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晴在灶台边站了一会儿,看着母亲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菜。她没有像以前那样转身就走,而是悄悄搬来小板凳,坐在旁边认真观察。
孟悦察觉到女儿的举动,心里微微一动,但面上不动声色。她继续翻炒着豆角,顺口问道:“想学吗?”
许晴点点头,又迟疑了一下,“我怕我做不好。”
“做不好没关系,多试几次就会了。”孟悦将铲子递给她,“先从最简单的开始,比如炒鸡蛋。”
那天晚上,许晴第一次尝试独立做饭。她打蛋的时候手有点抖,蛋壳掉进碗里两三次。孟悦站在一旁没说话,只是默默看着。
等鸡蛋下锅时,油星溅了出来,许晴吓了一跳,往后退了半步。
“别怕,握稳铲子,动作慢一点。”孟悦轻声提醒。
许晴深吸一口气,重新握住铲子,小心翼翼地翻炒。虽然火候掌握得还不够好,蛋黄有些焦边,但她坚持把那一小盘鸡蛋炒完了。
吃晚饭时,她盯着自己做的那盘鸡蛋,眼神复杂。
孟悦夹了一口,咀嚼了几下,点头道:“味道不错,就是稍微咸了点。”
许晴低头扒拉饭,“我知道,盐放多了。”
“下次记得,一点点加。”孟悦笑了笑,“你己经做得很好了。”
从那天起,许晴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厨房里的各种技巧。她每天放学回家,都会主动问母亲当天要做什么菜,然后帮忙洗菜、切菜,偶尔也会试着炒一两个简单的菜品。
一开始,她的刀工很笨拙,菜切得大小不一,有时候还会不小心划破手指。但她从不抱怨,反而越挫越勇。
有一次,村里来了个卖豆腐的老伯,顺便教大家怎么用卤水点豆腐。许晴听说后,一大早就跑去找人请教,还拿本笔记本认真记下了步骤。
回到家后,她央求孟悦买了一块豆腐回来,照着笔记上的方法,尝试在家自制豆腐花。
孟悦看着她在厨房里忙碌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她还记得前世时,许晴被婆家带坏了,连最基本的家务都不会做。而现在,女儿不仅学会了照顾自己,还能帮家里分担许多事情。
“妈妈,你尝尝。”许晴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花过来,眼里带着期待。
孟悦舀了一勺放进嘴里,口感比外面买的稍微粗糙一些,但豆香味十足。
“味道很好。”她由衷地说。
许晴眼睛亮了,“真的?”
“嗯,比上次进步多了。”孟悦点头,“下次我们可以试试换一种凝固剂,让豆腐花更嫩。”
“好!”许晴兴奋地答应下来。
除了做饭,许晴也开始关注其他生活技能。她发现母亲总是能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衣服叠得整整齐齐,书本分类摆放有序。她也开始模仿这些习惯,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
有一天,她甚至偷偷翻出一本旧账簿,开始记录家里的日常开销。
“你想学记账?”孟悦看到她写的东西,有些惊讶。
“嗯。”许晴认真地说,“我发现我们有时候会重复买一样的东西,浪费钱。我想看看能不能节省一点。”
孟悦看着女儿稚嫩却坚定的眼神,心头一热。
她没有阻止,反而拿出自己的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着空间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收成情况。
“你可以参考这个格式。”她说,“记账最重要的是清晰明了,方便日后查找。”
许晴接过本子,仔细翻看,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
“谢谢妈妈。”
日子一天天过去,许晴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她不再依赖母亲替她安排一切,而是主动规划自己的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她会在完成学校作业后,抽出半小时练字;周末的时候,还会去村小学图书室借书来看。
有一次,村里组织了一场小学生作文比赛,主题是“我的家人”。许晴写的是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
她在文中写道:
“我曾经不懂妈妈,觉得她冷漠、严厉,不像别人家的妈妈那样温柔。可现在我明白了,她不是不爱我,而是希望我能靠自己的力量长大。她教会我做饭、洗衣、记账,也教会我如何面对困难。现在的我,能一个人完成很多事情,也能在遇到问题时冷静思考。我很感激她,因为她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这篇文章最终获得了二等奖,老师在班上朗读了它。许多同学听完后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那天晚上,许晴把奖状贴在墙上,回头对孟悦说:“妈妈,我以后想当一名老师。”
孟悦正在整理刚从镇上买回来的生活用品,闻言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头看着女儿。
“为什么是老师?”
“因为我觉得,教别人知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许晴认真地说,“就像你教我一样,我也想帮助更多的人。”
孟悦看着她,眼底泛起一丝柔软的情绪。
她蹲下身,轻轻抱住女儿,“好,妈妈支持你。”
风从窗外吹进来,掀动了挂在墙上的布帘,也拂过母女俩的身影。
院子里传来鸡鸣声,天快亮了。
许晴靠在母亲肩上,低声问:“妈妈,你会一首陪着我吗?”
孟悦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只要你需要我,我就一首在。”
晨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亮了屋内的一角。
许晴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那我要努力变得更强,这样以后就能保护你了。”
孟悦怔了一下,随即笑了。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