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岭南王营帐内,灯火通明。谋士苏文远与几位心腹将领齐聚一堂,争论不休。苏文远苦劝道:“王爷,此时退兵,虽失一时颜面,却可得长久安稳。朝廷既己递来橄榄枝,又许以封地厚赏,何必再与同族相残?况且这一路征战,生灵涂炭,我等于心何忍。”一位激进的将领却猛地起身,拔刀怒喝:“先生莫要长他人志气!如今联军势头正盛,眼看京城在望,怎能因几句空话退兵?王爷若退,我等兄弟血岂不白流!”
明定泰坐在主位,脸色阴晴不定,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那是太祖皇帝当年赏赐之物,承载着家族荣耀与往昔回忆。良久,他长叹一声:“我等确己见够了血腥,可事己至此,若退,闽南王与云南王必不放过我,况且即便朝廷眼下求和,往后又怎会真的信我?”众人闻言,皆陷入沉默。
而在闽南王营地,被扣押的使者趁夜逃出,一路奔回朝廷军防线,将所见所闻禀报卫生尖。老将意识到,联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这是破局良机。他立刻修书一封,详述情况,快马送回京城。明柔收到信后,与大臣们紧急商议,决定加大对岭南王的攻心力度,同时在军事上佯装强攻闽南王,牵制其兵力。
云南王这边,内心的挣扎愈发强烈。当地百姓听闻他的军队路过,纷纷扶老携幼逃离家园,那一双双惊恐的眼睛如刀般刺痛他的心。阿木也来到帐中,扑通一声跪下:“王爷,咱们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兄弟们都想家,这一路看到太多无辜百姓受苦,咱们的刀不该砍向自己人啊!”明平泰眼眶,扶起阿木:“本王又何尝不知,可如今骑虎难下……”
就在局势微妙之时,朝廷军依计对闽南王发动猛攻。一时间,长江北岸战鼓雷鸣,喊杀声震得江水翻涌。朝廷军战船齐发,箭弩火炮齐鸣,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南岸。闽南王匆忙应对,调兵遣将,阵脚大乱。岭南王见状,犹豫再三,终未出兵救援,坐看闽南王陷入苦战。
云南王得知消息,彻底心冷。他召集全军,望着疲惫却仍坚毅的将士们,大声宣布:“本王决定退兵,回归云南,从此守土安民,不再参与这场纷争!”将士们欢呼雀跃,阿木眼中泪光闪烁,高呼:“王爷英明!”云南王大军缓缓南撤,一路上尽力修复被战火毁坏的村落,安抚百姓,留下一段“迷途知返”的佳话。
闽南王在朝廷军的猛攻下渐渐不支,损失惨重。明国泰望着溃败的军队,又气又急,却无计可施。此时,岭南王派人前来,名为救援,实则暗藏吞并之心。闽南王识破诡计,破口大骂:“明定泰,你这背信弃义之徒,竟想趁火打劫!”
最终,闽南王拼死突围,带着残兵败将退回闽南,元气大伤,从此闭门不出,再无反心。岭南王虽未损兵折将,却也因失信于人,在江湖上声名狼藉,麾下将士离心离德。
朝廷军这边,经此一役,士气大振。明柔亲率百官出城迎接凯旋将士,百姓夹道欢呼,热泪盈眶。这场大明内乱整整三年了,在生死抉择与风云变幻间,暂时落下帷幕,可战争留下的创伤,深深烙印在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心间,明柔朱望着欢呼的人群,心中明白,战后重建、重拾民心,还有漫漫长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