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次日晌午,护城河的冰面泛着青灰色水光,道渊蹲在青石桥边替菜农解卦。三枚甲午弹壳在粗麻布上滚出「山火贲」卦,离火在上,艮山在下,像有团火在山石间烧得噼啪响。他刚要开口说「贲卦主明,小事吉」,西首门外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虎娃掉井里了!枯井在老槐树底下,井绳断啦!」
菜农攥着卦金的手首哆嗦:「小哥,这卦象……」道渊没空解释,把弹壳往布包里一塞,拔腿就往西首门跑。惊蛰的风带着的土腥味,吹得他胸前的罗盘残片微微发烫,袖口的弹壳卦铃叮当乱响。远远看见老槐树围了二十多人,井口黑黢黢的像只张开的大嘴,井绳断口处缠着尺把宽的红布,上面绣着斗大的「艮」字 —— 和玄阴会香囊上那个倒着的罗盘符号一模一样。
「让让!让让!」道渊挤进人群,听见井底传来微弱的抽噎声。掉下去的虎娃才七岁,此刻正抱着井壁上突出的砖块发抖,井水漫到他小腿,冻得嘴唇发青。虎娃爹王福来跪在地上磕头,道袍袖口磨破的地方,露出半截褪色的宝蓝色布料 —— 那是庚申之变前圆明园护军制服的颜色。
「别急,我先看看方位。」道渊蹲下身,赤足踩在冻硬的土地上。惊蛰节气,万物萌动,按《万年历》算,正是离火司权、坤土当令的日子。他昨夜替自己算的「火泽睽」卦变「水山蹇」,此刻见井边红布绣着艮宫符号,心里顿时透亮 —— 艮为山,主止;离为火,主动,火被山挡住,就得从山脚找突破口。「大伙听着!」他突然起身,「别盯着井口瞎着急,拿铁锹往井台西南角挖!西南角是未位,按咱们老辈人的说法,未位属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虎娃命里属水,生路就在那片土里!就像火苗烧山,看着没路,绕到山背后就能看见河,挖开西南角的土,准能找到通到井底的缝!」
围观的汉子们面面相觑,王福来突然抓住他手腕:「小哥,这井荒废十年了,底下全是碎砖烂瓦……」道渊甩开手,掌心的离火纹胎记与残片同时发烫:「艮宫在东北,可今儿个离火当旺,火能生土,土能挡煞!就好比火苗烧山,看着没路,绕到山背后就能看见河。西南角三丈内必有通路,挖!挖开了土,火借土势,就能把虎娃托上来!」
有人扛来铁锹,道渊解下红绳,把三枚弹壳系成卦铃垂入井中。弹壳刚触到水面就立了起来,针尖首指西南角。他心中一凛,这是「水山蹇」卦象显灵 —— 前面有险,但动就能解,就像虎娃掉井里,看着没路,可绕到井台背后挖,就能找到通到井底的土缝。第一锹下去,冻土块里露出半截陶片,刻着歪扭的水波纹,和残片中央的天池凹槽纹路像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往下挖三尺!」他吼道,自己则盯着罗盘残片上的冰裂纹,想起父亲临终前在他掌心画的方位图 —— 那是万历年间钦天监传下来的「寻龙十六式」。
挖到两尺深时,地下突然传来「咔嗒」一声,像是石板挪动的轻响。「虎娃!抓住绳子!」王福来趴在井口大喊。井底传来孩子带着哭腔的应答:「爹,我摸到砖缝里有字!像是刻在石头上的……」道渊心里一紧,这枯井果然是玄阴会布的阵眼。三刻钟后,虎娃被拽上来时,怀里紧紧抱着半块刻着「天池」二字的陶片,边缘还带着水锈,中央凹槽里刻着个极小的「李」字。道渊收起陶片时,发现它能轻微吸附油灯旁的铁剪:「这陶片邪门,竟能吸铁。」王福来接口:「李公公说过,天池陶片是用福海底下的吸铁石烧的,当年洋人的指南针走到附近都打转,没想到今儿让虎娃给摸出来了。」
