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神器?
李贤和脑子瞬间有点转不过来。
神器什么的向来只在神话传说里看到,这高考……也有神器?
如果真有神器的话,那二哥怎么会高考落榜?
“你肯定在想,要是二哥有这高考神器,早就考上大学了,怎么会名落孙山?”
李贤敬脸上泛起一抹自嘲的笑容。
“的确,要是早早得到这高考神器,二哥别说考大学了,清华北大也有勇气去够一够!”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贤敬可谓是豪气万千。
“但可惜的是,二哥知道这高考神器的时候,都已经高考完了,就算有这东西,也完全没用武之地了。”
转眼间,豪气又变成了遗憾。
接着,李贤和才从二哥口中得知到这件“高考神器”的来龙去脉。
今年是第一年恢复高考,这一消息最早是刊登在10月21日的《人民日报》上,等这个消息从报纸上传到县里,再到他们李家村,已经差不多到了10月底,而高考开始的时间,则是12月10日。
等于二哥他们这些人,复习的时间差不多也就四十天。
不仅是他们这些参加高考的知识青年,准备考试的有关部门也是相当仓促,好多理科命题老师连个高考命题大纲都没有,只能根据一套参考书来出题目。
如此一来,在高考考生普遍都没多少复习时间,等于是突击学习上考场的情况下,有这套参考书和没有这套参考书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据二哥了解的情况看,单单是数理化三科,差距就是一百多分!
直接比别人多考一百多分,这不是神器是什么?
听到这里,连李贤和都忍不住怦然心动。
而这套参考书,便是二哥李贤敬所说的高考神器——《数理化自学丛书》!
1963年10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当年一册定价八毛,现在书店的价格是两元,一共十册,每册两元,全套总共二十元,在这个社会最高阶级,比公务员还吃香的工人一个月工资都只有二十块的时代,无疑是一个天价。
对于李贤敬他们这些农家子弟来说,更是足以仰望的价格。
尤其是这一高考神器的消息传开以后,价格更是打了滚儿似的往上升。
到现在一套书,恐怕都逼近十张大团结了。
不过跟其他东西不一样。
书买不起,可以抄啊!
李贤敬手中的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就是硬生生用手在各种纸张上抄出来的!
虽然现在听说有这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的都考上了大学,而且普遍还是清华北大人大这种名校,导致这件高考神器的效果变得不那么明显,可价值依旧难以估量。
别的不说,单单是解题时给出来的解题步骤就值得好好学习,如果还能聪明一点,根据参考书上的所有题目反向推理出命题老师的命题思路,那考大学真就能说得上是轻而易举了。
“老三,今年是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考试时间安排在了12月10日,都差不多快要入冬了,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说完高考神器的事情后,李贤敬眼睛发亮地看向老三。
“代表着什么?”
李贤和还有点搞不清楚二哥问这个问题的目的。
“南北方都是差不多时间开考,尤其是北方,这个时间都已经相当冷了,考场又都是在空旷的教室。这种情况下,气温的因素无疑会加大很多,这就会带来一个公平性的问题。”
双手下意识地往下一挥,李贤敬接着说道。
“还有一个!”
李贤敬顿了顿,接着将自己的分析说出来。
“都快要到冬天了,考生们肯定都穿得很多,这样又会带来极大的作弊风险,再加上大学普遍都是九月份开学,所以——”
“所以什么?”
李贤和隐隐猜到了什么。
“所以到了你高考的这一年,也就是明年,高考的时间肯定会发生改变!”
“以我的推测,很有可能会安排在六七八这三个月份。”
“那我们复习的时间岂不是只有八个月?”
听了李贤敬的推测,李贤和心里顿时一惊。
“估计连八个月都没有。”
李贤敬直接回答道。
“八个月都没有?”
“对!”
李贤敬点了点头。
“你想想,参加高考的学生大部分还是家里的壮劳力,七月底八月初这段时间又是咱们农民一年里最忙最苦的‘双抢’,几乎每家每户的壮劳力都要从日出忙到天黑,一刻都不能停,就算是为祖国完成粮食收获任务,高考都不能安排在这段时间。”
“而且高考的试卷还需要进行汇总、批改,然后出成绩,投档案到学校,再到学校接收档案,告知考生录取与否,这中间也需要时间……”
“那二哥你觉得我们高考会是啥时候?”
听了二哥这一番颇有信服力的分析,李贤和也忍不住对二哥生出一丝钦佩。
没想到二哥居然这么厉害,连明年的高考时间都能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分析出来,实在是让他意想不到。
“十有八九是在七月中旬。”
也没再给老三卖关子,李贤敬直截了当地说出结果。
“六月份不少大学还没放假,只有安排在七月,才是最好的一个时间。也就是说,你现在的复习时间,只剩下七个半月。”
李贤敬望向老三,目光中忍不住带上一丝热切。
“七个半月……”
李贤和下意识地喃喃自语,生平第一次对高考产生了一种期待感。
“二哥今天去你房间看了一下你上学期做的卷子,题目答得还算不错,基础没什么大问题,但要想考上大学,还是欠缺不少。”
点了点桌子上自己一本本手抄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李贤敬沉声说道。
“既然如此,从今天开始,每天你都要最少抽出三个小时的时间,全神贯注地复习做题备战,争取在三个月内将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摸清摸透,然后集中死记硬背政治和英语,务必要在明年七月以前,把所有高考学科的要点都融会贯通。”
听着二哥的谆谆教导,李贤和听话地点了点头。
“老三,你要知道……一旦考上大学,尤其是考上好大学,对你的人生绝对是一次重大的转变。”
再次拍了拍老三的肩膀,李贤敬语重心长。
“不要怪二哥罗嗦。”
“老三,现在才刚刚恢复高考,很多人连大学是什么都不知道,下乡的那些知识青年也将当年学的基本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这几年的高考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公平的,你一定要抓住机会!”
“等到大家都反应过来,尤其是那些大城市下来的知识青年,凭他们的基础、资源、背景,要我们这些普通的农家子弟去竞争……”
后面的话李贤敬没有说,但脸上的自嘲之意却是溢于言表。
的确,事实也正如李贤敬推测的那样。
不止正常高考中,从大城市下来的知识青年在总体录取考生的比例中大大增加,在1980年,一些省、市、自治区还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近八千人。
而这一年,大学的总录取人数也才二十八万。
这些自费走读生不用多说,肯定没有他们这些农家子弟的份儿,毕竟单单是学费就砸锅卖铁都供不起,更不用说还要提供走读的条件了。
“这可能是你这辈子最好的机会,老三你可别像二哥一样错过,一定要好好抓牢了!”
李贤敬目光炽热地看向老三。
但李贤敬没有想到,与自己对视的老三突然冒出这句话。
“二哥,你是要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