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神宗之名,源于天地初衍、星辰初定之意。据宗门秘史记载,远古混沌未开之时,三千界尚未分化,一位名为“衍空”的修士,于星陨山闭关七载,以魂为笔、识为墨,于虚空中勾勒出第一幅“太衍星图”。
太衍星图非画非卷,乃神识投影于星海的星辰轨迹图,其中蕴藏三十六宿、七十二变之理,以及推衍命数、逆断天机之秘。从此,星图成为天衍宗之根基,宗门修行、神通、功法、丹器、法阵,皆由其演化而来。星图亦非一成不变,每一代宗主临终前,皆须以本命神识补星续图,谓之“补天衍命”。
天衍神宗的传承体系,以“星”为核,以“图”为骨,历经万年沉淀,己形成独特的修炼体系。宗门弟子自入门起,便需感应星辰,凝聚本命星印,方可踏入修行之路。
宗门将功法分为三大主脉:星命、星战、星魂。
星命一脉,主推演命理,通晓天机。修者以识御术,可窥命数流转,借星图断未来之变,甚至改运逆劫。典型功法有《星辰策命篇》《宿命箓》《衍魂占》等,皆需深厚神识与星图契合方可施展。
星战一脉,主战斗神通,强调以星辰之力灌注法体。修者体内可容纳星核,借星斗之威增强术法攻击力,法术如《坠星诀》《曜刃流光》《宿曜天罡》等,皆具毁天灭地之威。此脉中多出战斗天骄,宗门历代护宗长老多出自星战系。
星魂一脉,主修神识与灵魂之术。此脉修者可以魂观星、以识御魂,行夺识夺命之术,更有元神化身、魂影裂空等玄奥之法,传承如《化魂九诀》《灵台映宿》《衍识归一》等。星魂一脉虽修者稀少,却极难对付,一念动则识海崩塌。
三脉分流,却又在高阶功法中相互融合,其巅峰之作,便是镇宗之术《乾坤曜衍诀》。此诀共分九重,传言至第七重,便可引星坠界、神魂照断星河。然万年来,无一人修至七重之境。
在宗门最深处,有一处古老封闭的密阁,名为“星魂密坛”,其中供奉着完整太衍星图的投影。此处唯有宗主、星殿殿主、镇宗三老可入。星图之中,有一页隐而不显,唯命运所归者可见其真容,那一页,被称作《太衍归一》。
此页不存于现实,乃星图神识映照出的魂识密卷。并非常人可修之功法,更像是一段禁忌记忆——燃魂焚识,以己为引,逆推天地星轨,重塑命轮。星魂密坛石壁上,刻有残文:“命若归一,星图可重;若命难续,天衍终绝。”
宗门历代宗主,皆尝试参悟此页奥义,终无一人得其精髓。星殿殿主曾言:唯有命运真正断裂、命数沉寂之后,命印方现,归一者或将应劫而生。
外界虽知天衍神宗擅长推演、强于神识,却不知其真正底蕴,是等待一个能够读懂星图、重续命数的“归一命主”。
而这一切的契机,悄然在某个夜晚拉开帷幕。
夜色如墨,群星沉默,天衍宗主峰之巅,命天殿幽然矗立于云海之中。
忽而,漆黑天幕下一道星纹横空而出,宛如星河倒挂,自天宇坠落,笼罩整座命天殿。殿外九宿浮镜无风自鸣,灵光如水波荡漾,仿若有无形之力在共鸣。
命碑前,守殿长老盘膝静坐,忽察异动,倏然睁眼。
只见天命玉碑之上星芒骤闪,一道血色星印浮现于虚空,缓缓凝出少年模样——眉清目秀,神识凌然,恰是那未至之人,凌辰。
“怎会……星图自行显影?命印映人形?!”老者神色剧变,骇然起身。
更令人骇然的是,太衍星图之上,一条早己断裂的命脉轨迹,此刻竟缓缓重构,宛若一曲天命挽歌回响天际。
就在此刻,星图深处浮现一道古老铭文:
“命轮既断,辰起其后。”
“辰”字微闪,万星朝拱,一缕神识虚光悄然渗出,没入玉碑最深处。
守殿长老浑身寒毛倒竖,脑海浮现宗门秘录中一段几近残缺的古语:
“归一命印现,命主归位,图起重衍。”
他嘴唇微颤,不敢再看那少年虚影一眼,连夜封印命碑异动,匆匆回殿,召集宗内星殿议会。
而在主峰之外,万籁俱寂,演武场仍旧灯火未熄,天衍宗弟子们未察异样。
但自此夜起,命天殿玉碑每晚震动的时辰渐延,星图光变愈频,所有长老皆缄默不语,静观其变。
命运之轮,己悄然偏转……
自此一夜,天衍宗命运之轮,悄然偏移。
但这一切,并未惊动外人。宗门风平浪静如常,星辰依旧运转,弟子仍苦修不辍,然而谁也未察觉,太衍星图每晚震动时间都在延长,星纹之变越发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