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末峰,极东断崖之后,有一处常年浓雾缭绕的石林,被外门弟子称为“禁地”。无人敢近,也从未有人提及。那里终年赤红,寒风如刀。林无归曾说,那不是雾,是魂气未散,是血未冷。
那夜,凌辰在识海中听见清余的声音,心中便己有了方向。他未告知林无归,只悄然趁夜色潜入石林。他未曾想,这一步,会是他魂道真正的起点。
夜色下的石林,比白日更冷,冷得不该属于人间。他穿过枯木、败石,走到尽头,看见一处赤红色的崖口,那崖如裂开的血口,仿佛曾吞噬过无数冤魂。正中央,一块石碑斜立,满布裂纹,仅有两个字清晰可辨——“赤魂”。 相传数百年前,丹霞末峰曾有一位绝世炼气宗师,名唤赤炎道人。他一生沉迷于火属性真气的修炼,寻求将体内的灵火炼化至极致,甚至试图以真火洗炼灵魂,达成“火魂合一”的境界。为此,赤炎道人在崖边布下无数火焰阵法,日夜以真火炼化周围岩石,最终将整个悬崖染成血红,形成如今的赤魂崖。
然而,赤炎道人修炼之路险象环生。在一次阵法启动的巅峰之时,他的火焰灵魂与天地灵火激荡,爆发出惊天巨焰,将悬崖西周化为焦土。赤魂崖也由此得名,意指赤红之火化作的魂灵所在。传说赤炎道人最终未能完全掌控那股火焰,化作火焰化身永远守护此崖,魂魄融入赤魂崖中,成为丹霞末峰守护神一般的存在。
他刚踏入崖口一步,识海猛地震颤,咒印浮现,脑中仿佛有无数道呢喃之声低语而起。
“魂若不净,魄必反噬;心若不定,劫生于念。”
那是心劫阵的第一层。
凌辰仿佛看见了过去三年走过的一切。柳川村血火夜、慕容雪泪染玉佩、父母尸身在焚……每一幕都如利刃刺心。他心神几欲崩溃,魂识模糊,险些跌出识海。
他强咬舌尖,用清余教的《静心咒》稳住魂台,一念破妄,识海方才重聚。他己明白,这不是阵法,是心中的执念所化。魂术修者,若心志不坚,魂识便成自缚之网。
当他走过石碑,崖底忽然现出一道圆形阵图,浮于空中。清余之声再次响起:
“此阵名‘魂魄炼印’,需以魂识之火灼炼七识之轮。你若能承受一炷香,便可得我早年所藏魂术之一。” 此阵关键在于用体内极致纯净的“魂识之火”灼炼修士的七识之轮,使魂识坚韧无比,战力暴涨。
识海之中,藏有七识之轮,分别代表着感知、意念、记忆、情绪、意志、神念与本源,每一轮皆为灵魂运行与神识发挥的核心节点。若七轮顺畅旋转,识海如行云流水般运转自如;若有一轮受损,则神识如断线之舟,难以掌控自如。
魂魄炼印首先要求修士引动体内的魂识之火,这火焰非同寻常,色泽幽蓝而炽热无比,火中含着纯净的灵魂力量,能剥除杂念,灼烧心魔,净化魂魄。在灵魂虚空中,这团火焰如同灯塔般微弱跳动,却能穿透一切虚幻与迷障。
炼印时,修士必须以神念牵引魂识之火,使其依次触碰七识之轮。初触时,火焰温热如春风,逐渐加温,灼烧之感逐渐显现。每一轮被魂识之火灼炼,便如被烈焰淬炼的钢铁,坚硬而不失灵活。火焰在轮上游走时,不仅烧灼杂质,更重塑轮体纹理,使其更加复杂坚韧,能承载更高层次的神识波动。
灼炼过程极其痛苦,魂识如同被火焰焚烧般灼痛,仿佛内心深处的恐惧、怯懦、迷茫全被撕裂,却也因此得到净化与升华。每一轮经火焰锤炼,神识便能更加稳定且强大,战斗中更能迅速捕捉敌方弱点,施展更为复杂精妙的神识攻防。
凌辰毫不犹豫地踏入阵中。魂阵瞬间封闭,炽热与寒凉交替涌入识海,他只觉七窍生焰,每一息都是噬魂之痛。他无法呼吸,亦无法闭眼。仿佛天地间只剩下识海在燃烧,识火在咆哮。
他咬牙坚持,想起的是林无归那日的评价:“你不缺天赋,只缺心力。”
又想起慕容雪那道临死前注入他识海的温柔神识:“辰儿,要好好活下去。”
就在那最后一刻,他猛然收拢识火,以魂意灼烧自我,将痛苦逼入极限,反噬成光,阵图骤然崩碎,识海深处赫然生出一道烙印。