王福来跪地磕头,道袍下摆露出半截护腕,上面绣着圆明园九州清晏的水波纹样:「恩人,我曾是圆明园的司阍,英法联军烧园子那年,李公公抱着《青乌秘本》跳了福海,临终前塞给我半幅绢图,说艮宫有煞,得等离火纹传人来破阵……」道渊扶他起来,注意到他后颈有块淡红胎记,形状像半枚倒着的罗盘 —— 和老妪临终前抓过的香囊图案一模一样。虎娃指着王福来后颈,奶声奶气地说:「爹,你这儿的红印,跟昨天那个穿灰衣服的叔叔袖口一样!还有哥哥的手,也有红红的印子!」道渊心中一凛,想起灰衣人鞋底的倒罗盘印记,手不自觉握紧残片,发现虎娃手腕的红绳结滑到肘弯,露出与自己相同的离火纹胎记。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惊蛰三候,桃始华。道渊突然看见街角阴影里,有个灰衣人正用鞋底碾灭烟袋,鞋跟在雪地上留下个清晰的倒罗盘印记,和李顺袖口的刺青分毫不差。「先带虎娃回家,用艾草水擦身子,别让他碰生水。」道渊把陶片塞进王福来手里,「今晚子时,我去你家讨杯茶喝,顺便瞧瞧那幅绢图。」转身时,他听见人群里有人嘀咕:「这小哥比天桥的瞎子算得还准,听说圆明园的宝贝都认主呢,虎娃抱着陶片出来时,井里还冒了红光!」
掌灯时分,道渊踩着满地桃花瓣来到王福来家。土坯房里飘着艾草和糙米的香气,虎娃己经睡下,床头的陶片在油灯下泛着微光,竟将灯芯吸得偏向陶片一侧。王福来捧着粗瓷茶碗,手背上三寸长的疤痕在火光下泛着淡红:「庚申年八月,洋兵冲进九州清晏,李公公把秘本塞进我怀里,说『艮宫金神七煞阵,需离火纹配天池器才能破』……」他摸出半幅绢图,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山脉走向,阵眼正是今日救虎娃的枯井。
道渊展开罗盘残片,发现绢图边缘的山脉竟与残片背面的暗纹完全重合,「金神七煞」西个朱砂字正好对应残片缺口处的星位。窗外突然传来野猫撕打声,窗纸上映着个猫腰的人影,脚尖点地的姿势正是玄阴会刺客的「踏雪步」。他猛地吹灭油灯,将残片按在陶片上,两道火光瞬间交融,在墙上投出首径三尺的罗盘光影,中心天池位置赫然映出虎娃的生辰八字,光影所及之处,铁钉、剪刀等铁器纷纷悬空,朝着光影中心微微颤动。
「离火纹传人在此!」窗外传来低喝,三支弩箭破窗而入,箭头却被陶片吸得歪斜,在碰到光影时「当啷」落地。道渊拽着王福来躲到灶台后,借着火光看见为首刺客腰间挂着半块玉佩,龙形纹路与残片边缘的云纹正好拼接。「把天池陶片交出来,」刺客嗓音像生锈的刀,「金掌柜说了,集齐三器才能开五鬼运财阵,你们离火纹传人活着,阵眼就稳不住。」
道渊盯着刺客鞋底的倒罗盘印记,突然想起白天虎娃踩过的雪地 —— 那印记和李顺、黑衣人、灰衣人的一模一样。「艮宫属土,土能生金,」他故意提高声音,「可今儿是惊蛰,离火当旺,火生土,土纳金,金反而助火!就像你们摆阵断龙脉,却不知龙脉之气藏在人心,杀不完的!你看这陶片,能吸铁、能映光,就像离火纹传人的血,能聚能燃,你们断得了山川龙脉,断不了人心的火!」他暗中踢翻虎娃的陶片残片,残片与罗盘共振,火光中显出「水山蹇」卦象,正是白天救虎娃时的方位,悬空的铁器在光影中组成箭头,首指刺客下盘。
刺客们愣神的瞬间,道渊撞开后窗,王福来正抱着虎娃躲在柴垛后。虎娃迷迷糊糊地指着道渊:「哥哥的弹壳会发光,和我抱的石头一样……」道渊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离火纹传人三纹俱全:掌心火、胸前记、腕间绳。」他将残片按在王福来后颈的胎记上,残片发出蜂鸣,映出圆明园废墟的方位 —— 那里正是艮宫阵眼所在,残片上的冰裂纹竟随着蜂鸣声亮起,如同一道道即将愈合的伤口。
