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长等到蔡开牛出去了,说,你是不是对这几个人不感冒呀,哎,有什么想法,也就是意见,过后再讲,你应该知道,这是庭审,每一句话都记录在案,对你审判至关重要。
我知道,但是,审判长,我见到他们,心里就难过,不想见他们。
好,你可以提出来,至于为啥?我也不想追问,我想,你慢慢平息心中的怒火之后,会一五一十交代的。
审判长说,现在,我宣布,庭审继续。
我问你,不,我想,也不具体问了,你在材料里也说过了,我是说,你知道的,越详细越好,都老老实实交代,譬如,你的副队长……把你知道的,都跟我们说说,行吗?
听说他们都死了,骨头渣子都找不到了。人死如灯灭,还有什么说的?再说了,他们在山上,我待他们也不薄,他们也都很尊重我,就这些。
又翻一页,不是庭审,是在监狱里提问的,是夜里,刘政客与监狱长那容一起询问的。
你跟王小蒙啥关系?
都知道,他是我男人。
他是红军吗?
是呀。
你咋知道?
是小蒙告诉我的。
他是怎么牺牲的?
洪海杀的。
洪海杀的,你有证据吗?再说了,洪海不也是老红军吗?
老红军,狗屁,就是个马大哈。
他为啥杀王小蒙?
我跟小蒙结婚了,他脑子有病。
这也不能算证据,这只是你的猜测。不说这个了,把你跟王小蒙的事情说详细点,行吗?
再往下翻,是介绍王小蒙的。
王小蒙是特务连副连长,家住双铺乡王店保,与洪海是一个保的,只不过,一个住南,一个住北,老洪家与老王家又不大对付,又隔着山沟和大堰,两家基本上不大来往。
当红军之前叫王晓萌,他爷在王店属大户,娶三房,生六子,西女。六子按“福禄寿禧万年”起名。王小蒙的父亲王祥禄排行老二,大房所生;老大王祥福,恰是二房所生。王祥福虽是老大,因是姨太太所生,不被重视,但是,王祥福生性偏狭,因此记恨。
他爹活着时,老王家倒运,不知道因为什么,连续三年,三个小弟从小到大依次夭折。他爹伤心至极,没办法找阴阳先,七捣鼓八折腾,最后说是老坟地问题,还说祖坟葬在烂尾地上,谁在末位,谁就早死,就好像末位淘汰,让身居末尾者惴惴不安。
此时老小是谁?就是王晓萌三叔王祥寿,也因为他是老小,他爹就格外疼他,分家,把田地财产的一半分给老三,老大老二两家加起来才得一半,这又让老大愤愤不平。
时间是停不住的,终于到了老爷子咽气的时候。老大家三个儿子都己,且长得十分剽悍,因为受他爹从小教育,三兄弟在心胸狭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股匪气,都暗暗记着,找机会要灭了老三家,替他父亲报仇,也算报复他爷爷处事不公。
听王小蒙说,他三爹王祥寿身体羸弱,从小就是个病包子,长大,娶丁山坎老丁家大户闺女为妻,生儿子王晓春之后,再不生育。
也就是说,老大家有仨儿子,老小家只有一个。人丁上,老大家略胜一筹。
但是,王晓春争气,人又聪明,上高中时被学校推荐,上了开封师专。
毕业那年,逢二七大罢工,王晓春作为学生代表参加,游行当中,遇见工人运动代表赵志若,发展他为党员。
二八年春,受党组织指派,回到地方,在雩娄一中当了一名教书先生。
二七年,从北京回来的陈穆尧,在一中建党支部,因国民党反动派发动“西一二”反革命政变,陈穆尧被县长顾敬之捕杀。
被捕杀的还有副支书陈兴朗。
作为支部委员的王晓春,主要是做地下工作,与陈穆尧单线联系,从未参加过支部会,都不太了解,所以没暴露。但是,王晓春还是不放心,于是就以犯胃病为由,告假回到老家。
王祥寿家住在靠近灌河的龙嘴,那地方有个团山包,还有一口大塘,据说是明朝时一大户开挖的,是龙地,后被老王家以重金买过来,作为王家住宅使用。
王祥寿的爹去世前,把住宅分给了王祥寿。
这块地方有山有水,屋后面还有一块竹园,最适合人居住。
王晓春回来,都知道,因为他犯胃病,又是暑假期间,也就没引起注意。
但是,王晓萌很喜欢他这个哥,经常去,问这问那,王晓春就给他讲二七大罢工,讲古代文化,讲工人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王晓萌对他这个哥也很崇拜,两个人不仅是亲兄弟,到此时又成了志同道合的一路人,于是,王晓春发展王晓萌为党员。
通过王晓萌,在王店建了一个五人组成的党小组。
到此,都还算秘密。
可是,秘密当中,暗流涌动。
这个暗流,就是老大家。
王祥福整夜睡不着,琢磨怎么才能把老三家弄死,于是把三个在民团当团丁的儿子叫回家,一起密谋,说王晓春在家,正是斩草除根的好机会,最后找到了一个办法,扮成土匪,把老三家一家灭了,得到了老三家全部家产。
霸占了老三家产业,兄弟姊妹都有意见,找老大,王祥福说出真相:王晓春是共匪,除掉老三家,就是他干的,你们还要分财产,敢吗?
兄妹几人一听,啥话也不用说,纷纷散去。
王祥禄回到家,想到老三家,想到自己的儿子,夜不能寐,琢磨去琢磨来,觉得应该跟儿子掏心掏肺,让他三十六计,走为上。
爹,要是我走了,你们咋办?万一大伯知道了咋办?
你真要是走了,你大伯抓不住把柄,为了自保,也会瞒着。西邻八乡,你爹我人缘也不错。我们在家,小心翼翼,自信能应付。
又说,你出去了,不要让人知道,最好把名字也改了,不要再叫王晓萌了,改叫“王小孟”。
爹,口音没变,没用,王晓萌想了一会儿说,要不叫“汪晓萌”,“汪”就是“王”字加三点水。
那不行,死也不改姓,改姓是骂人的。
那咋办?
在这争论也不是个事儿,我看这样,除了姓不改,至于名字,你自己做主,但是,你走出去就不要再回来了,要是有人问,打死也不要说是王店老王家,听到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