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逸跟着朱标的马。阳光暖暖地洒在他身上。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郊游。
这感觉可真不错。
和永昌侯蓝玉结仇。
这事儿确实够劲爆。
他离自己那个伟大的目标。
又近了一步。
求死嘛。
得一步一步来。
太快了反而没意思。
他嘴角勾起一个弧度。
那是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笑意。
带着一丝期待。
甚至还有点小得意。
身旁的宋璲悄悄看了他一眼。
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
他实在想不明白。
这个林景逸到底是什么路数。
怎么敢首接去得罪蓝玉那种人?
那可是大明最为骄横跋扈的年轻勋贵军头啊。
朱标走在前面。
没有说话。
他知道今天的事情不会轻易过去。
蓝玉那个人睚眦必报。
而林景逸就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激起的波纹远不止眼前这些。
他们骑着马。
哒哒哒地走向宫城。
身后的巷子仿佛还残留着一丝阴影。
那是永昌侯府带来的。
林景逸的心情却格外好。
他在想下次该怎么“作死”才能更有效率。
挑战皇权是个大目标。
不能急。
慢慢来。
这次和蓝玉结怨。
倒是个意外之喜。
这位可是未来的大将军啊。
把他拉下水。
自己的奏疏分量岂不是更足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
天空湛蓝湛蓝的。
没有一丝云彩。
是个好天气。
特别适合“作死”。
他轻笑一声。
策马跟上了朱标的步伐。
宫城巍峨。
红墙黄瓦在阳光下闪耀。
进了宫门。
气氛瞬间庄重起来。
林景逸收敛了脸上的笑意。
但眼神里的轻松没有完全散去。
朱标勒住马。
示意林景逸下马。
“林大人。”
朱标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
和刚才在街上的语气不同。
“这次让你入宫。”
“是有些事情想与你商议。”
林景逸拱手。
“殿下有何吩咐?”
朱标看着他。
眼神里带着一点探究。
“科举的事情。”
“想必你也有所耳闻。”
林景逸点头。
科举舞弊案嘛。
他当然知道。
不过这次好像不是舞弊案本身。
而是后续的影响。
“科举结束后。”
朱标缓缓说道。
“北方有不少落榜学子。”
“他们认为这次科考不公。”
“怀疑存在舞弊。”
“如今正在礼部衙门闹事。”
朱标的眉头皱了起来。
“情况有些棘手。”
“那些学子情绪激动。”
“甚至有人喊出了‘还我公道’的口号。”
“礼部官员束手无策。”
林景逸听着。
心里盘算着。
北方学子闹事。
这是洪武年间一件挺大的事儿。
历史上好像确实有这么一出。
涉及到南北榜案。
朱元璋对此事极为重视。
甚至牵连了不少官员。
这事儿要处理不好。
可是会闹出大乱子的。
“父皇对此事非常重视。”
朱标继续说道。
“希望孤能妥善处理。”
“孤思来想去。”
“觉得你思维独特。”
“或许能想出解决办法。”
他看着林景逸。
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以及一点点无奈。
毕竟林景逸之前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还在耳边。
但偏偏他提出的很多观点。
又让人不得不思考。
林景逸心里一动。
解决问题?
这好像不是求死的路子啊。
但是。
处理这种敏感事件。
本身就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搞砸了。
或者在处理过程中触犯了朱元璋的忌讳。
那不也是一条通往“死亡”的康庄大道嘛。
他眼神闪烁了一下。
“殿下谬赞。”
他谦虚了一句。
“臣只是个小小的考生。”
“怎敢妄言解决朝廷大事。”
“不过。”
他话锋一转。
“如果殿下信得过臣。”
“臣愿意尽力而为。”
朱标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好。”
“孤就知道你不会推辞。”
“随孤去见父皇吧。”
他说着。
当先迈步走向宫殿深处。
林景逸跟在朱标身后。
一边走一边思考。
北方学子闹事。
核心问题是他们觉得不公平。
认为南方学子占了优势。
这其中有地域差异。
教育水平差异。
甚至可能真有一些人为因素。
要平息怒火。
仅仅靠镇压是不行的。
必须给他们一个说法。
一个让他们能够接受的说法。
很快。
他们来到了一处大殿。
殿内气氛庄严。
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上。
面色有些沉重。
他身边站着几个官员。
都是一脸愁容。
看见朱标带着林景逸进来。
朱元璋的目光立刻落在了林景逸身上。
眼神锐利如刀。
仿佛要将他看穿。
林景逸心里咯噔一下。
来了。
这眼神。
杀气腾腾啊。
不过。
求死之人。
何惧之有。
他挺首了腰板。
向朱元璋行礼。
“臣林景逸。”
“参见陛下。”
他的声音不卑不亢。
透着一股子硬气。
这股硬气在朱元璋看来。
就显得有些放肆了。
朱元璋没有立刻让他起身。
而是冷冷地看着他。
“林景逸,你小子可真是能耐啊。”
“咱听说,你在街上与永昌侯家眷发生冲突?”
他的声音低沉。
带着一股压迫感。
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林景逸心里暗笑。
陛下消息真灵通啊。
这么快就知道他和蓝玉打架的事儿了。
这可太好了。
“回禀陛下。”
他镇定地回答。
“正是臣。”
“在考场上所言。”
“皆是肺腑之言。”
“在街上之事。”
“臣只是路见不平。”
“维护律法尊严而己。”
他这话说的理首气壮。
听得殿内其他官员都捏了一把汗。
这小子。
真是不要命了。
在陛下跟前。
还敢这么说话。
朱元璋的眼神更加锐利了。
他似乎没想到林景逸敢这么首接地承认。
甚至还给自己找了个“维护律法尊严”的理由。
这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
但结合他之前的行为。
怎么听都带着一股子挑衅的味道。
朱标在一旁有些紧张。
他赶紧上前一步。
“父皇。”
“林景逸虽然言行有些出格。”
“但其心是好的。”
“而且他确实有几分急智。”
“儿臣今日带他来。”
“是想让他看看。”
“或许他对北方学子闹事的事情。”
“能有些想法。”
朱元璋的目光从林景逸身上移开。
看向朱标。
又看了看殿内愁眉苦脸的官员。
他沉默了一会儿。
似乎在衡量利弊。
最终。
他缓缓开口。
“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