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春的这一观点倒是让其他阅卷组长极为认同。
规则是什么?
就是制定出来遵守的!
如果能随意践踏规则的话,那他们这些判卷老师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可这毕竟是最关键的路线问题啊!这是对封建主义的复辟!”
小胡子组长还愤愤不平。
在他看来,这种卷子就应该全卷给零分。
都已经是****了,怎么还能写封建主义的文字?
这分明是最根本的路线问题出了错!
“这怎么能说是对封建主义的复辟呢?全文意思都很明晰,顶多是升华了宇宙之大,我们何等渺小的意境,如果这都算是对封建主义的复辟,那我看大学中文系也就没有开设的必要了。”
余子春为这份卷子据理力争。
不过,他也是在办公室里待了很多年,深知意识形态和政治错误要是万一出发,后果会相当严重。
而且前几年那个全国教育圈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白卷英雄”,到现在还让他们这些老师心有余悸,自然不敢在这个时候犯错误。
就算是犯错误的可能都不行。
“既然如此,那这样吧!我们直接进行投票,反正现在也就只剩下两种结果了,都摆在大家面前,一个是十分满分,另一个是零分,举手表决,大家走民主路线。”
这个办法是最不会引起麻烦的,万一将来引起考生本人申诉或者其他人举报什么的,直接将所有阅卷组长的举手表决意见拿出来就是,怎么都不会怪罪到他们单个人头上。
毕竟是集体做出来的意见,就算最终引起极大争议,那也是法不责众。
“好,这个办法好。”
“还是老余经验老到,举手表决最好。”
“是啊!少数服从多数,这才是***说的讲究民主。”
一众阅卷组长纷纷点头附和。
在座各位都算是人精,自然明白老余这个做法的稳妥。
“好,那就开始表决,哪一个得票超过半数,就采用哪一个结果,如果投票后还不能确定,我们就集体反馈给上面的领导,让领导们来做最终的决断。”
余子春仔细想了想,还将原先设想的投票规则做了一些修改。
如果其中一个结果能够得到超过半数的得票,那其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了,风险自然也压到最小,最不可能在今后引发争议。
“同意给这名考生该题目打零分的举手!”
数了数举起来的手,余子春接着道。
“同意打满分的举手!”
在纸上写了几个数字后,余子春最终总结。
“综合一下所有人的意见,两票赞同打零分,两票弃权,其余五票支持打满分。得票超过半数,有效。”
“所以该考生这道英译汉大题的最终得分是满分十分,即时生效!”
余子春最终一锤定音。
……
坐在大哥家客厅的李贤和,怎么都想不到自己英语答卷上的一个英译汉题目竟然会引起如此争议,更是差点将他的高考成绩彻底断送。
好在最终结果还是好的。
“如果真有看到你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咱妈估计得乐翻天。”
李贤恒是最清楚老娘李玉兰对“大学”的渴望。
虽然她连“大学”都没见过,但并不妨碍对“大学”这一圣地的向往。
“到那个时候再说。”
李贤和倒是没想那么多,船到桥头自然直。
既然已经倾尽了所有努力,那最终的结果再怎么样都不会令自己遗憾了。
“倒是大哥,上次跟你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知道推进得怎么样了?”
李贤和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或许才是他更关心的事情,真要是将这一体制推广开来,不说其他,大哥就能得到村民们的支持,将来在红山村里也能更受尊重。
毕竟大哥是入赘到红山村,就算大嫂家里人不在乎这个,村子那些闲人总免不了会嚼舌根。
大哥嘴笨,又不能直接打回去,长此以往心里憋屈是难免的。
所以李贤和是想借这个办法,一举断绝后患。
只要村里绝大多数人得了这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处,那怎么都会跟提出这一体制的大哥站在一边,不说全力去维护大哥,至少嚼舌根的人不敢明目张胆去说。
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老三,这个事情我跟队长和支书都说了,队长倒是挺支持的,但支书那边似乎……”
见老三提起这个,李贤恒还有点不好意思直说。
“似乎怎么?”
“似乎不大同意。”
李贤恒还能回想起当初支书的回应。
“这个体制的确是好,但李贤恒你有没有想过,除了增产增收以外,还有其他风险。”
支书的这个“其他”风险,自然不言而喻。
尽管没读过什么书,但经历过“运动”的支书显然更明白路线的重要性。
是!
那凤阳县小岗村的确是增产增收,也为国家多做贡献了。
但换来了一片好评吗?
连《人民日报》上的文章都在强烈的批评!
说不准什么时候,小岗村的村支书、生产队长什么的都会被一竿子撸掉,冒死在包干保证书上按下手印的十八个农民,更有可能被抓起来公审。
反正现在咱们红山村的日子还算好过,为什么要去冒这种风险呢?
听大哥说完这些后,李贤和顿时陷入到沉默中。
看来自己还是想的太过于天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是真能这么顺风顺水地推行,也不至于现在就凤阳县小岗村这么一根独苗了。
“老三,你看咱们要不算了吧!”
望着陷入沉默的老三,李贤恒忍不住说道。
“不是大哥我想打退堂鼓,是支书那边不愿意推行这个政策,要不是看在我是桂花男人的份上,估计连话都不会说就直接走了,我看我们还是等小岗村那边最后是一个什么结果,再来推进,估计就好多了。”
为了宽慰老三,向来憨厚老实的李贤恒难得一次说了这么多话。
“算了算了,我们先不说这么多,老三你也好不容易来大哥这里一次,中午就在家里吃饭,下午我带你去山上摘果子,你小时候不是最喜欢吃那山上的野果子吗?”
听大哥絮絮叨叨说了那么多,李贤和心头的那么一点小沮丧早就一扫而空。
一直以来,李贤和都认为自己别的地方可能没什么优点。
但唯独有一点他觉得挺好。
那就是能清楚地认识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