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的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下水来,烛火在众人紧绷的神经间摇曳跳跃,映出一张张各怀心思的面容。
朱舞皇帝揉了揉眉心,他心中早料到退位一事会掀起惊涛骇浪,却没料到局面会如此复杂棘手。他扫视一圈,缓缓开口:“朕既己提及此事,便不会仓促决定。继位人选,自当遵循祖制,量德量力。只是朕退位后,也望能寻一清静之地,颐养天年。”这话说得不咸不淡,却似抛下一颗石子,让众人心中又是一阵波动。
汉王明贡眼珠一转,忙上前一步:“皇姐所言甚是。臣弟以为,当务之急是组建一个辅政班子,暂代朝政,首至新君能够独当一面。这辅政之人,需得经验丰富、忠心耿耿,臣弟不才,愿为皇姐、为大明效此犬马之劳。”他说得一脸赤诚,可旁人哪能不知他肚里的盘算,这“辅政”二字,多少野心家借此登上权力巅峰,他自是想握住这过渡时期的权柄,为日后布局。
粤王明鼎怎会让他如意,折扇一展,轻轻摇着:“汉王好意,众人皆知。只是这辅政之事,关乎重大,需从长计议。臣弟在粤地多年,与商贾、洋人打交道颇多,深知外事复杂。若论辅政,外事这一摊,臣弟或可略尽绵薄。”他笑意盈盈,看似谦逊,实则暗指自己掌控的资源独特,不可小觑,话语间与汉王隐隐对峙。
泸王明崇听着这些弯弯绕绕,满心烦躁,大声道:“你们都别争了!选新君、组辅政,哪样不是大事?咱得听皇姐的!我看,要不先把朝中大臣们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商量商量,总好过咱们在这儿自个儿争。”他虽没什么城府,这番话倒也点出关键,朝堂之上,众臣势力亦是关键制衡,哪能仅凭他们几人说了算。
雅桦公主轻叹了口气,她见多了朝堂权谋,深知此刻若不谨慎,大明便有倾覆之危。她屈膝跪下,轻声道:“皇姐,皇弟们所言各有道理,但臣妹以为,当下民心最为重要。皇姐退位之事若传出,民间定会谣言西起,人心惶惶。不如先拟一道诏书,向百姓言明皇姐身体抱恙,需安心调养,暂不理政,以此安抚民心。至于继位与辅政,待局势稍稳,再慢慢斟酌。”她目光坚定,娓娓道来,既顾全大局,又为当下困境寻得一丝转机。
雅欣公主此时也不哭了,她睁着红肿的眼睛,看看这个,瞅瞅那个,突然脆生生地说:“我不管你们怎么选,反正新皇帝得对皇姐好,不然我可不依!”她孩子气的话语引得众人一阵苦笑,可这笑里却满是苦涩,在这权力的棋局中,纯真反倒成了稀缺之物。
朱舞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些许欣慰:“桦儿所言,甚合朕意。朕明日便让内阁拟诏,对外暂瞒退位之事。至于后续,朕会与几位重臣细细商讨。”说着,他目光如炬地看向众人:“朕退位在即,望诸位皇弟皇妹以江山社稷为重,莫要因一己私欲,让我大明陷入动荡。”这话如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众人纷纷跪地,齐声称是。
待众人退下,养心殿内独留皇帝一人,他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喃喃自语:“这大明的江山,是祖辈们辛苦打下的,朕怎忍心看它毁于一旦……”烛火渐熄,黑暗慢慢笼罩,仿佛预示着大明前路的迷茫,而这场退位引发的风云,才刚刚拉开帷幕,后续的明争暗斗、势力博弈,在宫廷与朝堂的每一寸角落悄然上演,无人知晓,最终能站在权力巅峰、守护大明的,会是哪张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