那是一个古朴魂印,中央一道黑色符篆流转不定,阴阳交错,周围浮现三字残诀——摄魄真言。魂魄炼印成形的刹那,凌辰的识海深处仿若有万千星辰闪耀。那是一片幽蓝虚域,无边无际,空寂而古老。识海中央,魂印静静悬浮,其形如一方古钟,通体黝黑,边缘铭刻着繁复秘纹,其内中央一道漆黑符篆沉浮流转,似连通幽冥深渊,又如映照大道天穹。
忽然,魂印周遭,一道道神秘字符缓缓浮现。
焚,魂,绝,凝,魄,锁,净,识,耀。
九字齐现,皆为古篆之形,字形如烈焰燃烧、如幽光摇曳,又似闪电划空,气息晦明不定,时而交替浮现,时而三三交融,或环绕魂印游走,或于某一瞬间同时耀起,仿佛唤醒了某种远古的禁忌术法。
凌辰睁开眼时,瞳孔己染上淡淡魂光,他能清晰地感应到:这些字符不仅是魂印的延伸,更是他神魂深处对天地法则的某种呼应。他轻吐一口气,缓缓抬手,心念一动,选取其间三字。
——焚、魂、绝。
刹那间,识海中那团微弱的魂火轻轻跳动,随后迅速盛放,一丝炽热自神识深处迸发而出,带着毁灭一切的意志,与那“焚”字共鸣。
接着,“魂”字轻震,似一道幽光贯穿魂火,将其引入魂印,而“绝”字骤然一亮,仿佛利刃破空,悄无声息间斩断了一切联系。
一道魂术在凌辰掌中成形。
他没有言语,只在虚空一点,前方一块丈许高的岩石轰然碎裂,其上残留着焦黑的痕迹,不似火焰灼烧,更像神识焚蚀后留下的烬痕。
这是《赤焰断识》——将魂火与神识融合,以“焚”破识,以“绝”断魂,专破敌人识海防御,一旦命中,敌魂即陷紊乱,甚至术法暴走,神识崩溃。
他又尝试调换字序。
凝、魄、锁——魂印中骤然浮现三道黑芒,盘旋交缠,最后化为一道幽锁,从识海激射而出,在虚空中凝成黑铁锁链,带着沉重的幽光,猛地贯穿远处的一座石像,硬生生将之封印束缚。
这一式,名为《封魄锁魂印》。凝聚魂魄之力为锁,封魂束识,使敌人魂体不得动弹。适合破阵擒敌,或在群战中压制关键修士。
接下来,凌辰不断尝试各组组合:以“净、识、耀”三字运转的《明光破妄术》,可瞬间净化识海,击破幻境;而“焚、魄、耀”的《焚耀魂斩》,则将魂火之力凝作一柄光焰之刃,首斩敌人魂轮;若是“魂、锁、绝”同现,则可发动《锁魂截识咒》,在敌人凝神瞬间将其神识截断,短暂陷入呆滞,为连招争取致命机会。
每一次魂术施展,识海中那团幽蓝魂火便跳动一次,逐渐变得炽盛,而魂印亦随之明亮,仿佛在吞吐天地之间最为本质的魂识流光。
这一切,不仅只是魂术本身的演化,更是一种灵魂与天地、命魂与大道的对话。
而九字真言的全貌,尚未真正显现。
据清余道人所言,此“摄魄真言”乃是天衍神宗早年一位陨落古祖传下的“真魂秘法”残篇,完整形态曾能调动九字共鸣,唤醒“天衍魂象”,引动魂界异象。如今虽仅存九字与魂印初形,但己足以震惊同辈,远超寻常凝气修者所能驾驭的魂术体系。
凌辰明白,这摄魄真言,并非只是攻击神识的手段,而是一道属于他命魂的印记。只要识海尚存,魂火未灭,九字不息,他便能在修真之路上,魂魄不屈,意志长燃,绝地重生。
——这,就是他真正的魂魄之刃。
这一刻,凌辰终于踏入魂术初门。
返回末峰时己是次日清晨,林无归站在屋前,神情冷淡,看不出是否知情。他只是盯着凌辰的眼,忽道:“你识海多了一股邪性火痕,是谁传你的?”
凌辰沉默,心知林无归绝非凡人。他拱手一礼,道:“我遇清余道人,他……”
“不必解释,”林无归摆手,语气淡然,“你命中有劫,魂中有焰,不沾魂术,必难活。”
这句话之后,他第一次露出一丝欣慰,“记住,魂术虽强,却极易反噬。一旦沉溺其中,易迷心神。能练‘摄魄’者,必须有自守之力。”
那日之后,林无归便不再干涉凌辰魂识修炼,只指点其以炽焰掌炼气,以摄魄术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