足够劲爆的事件了。

比如。

在出题上做文章?

或者在考场上搞点事情?

或者在阅卷环节提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观点?

可能性太多了。

他感觉自己离回家又近了一步。

朱标看了看他。

发现林景逸脸上竟然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让他有些费解。

处理北方学子闹事。

这可是个烫手山芋。

怎么这林景逸看起来这么高兴?

“林大人。”

朱标开口问道。

“你看起来很高兴?”

林景逸收敛了一下脸上的表情。

但眼神里的光芒还是没藏住。

“殿下明鉴。”他笑着说。

“能为殿下分忧。”

“为朝廷办事。”

“臣自然高兴。”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官方。

但朱标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不过。

眼下最重要的。

还是如何筹备这场复试。

安抚那些情绪激动的北方学子。

同时还要防止新的矛盾产生。

这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

而对于林景逸来说。

挑战越大。

“作死”的机会就越多。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

特别适合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作死”大业。

他心里己经开始盘算着。

第一步。

该从哪里下手了。

是先去礼部衙门看看那些闹事的学子?

还是先研究一下历史上的南北榜案?

或者。

首接从出题入手?

他感觉全身充满了干劲。

为了早日回家。

拼了。

他跟着朱标向前走去。

仿佛己经看到了自己“作死”成功的那一天。

带着这种奇特的期待。

他迈入了新的阶段。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