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试点大获成功后,赵丽团队的办公区整天都是热热闹闹的。这天刚上班,小悠抱着厚厚一摞合作意向书冲进会议室:“赵姐!南京、西安、成都的文旅局都想合作,还有国外的唐人街协会发邮件,想把非遗项目搬到海外!”
小林盯着电脑突然喊起来:“服务器快扛不住了!新注册用户每天涨两万,咱们得升级系统!”老钱挠着头接话:“资料审核组也忙不过来,昨天收到三百多个投稿,眼睛都看花了!”
赵丽敲了敲白板:“先解决技术和人力。小林,联系云服务公司扩容,看看能不能用AI辅助审核;小悠,再招二十个全职审核员,优先选学非遗专业的大学生;老钱,带着志愿者做个‘审核标准’短视频,教新人快速上手。”
正说着,阿依莎举着平板冲进来:“赵姐!有个用户投诉,说在元宇宙里体验苗族银饰锻造时,虚拟工匠的动作和实际工艺不符!”小王急得首搓手:“完了完了,肯定是建模师没吃透细节!”
赵丽立刻拨通苗族银饰传承人龙师傅的电话:“龙师傅,想请您当咱们的技术顾问!现在元宇宙里的银饰锻造环节,还得靠您把关。”龙师傅爽朗地笑了:“闺女,我明天就坐高铁来!咱们得让老手艺在屏幕里也‘站得住脚’!”
龙师傅到岗后,带着建模团队泡在工坊整整一周。“你看这錾刻花纹,得按‘由浅入深’的顺序来,机器做的太死板!”他手把手教设计师调整参数,终于让虚拟银匠的每一个捶打动作都和现实分毫不差。当修改后的版本上线,有苗族网友激动地留言:“就像看到阿爸在干活!这才是我们的文化!”
解决完技术难题,新问题又冒了出来。市场部发现,虽然年轻用户爱玩AR扫景点,但中老年群体还是更习惯线下活动。李奶奶戴着老花镜翻着留言本叹气:“好多老伙计私信问,啥时候能亲眼看看这些非遗宝贝?”
赵丽一拍大腿:“那就办线下展!小悠,联系商场和博物馆,找能办沉浸式展览的场地;老钱,把元宇宙里的虚拟工坊做成实体互动区;小林,开发个‘展览导览’小程序,扫码就能听传承人讲故事。”
第一个非遗沉浸式展览在南京开幕那天,展厅门口排起了长队。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戴着VR眼镜,在虚拟染坊里亲手“浸染”蓝布;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在AR互动墙前,用手势“剪出”栩栩如生的窗花。一位游客拉着赵丽说:“以前觉得非遗老土,现在才知道这么有意思!”
展览火爆的同时,新挑战也随之而来。有网友在论坛质疑:“你们和商业机构合作这么多,非遗会不会变成赚钱工具?”赵丽马上召开线上答疑会,邀请传承人、专家和用户代表连麦。
“咱们做非遗数据库,是为了让老手艺活下去。”赵丽对着镜头举起一本泛黄的刺绣图谱,“就像这本清末的针法笔记,是一位志愿者无偿捐赠的。商业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每笔合作收入,都会拿出30%反哺非遗传承。”
正当团队忙着拓展业务时,小李带着坏消息冲进办公室:“赵姐!有家公司推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非遗AR产品,价格还比咱们低一半!”阿依莎翻着对方的产品介绍,脸色发白:“他们连数据库的分类方式都照搬,肯定是内部泄密!”
赵丽冷静地调出近三个月的员工权限记录,发现一名新入职的程序员频繁下载核心代码。当保安在机场拦住准备出国的泄密者时,对方手机里还存着没发完的商业机密。
“立刻申请专利保护!”赵丽在紧急会议上布置任务,“小林,连夜升级加密系统;小悠,联系法务发律师函;老钱,带着传承人拍视频科普,咱们的产品有独家授权的工艺细节。”
这场风波反而让用户更支持赵丽团队。有网友自发剪辑对比视频:“看!他们的AR能还原蜀绣的‘双面异色绣’,盗版根本做不到!”非遗传承人们也纷纷发声:“赵丽他们为了保真,光是拍制陶过程就蹲守了三个月!”
风波平息后,赵丽收到了故宫博物院的合作邀约。“他们想把宫廷非遗技艺搬进咱们的元宇宙!”赵丽在晨会上挥舞着邮件,眼睛发亮,“这是个大挑战,故宫的文物级工艺容不得半点差错!”
团队立刻兵分多路。小林带着技术骨干驻扎在故宫数字研究所,和专家们研究如何把珐琅彩的釉色在虚拟世界完美还原;老钱跟着宫廷戏服修复师学习缂丝龙袍的织造技法,边记笔记边念叨:“这‘通经断纬’的手艺,得让年轻人看呆!”
三个月后,“故宫非遗元宇宙”正式上线。当用户戴上设备,仿佛真的走进了养心殿造办处。指尖轻点,就能围观造办处匠人用金丝镶嵌宝石,还能亲手“临摹”宫廷书画装裱技艺。有历史老师在首播间兴奋地说:“这比课本生动一百倍!学生们上课都不打瞌睡了!”
看着后台不断刷新的好评,赵丽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望着城市夜景。手机突然震动,是远在贵州的龙师傅发来照片——当地新建的非遗传习所用上了他们开发的教学系统。照片里,孩子们围在大屏幕前,好奇地“拆解”苗族芦笙的构造。
赵丽笑着在工作群发了条消息:“下一站,把非遗元宇宙做成文化桥梁,让全世界都能摸到中国传统的温度!”消息刚发出,办公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月光下,团队成员们又投入到新的开发中,键盘敲击声、讨论声,交织成一曲属于非遗新生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