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舞二十年,春和景明,京城紫禁城却被一片低气压笼罩。朝堂之上,朱舞帝身着龙袍,身姿依旧挺拔,可面容却难掩疲惫,他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群臣,缓缓开口:“朕自登基以来,历经风雨,如履薄冰,幸得众爱卿与天下子民扶持,大明方有今日昌盛。如今,朕思量良久,决意退位。”
一语惊西座,大臣们面面相觑,继而纷纷跪地,高呼“不可”。内阁首辅王崇义膝行几步,老泪纵横:“陛下,大明江山系于您一身,如今西海虽平,可仍有诸多事务需您定夺,您怎可轻易言退?”武将之首赵勋亦叩首道:“陛下,臣等愿为您肝脑涂地,万望陛下收回成命!”朱舞帝抬手,示意众人平身,平静地说:“朕心意己决,并非一时冲动。朕在位二十载,殚精竭虑,如今只觉身心俱疲,皇子们还小,难能继大统。便决定由雅欣公主为帝。”
消息传出宫去,市井间议论纷纷。茶馆里,几个老叟围坐喝茶,一人咂嘴道:“听闻皇上要退位啦,这可是大事,也不知往后日子咋过。”另一人接话:“新皇上若是个宽厚的,咱老百姓兴许能过得更好,这些年的赋税虽说不重,可架不住劳役多呀。”年轻人则聚在街头,有的憧憬:“咱大明肯定越来越牛,新皇上年轻有干劲!”有的担忧:“就怕朝中有变故,那些个权臣会不会不服?”
皇宫内,雅欣公主听闻皇姐退位一事,急忙入宫探望。姐妹相见,朱舞帝见公主眼中含泪,笑道:“小妹,莫哭,朕这是顺应天时。你这丫头有能力,朕相信你能担起大任。”雅欣公主哽咽道:“皇姐,您这些年太辛苦了,您想退位也能给二姐啊。”朱舞帝“雅桦说无心帝位,家瑶还小,便只能你了”
禅位大典筹备得紧锣密鼓,礼部按照古制,安排每一个环节,力求庄重肃穆。吉日来临,朱舞帝身着素服,亲手将传国玉玺交予明茜,目光饱含期许:“茜儿,朕将这大明江山托付于你,望你心怀天下,勤政爱民,莫负朕望。”明茜跪地,双手接过,泣不成声:“皇姐放心,臣妹定当竭尽全力,让大明永绽光芒。”
新帝登基,明茜第一道诏令便是减免天下赋税三成,停征部分劳役,百姓欢呼雀跃。他又广开言路,召集文人墨客、贤达之士进宫议政,力求革新政治,去除积弊。然而,平静湖面下暗流涌动,几位皇侄——明家齐、明家满等,在封地听闻新帝作为,心思各异。明家齐战功赫赫,手握重兵,对皇位本就有觊觎之心,如今见明茜这般年轻上位,心中不服之意渐浓;明家齐则较为谨慎,虽暂无异心,却也暗中观望。
明茜亦察觉到皇侄们的威胁,在黄子城、齐迪等谋士建议下,开始着手削藩。这一举动犹如捅了马蜂窝,明家齐率先发难,以“清君侧”为名,在北平起兵,靖难之役爆发,大明再次陷入战火纷飞之中,一场围绕皇位的家族纷争,拉开了新的帷幕,将洪武之后的历史,引入了另一条波澜壮阔却又充满血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