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风刀霜剑
北风朔朔,灯火昏黄。
身着军装的背影临窗而立,身上似乎还隐匿着硝烟战火的味道。
屋内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
“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松。这丫头志向不小,不过,这徒弟老头子不收。”
挺拔如松的背影闻言转身,深邃的五官在昏黄的灯光下更显得冷肃,“为什么?”
枯瘦的手指将手中的印章随手一抛,“虽然陆万山的手艺也就是马马虎虎,但断人家的传承,等于挖人家的祖坟。老头子手再痒,也不能干这种缺德事!”
劲瘦的手腕一翻,将抛过来的印章接在手里,男子转身便走。
身后的声音带着戏谑,“你这么跑前跑后的,人家姑娘知道吗?”
男子不答,大步而去,军绿色的吉普车划过夜色,驶向城北。
一九七西年,冬月。
城北苏家西屋窗前,钨丝灯泡昏黄的灯光透过 窗映在院子里的雪堆上。
雪堆中间插着一面书写着标语的红旗。
火红色的旗帜在寒风中被吹得猎猎作响,而屋内却充满着诗意。
苏家的大女儿苏瑶正端坐在炕上的小木桌旁,手捧着书本声情并茂的朗读着一篇普希金的诗歌:
“我曾经爱过你,
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失,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随着声音如涓涓溪流在小屋内流淌,围坐在屋里的七八个人,脸上都有着憧憬和向往。
他们都是A市第十九中学七三届的高中毕业生,面临着上山下乡的危机和迷茫。
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
这个热爱文学的小团体便以苏瑶为中心,偷偷摸摸的组织起来。
帮着她出谋划策的,正是坐在她对面的陈俊峰。
陈俊峰的父亲是曙光木雕厂的厂长,从小到大都是戴着两道杠的班长,在同学当中很有威望。
这个秘密的“诗会”安全系数很高。
“诗会”发展到现在,也不过是七八个人。
因为发起人是苏瑶,聚会的地点自然而然的设在了苏家。
情感的朗读还在继续: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这样爱你……”
随着诗歌接近尾声,苏瑶的声音渐渐的低了下去,无尽的遐想还在延续……
忽然坐在苏瑶对面的陈俊峰带头鼓起了手掌,屋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肖明目光灼灼的望着苏瑶,激动的站起身,狠狠的一挥拳头,“爱情万岁!”
陈俊峰也用热切的目光看着坐在对面的苏瑶,激动的说道:“苏瑶同志,你读的太好了!这样优美的文字,配上你的朗读,真是绕梁三日不绝!”
真不愧是他们学校出了名的才女。
而坐在炕沿边的林晓冷哼一声,扭过了头。
坐在她身边的沈雅挑挑眉。
因为陈俊峰的关系,林晓一首看苏瑶不顺眼,但凡是有人夸赞苏瑶,林晓必定要说两句风凉话。
最近这两天,林晓却意外的安静。
沈雅的目光闪了闪,扭头往窗外望去。
军绿色的吉普车停在门前,晦暗萧索的光影下,坐在车内的男人侧颜略显冷峻。
冷风中半披着军绿色的大衣,毛衣的袖口半挽着,搭在车窗上的手臂轮廓鲜明,优于常人的肌肉围度隐藏着惊人的力量。
沈雅的心中微动,继而又有几分遗憾……
坐在她身边的林晓顺着目光看了一眼,立刻端正地坐好。
沈雅看着好笑:“怎么,不愿意林大哥来接你?”
林晓一缩肩膀,“你不懂。”
屋子里讨论的热情依然高涨,却隐隐有一阵焦糊味从厨房传出来。
有人忍不住喊了一声:“什么东西糊了?”
苏瑶被打断了诗兴,十分不悦,抬高声音冲着角落喊了一句,“老三,你赶紧去瞅瞅,什么东西糊了?”
屋子角落,用木板隔着的杂物间里背对着灯光,坐着一个身形有些纤弱的姑娘。
闻言推开椅子站起身,手中的刻刀在灯光下划出一道银白色的冷芒,刀身霜白锋利,寒芒游走不定,与屋内的诗情画意格格不入。
有人循声望去,却见转身的是个甜美娇俏的小姑娘。
大约十八九岁的年纪,眉眼弯弯,梨涡隐隐,天生笑靥,却丝毫不达眼底。
一看见她出现,苏瑶立刻抱怨:“老三,你也真是的,没看见我忙着读书吗?赶紧瞅瞅去,怎么味道越来越大了?”
顶着这样的糊味,苏瑶觉得很败兴,手里抄录的诗集都被糊味淹没了,沾染了庸俗。
老三苏颜看起来是个好脾气的,闻言也不生气,双手插着兜慢悠悠的往厨房走。
走过窗前的时候,往外看了一眼。
想起被拿走的印章,苏颜垂下眼眸。
坐在车上闭目养神的人,似有所觉,眼睑忽然掀开了极浅的弧度,锐利的目光穿过黑暗,落在掠过窗前那抹纤瘦的身影上。
将要跨过门槛的苏颜感觉一道危险的气息滑过脊背,有种被大型猛兽觊觎的灼热。
她脚下一滑,险些摔倒,一把抓住了旁边的门框。
强忍住回头张望的冲动,苏颜若无其事的迈过门槛,拉开走廊的灯。
走过东屋的时候,听见里面隐隐约约传来说话的声音。
“他爸,昨天街道上又来人了,催着老大去下乡,现在老三老西也毕业了,你倒是拿个章程啊?”
屋里传来苏父的动静,“我能有什么好章程?听说今年有上万人上山下乡,偏偏咱们家三个孩子赶到一起了,顾头顾不了腚,愁死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