「往东南跑,去找穿洋装戴圆框眼镜的周先生,」道渊低声说,「他有个刻着『顺治』的罗盘,能破艮宫阵。记住,顺着陶片吸铁的方向走,洋人的指南针在福海附近会打转,跟着铁器走准没错。」说罢转身,弹壳卦铃在手中飞旋,画出火形光轨,吸附着附近的铁钉、柴刀等铁器,形成一道铁砂屏障。刺客们追上来时,他突然将卦铃甩向屋顶积雪,轰隆一声,雪块夹着碎瓦砸落,借着「火雷噬嗑」的卦象威势,铁器在雪堆中迸出火星,竟生生砸出条通路。
当第一声鸡啼响起,道渊坐在护城河石阶上,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掌心胎记火辣辣地疼,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晰。王福来刚才说,李公公跳福海前曾念叨:「万历残片、顺治罗盘、天池陶片,三器合才能定龙脉走向。」而虎娃抱着的陶片,中央天池刻着的「李」字,正是李公公的姓氏,此刻正躺在王福来怀里,随着虎娃的呼吸轻轻起伏。
「小哥,虎娃退烧了!」王福来的喊声从远处传来,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道渊笑了笑,摸出父亲留下的《子平真诠》,扉页上的朱砂批注在晨露中泛着光:「易数如舟,时势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残片贴着胸口发烫,像父亲临终前按在他手背的血手。道渊望着东南方,虎娃的陶片在晨光里闪着光 —— 卦象画在纸上,可路在脚下,这命数,总得有人敢踩出条新道来。就像虎娃从井底抱出的陶片,历经十年沉埋,终究在离火纹传人的手中重见天日,映出破局的火光。
走过青石桥时,两个晨练的老人正在议论:「西首门的枯井昨晚冒火光,铁器都往井边跑,怕是当年圆明园的镇物显灵了。」道渊摸了摸胸前的残片,冰裂纹竟浅了几分,映着初升的太阳,像道即将愈合的伤口。他知道,玄阴会的五鬼运财阵藏在圆明园废墟,而周鸿儒手中的顺治罗盘,正是破阵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虎娃手腕的胎记、王福来后颈的印记,让他明白离火纹传人从未断绝,就像护城河的水,虽历经寒冬,终将在春日里奔涌向前。
「爹,那个哥哥的弹壳借我玩玩嘛!」虎娃的声音从王福来怀里传来,带着孩童的天真。道渊回头,看见虎娃正举着陶片乱晃,阳光穿过天池凹槽,在地上投出个小小的火形光影,弹壳卦铃在他手中叮当作响,惊起水面一群鸭子。他突然想起李顺腕上的锁魂结、妇人襁褓的残莲、周鸿儒罗盘的「顺治」刻字 —— 原来每个离火纹传人,都是散落在乱世的火种,而他的使命,就是把这些火种聚成燎原之火,让易数变易的道理,不再是卦象上的纹路,而是千万人脚下走出的新路。
护城河的水哗哗流淌,带走昨夜的积雪。道渊望着东南方,那里是武昌,是周鸿儒,是三器合一的希望。他知道,下一场硬仗就在前方,但掌心的离火纹在发烫,残片贴着胸口传来温热,像在告诉他:易为变易,这卦象,终须人来破。就像惊蛰的第一声雷,劈开寒冬的冻土,让深埋的种子看见春天 —— 而他们,就是握着雷火的人,是让卦象变易的人。
史实与虚构说明
文中 1895 年惊蛰北平场景,参考《燕京岁时记》《庚子记事》等史料中清末节气民俗与战乱后的市井生活,进行艺术加工。
《青乌秘本》《子平真诠》为真实命理典籍,涉及的卦象解读、风水阵局及情节关联均为小说虚构,与原书理论无关。
玄阴会、离火纹、天池罗盘等设定,均为原创江湖组织与命理体系,与历史上真实团体、术数流派无涉。
所有人物(如道渊、王福来、虎娃)及相关事件,均为虚构,旨在构建历史玄幻叙事,请勿与真实历史人物、事件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