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时报》编辑部灯火通明。林悦将最后一张照片贴在广告设计板上——黄世明站在祠堂天井,手托悬浮的青铜古锣,标题是"让传统飞起来"。
"明天头版。"她对主编说,"连续一周系列报道。"
主编推了推眼镜:"价格不菲啊..."
"值得。"林悦指向另一组照片——冷氏工程师与黄氏老师傅共同调试设备的画面,"这才是真实的新加坡故事。"
广告上线的24小时内,"#传统与未来#"话题转发量破百万。黄世明亲自演示磁吸系统如何保护古建筑的视频,更是让GTC的抹黑言论不攻自破。社交媒体上掀起一阵"寻找冷氏科技守护的文化遗产"热潮。
"林总!"安娜举着平板冲进办公室,"GTC降价50%了!"
马克气得摔了咖啡杯:"这群混蛋!我们成本都..."
"不跟。"林悦打断他,"我们涨价20%。"
会议室一片哗然。林悦不慌不忙打开新方案:"推出'365天古法保养'服务,聘请黄氏老师傅用祖传秘方维护设备。"
她点击播放视频——黄家最年长的老师傅用特制油脂保养磁吸装置,边操作边讲解:"这配方我爷爷传下来的,木头百年不腐..."
"绝了!"马克拍案叫绝,"把科技包装成文化遗产!"
果然,当"冷氏科技+黄氏古法"的组合亮相后,GTC的廉价策略瞬间显得粗制滥造。三家原本动摇的合作商连夜发来续约意向,甚至愿意接受20%的涨价。
庆功宴选在黄氏祠堂。当香槟塔在百年榕树下闪闪发光时,守祠老人神秘地将林悦引至偏厅,取出一本泛黄古籍:"小姐应该看看这个。"
书页记载着一种叫"悬空术"的秘法,插图中的装置结构与冷氏磁吸系统惊人相似!更令人震惊的是,插画角落的签名是"陈明月,1982"——冷渊母亲的名字!
"这是陈家祖传..."老人话音未落,林悦的翡翠胸针突然发烫,古籍上的符文竟泛出微光!
"林小姐在这啊。"
冷母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一袭墨绿旗袍,银发挽成典雅发髻,目光落在打开的古籍上时,瞳孔微微一缩。
"妈。"冷渊不知何时出现在母亲身后,"该告诉她真相了。"
林悦胸前的翡翠胸针突然悬浮起来,针尖首指古籍缺失的那一页——那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印痕,形状酷似她胸针上的纹路...
《商业时报》的电子大屏上,冷氏安全系统的销量曲线像一匹脱缰野马,连续三周陡峭上升。林悦站在分公司落地窗前,俯瞰楼下排队等候的经销商——其中不乏当初将她拒之门外的面孔。
"哈哈哈!看看这是谁!"马克指着监控画面里一个秃顶男人,"上个月还说我们的产品'不符合本地需求',现在天天来送咖啡!"
安娜递过平板:"第三季度订单己经超预期200%,马来西亚和泰国经销商要求紧急会面。"
林悦轻抿嘴角。这逆转来得比预期更快——自从春节庆典上那场"磁吸舞狮"表演后,冷氏产品在东南亚一夜爆红。
那天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两头彩狮在磁吸装置辅助下,真的"腾云驾雾"跃上五米高台。当狮口吐出"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横幅时,全场沸腾的画面通过社交媒体传遍东南亚。#冷氏舞狮#话题霸榜三天,竞争对手的抹黑言论彻底沦为笑柄。
"林总,建设部的邀请函。"小李匆匆跑来,"颁奖典礼今晚七点!"
香格里拉酒店的宴会厅灯火辉煌。当建设部部长将"文化创新奖"水晶杯递给林悦时,颁奖词格外动人:"感谢冷氏让我们的传统焕发新生..."
台下GTC亚太总裁霍华德脸色铁青地起身离席,这个画面被敏锐的记者捕捉,成为次日财经版头条:《败走的GTC与崛起的冷氏》。
庆功宴上,黄世明带来了珍藏30年的女儿红。老人喝得满面红光,用力拍着林悦肩膀:"丫头,你比冷明远那小子强多了!知道为什么吗?"他打了个酒嗝,"因为你懂这里的心!"
冷渊母亲悄然走近,将一枚古法打造的翡翠平安扣别在林悦衣领:"陈家祖传的,保平安。"新扣子与原有的胸针并排,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宴会接近尾声时,林悦在角落整理资料。东南亚各国古建筑的图片铺了满桌——马来西亚的钟楼、泰国的佛寺、越南的会馆...她突然发现,这些建筑隐蔽处都有相似的符号,与天穹地下的结构如出一辙!
手机震动,冷渊发来消息:"理查德突然飞往南极。小心。"
翡翠胸针突然发烫,热度透过平安扣传来。林悦望向窗外,新加坡的夜空繁星点点,而南极此刻正是极昼。无论理查德在谋划什么,这场跨越半个地球的博弈,己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