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短的时间内,太子殿下亲自发起的盐务改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明所有的州府,也如同一阵风般席卷了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消息的传播,使得整个大明的盐商群体都感到了强烈的震动,尤其是那些位于两淮地区的盐商们,他们的更是群情激奋。
回溯到洪武二十一年,当时大明登记在册的人口总数己经达到了六千多万,而两淮地区的人口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多万,占据了整个大明人口的五分之一。
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自然会导致食盐的消耗量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即便是生活在贫困线下的普通百姓,一年下来至少也会消耗五斤食盐,而对于那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一年消耗的食盐量更是可以达到十斤,甚至更多。
基于这样的消耗量,可以推算出整个两淮地区一年至少需要消耗五六亿斤的食盐。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因为当时大明的人口普查并不十分精确,很多百姓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往往会选择瞒报人口。
因此,实际的食盐消耗量可能还要更高。
所以尽管当时食盐的单价并不昂贵,每斤仅需三文钱,但数量之大使得其总价值变得相当可观。
按照当时的货币兑换标准,一两银子可以兑换1000文钱,但实际上,大明的货币兑换率远没有那么理想,一两银子最多只能兑换600到700文,只有那些品质极佳的官银才能兑换到800到900文。
据此推算,仅仅两淮地区的盐商一年就能卖出高达三百多万两银子的食盐,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通过控制食盐的生产和销售,两淮地区的盐商们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商人。
然而,太子殿下发起的这场盐务改革,无疑是对这些盐商们的一次重大打击,因为他们现在必须用真金白银去换取盐引,这将首接影响到他们的垄断利润。
改革的实施也意味着盐价将会变得更加公平和透明,这无疑是一个对普通百姓来说的好消息。
但对于那些长期享受着垄断利润的盐商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他们将不得不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利润的减少。
因此,几乎是在一时之间,扬州城内大大小小的盐商们纷纷聚集到了扬州盐商总会。
这是一个由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盐商们的共同利益。
在盐商总会的大厅内,此刻人声鼎沸,议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庞上都显露出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盐商总会的会长名叫汪晟,他是扬州城内最为显赫的盐商之一,也是两淮盐商中的佼佼者,声名显赫。
汪晟身材肥胖,面色红润,一脸富态,他身着锦衣华服,手指上佩戴着几个硕大的宝石戒指,宝石戒指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此刻,他正端坐在大厅的主位上,神情凝重,目光深邃,仿佛在深思熟虑着某个重大的问题。
周围的盐商们纷纷围着他,不停地叫嚷,希望他能提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汪晟轻咳一声,缓缓站起身来,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沉声说道:“各位,目前太子殿下的盐务改革己成定局,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众盐商闻言,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己经确定了?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口袋里的钱被掏走吗?”一个身材瘦削,面色蜡黄的盐商激动地喊道。
“是啊,会长,您得想个办法啊,我们可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啊!”另一个盐商也跟着附和道。
汪晟皱了皱眉,沉声说道:“大家稍安勿躁,我知道大家的担忧,但是当前的形势比人强,我们不得不低头。”
“朝廷己经下达了明确的命令,各位手中的盐引,必须在7天之内,前往就近的户部衙门,换取新式的盐引,否则的话,这些盐引将会被作废。所以,诸位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向我报怨,还不如抓紧时间,去把盐引换了,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汪晟的话语如同一块巨石,被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波澜。
“凭什么?他们凭什么说作废就作废?这天下哪有这样的朝廷?”
一个满脸横肉的盐商愤怒地拍打着桌子,眼中闪烁着不甘的光芒,仿佛在质问着朝廷的不公。
“我们确实不能再浪费时间了,但是更不能就这样轻易地屈服。我们必须想办法,保护我们的利益。”
大厅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紧张,所有的盐商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站起来的盐商,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仿佛在寻找着一丝希望。
这让他顿时感到受到了重视,当下便继续说道:“我们可以联合起来,向朝廷上书,请求他们重新考虑这场盐务改革。我们可以提出我们的理由,说明这场改革将会对大明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心,我相信朝廷一定会重视我们的意见。”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不少盐商的响应,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
然而,汪晟却摇了摇头,沉声说道:“诸位,我想再提醒你们一次,哪怕朝廷改革了盐务,也给诸位留了一条活路,只要按照朝廷的新规制继续卖盐,诸位还是会有一些利润的,只是赚的比以前少些,如果和朝廷作对,那下场可就不一定了,当今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 不需要我说了吧?”
众盐商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他们都知道汪晟说得有道理,但是心中的不甘和愤怒却难以平息。
自古以来,无非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谁不想自己的口袋里装满金银财宝呢?谁又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利润被削减呢?
虽然和朝廷作对,那无疑是鸡蛋碰石头,自寻死路,但是如果就这样轻易地屈服,他们实在是心有不甘。
毕竟,他们曾经是两淮地区的霸主,他们的财富和地位都是依靠食盐的垄断经营得来的。
如今,太子殿下的一纸诏书,就要让他们放弃这一切,他们如何能够心甘情愿?
哪怕是曾经那么暴虐的元朝,对待他们的也是以安抚为主,如今换成了大明,就乐意随意拿捏他们了?
一个年岁稍长的盐商站起身来,缓缓说道:“会长,您说的我们都明白,但是让我们就这样放弃,我们实在是做不到。我们盐商,虽然做的是买卖,但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自己的尊严和骄傲。如今朝廷这样对我们,我们岂能善罢甘休?”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火,点燃了在场盐商们心中的怒火,他们纷纷站起身来,高声呼喊,要求保护自己的利益,反对盐务改革。
汪晟看着这些激动的盐商们,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这些盐商们己经陷入了疯狂的境地,他们己经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看不到未来的道路。
他知道再次劝说他们,己经没有用了。
所以他拍了拍手,尽量安抚他们的情绪道:“诸位想必也都饿了,先吃些餐食吧,补充一力。”
尽管一众盐商对汪晟的不作为都感到不满,甚至有些愤怒,但是汪晟毕竟是盐商会的会长,他的资历和能力都是无可挑剔的,因此众人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只能纷纷坐下,尽管心情复杂,但还是开始享用起桌上的餐食来。
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从鲜美的鱼肉到多汁的烤肉,从醇香的美酒到精致的菜肴,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仿佛每一口都能让人忘却烦恼。
然而,在场的盐商们却都没有心思品尝这些美食,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满脑子都是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盐务改革的问题,以及它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
汪晟看着这些盐商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却是一脸的淡然,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继续享受着面前的美食,似乎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毫不在意。
“砰——”
伴随着一声巨响,大厅的大门突然被人粗暴地撞开,一个满脸血迹,衣衫褴褛的男子踉跄着闯了进来,他的出现立刻打破了大厅内的宁静。
那是这些盐商带来的护卫之一,此时他浑身颤抖,眼中满是惊恐和绝望,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众盐商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惊讶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而下一刻,所有的人都心如死灰。
因为一道道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的身影紧随其后,他们手持绣春刀,面色冷峻,如同冰冷的死神一般,让整个大厅内的温度都骤然下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谁都知道锦衣卫是天子的鹰犬,他们出现的地方,往往就意味着灾难和不幸,他们的手段之狠辣,行事之果断,都是出了名的。
即使现在锦衣卫的名声还没有明中后期那么臭,但是也不是很好听....
看着这些锦衣卫一步步逼近,在场的盐商们只觉得自己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握住,让他们几乎无法呼吸,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仿佛己经看到了自己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