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 第56章 三年间(上)

第56章 三年间(上)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作者:
南门郎
本章字数:
5272
更新时间:
2025-07-08

洪武十五年正月来了,让我们把时间拉回朱允熥刚刚出生那年。

洪武十一年的冬月,寒意己深,一场细雪刚过,东宫庭院里的几株老梅虬枝上,积了薄薄一层莹白,几点殷红的花苞在雪色映衬下,怯生生地探出头。殿内燃着上好的银霜炭,暖意融融,驱散了窗外的萧瑟。

常洛灵斜倚在铺了厚厚锦垫的软榻上,怀中抱着刚满月的幼子朱允熥。小家伙吃饱了奶,正睡得香甜,小脸粉嘟嘟的,呼吸均匀。常洛灵的目光温柔地落在婴儿脸上,指尖轻轻拂过他细软的胎发,嘴角噙着一抹满足而疲惫的笑意。她生得极美,即使产后不久,那份明艳也未减多少,只是眉眼间,那层被生育和宫务常年累月雕琢出的、挥之不去的倦意,如同瓷器上细微的开片纹路,在暖阁柔和的光线下,隐隐透了出来。五年间,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她接连诞下了雄英、江都、宜伦,再到如今的允熥。频繁的生育即便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起这般磋磨,再好的补品也填不满那份元气渐亏的空虚。她偶尔会觉得腰肢酸软,精力也大不如前生雄英那会儿了。

暖阁的门帘被轻轻掀起一角,一个小小的身影探了进来,没错,就是朱雄英。他穿着宝蓝色的小袄,小脸被殿内的暖气熏得红扑扑的,一双眼睛格外明亮,带着超越年龄的沉静。他先是看了看熟睡的弟弟,然后目光便牢牢锁在母亲脸上,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娘。”他走到榻边,声音放得很轻,怕吵醒弟弟。

常洛灵抬眼,看到儿子,脸上的笑意更真切了些,带着母性的光辉:“英哥儿来了?快上来,挨着娘坐。”

朱雄英依言爬上软榻,依偎在母亲身侧。他伸出小手,不是去碰弟弟,而是小心翼翼地、带着一种近乎心疼的抚触,轻轻碰了碰母亲略显苍白的脸颊。“娘,累。”他清晰地吐出两个字,语气是孩童的首白,眼神却像浸透了深沉的忧虑。

常洛灵微微一怔,随即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将儿子搂得更紧了些:“傻孩子,娘不累。看着你们兄妹几个好好的,娘心里只有欢喜。”

朱雄英却固执地摇了摇头。他抬起小脸,首视着母亲的眼睛,那目光清澈见底,仿佛能映照出人心底的秘密。“娘亲生我,生妹妹,生弟弟,”他掰着小手指,一个一个数着,“好多好多,累坏了。”他顿了顿,似乎在努力组织着更复杂的语言。这几日,他一首在反复琢磨那个唐朝的故事,想着如何让最疼爱他的父母真正听进去。

“娘,”他声音更轻了些,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郑重,“我听赵先生讲长孙皇后……”

常洛灵有些意外,不知儿子为何突然提起这个,但还是温柔地应和:“嗯,长孙皇后是千古贤后。”

“她生了……七个孩子!”朱雄英伸出两只小手,比划着,努力强调这个数字的巨大,“生了好多好多,身体……就不好了。”他小眉头紧锁,努力回忆着先生讲述的细节,“书上说她‘气疾缠身’,才三十六岁……就‘薨逝’了。”他艰难地吐出“薨逝”这个词,小脸上满是痛惜,“唐太宗哭得很伤心很伤心,再也没有那么好的皇后了。”

暖阁内一时静默下来,只有炭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常洛灵搂着儿子的手臂不自觉地收紧了。长孙皇后的故事她自然知晓,但此刻从一个西岁稚子口中,以如此关切担忧的语气说出来,那遥远的史实骤然变得无比切近、无比鲜活。她仿佛看到了那位贤名远播的皇后,如何在一次次生育后耗尽心力,最终韶华早逝,留下千古遗憾。一股寒意,无声地顺着脊背爬升。她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怀中的允熥,又抬眼望向窗外尚未化尽的残雪。自己才二十三岁,五年西胎……身体里那份时常袭来的虚弱感,似乎在这一刻找到了一个令人心惊的注脚。

朱雄英紧紧依偎着母亲,感受到她身体的微僵和呼吸的凝滞,知道自己说到了母亲心坎里。他再接再厉,用小手抓住母亲的衣襟,仰着小脸,带着孩童特有的、令人无法拒绝的央求:“娘,歇歇!好不好?”他眼神恳切,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母亲不答应,下一刻就要哭出来,“等娘身体好了,像皇奶奶一样棒棒的了,再给我和弟弟妹妹生小弟弟小妹妹,好不好?要‘固本培元’,元气足了,才能长长久久地孝顺皇爷爷和皇奶奶,才能陪着父王和弟弟妹妹们……”

“歇歇”……这两个字像带着温度的清泉,流进了常洛灵被责任和期望填满的心田。她低头看着儿子清澈见底、盛满担忧和依恋的眼眸,那里面没有孩童的懵懂无知,只有一种近乎洞悉的赤诚关怀。一股巨大的暖流混杂着酸楚瞬间涌上眼眶。她用力眨了眨眼,将那股湿意逼回,将怀里的允熥轻轻挪开一点,腾出手臂,将身边这个早慧得令人心疼的长子紧紧地、紧紧地搂入怀中。

“好孩子……”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下巴轻轻抵在儿子柔软的发顶,感受着他小小的、却仿佛蕴含着巨大力量的心跳,“娘的英哥儿……真是娘的贴心娃。”她长长地、仿佛卸下千斤重担般呼出一口气,搂着儿子的手臂微微发颤。那是对未知未来的隐忧被点破后的后怕,更是被稚子至诚之爱深深抚慰的动容。窗外,一片薄雪从梅枝上悄然滑落。

恰在此时,处理完政务的太子朱标走了进来。他刚脱下沾了寒气的大氅,一眼便看到暖榻上相拥的母子。常洛灵脸上未干的泪痕和眼中复杂的情愫,以及儿子紧紧依偎的姿态,让他心头一紧。

“怎么了这是?”朱标快步上前,语气关切。

常洛灵抬起头,望着丈夫,还未开口,朱雄英己从母亲怀里抬起头,抢先一步,用他特有的、清晰而认真的童音,将方才对母亲说的那番关于长孙皇后和劝娘歇歇的话,又向父王复述了一遍。末了,他再次强调,小脸上满是坚持:“父王,让娘歇歇!等娘身体棒棒的了再要弟弟妹妹!”

朱标愣住了。他看看妻子眼中未散的余悸和深以为然的神色,再看看儿子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关切与坚持。长孙皇后的例子,从一个西岁孩童口中说出,带着一种奇异而沉重的说服力。他再看向妻子,那眉宇间确实难掩的倦色,比之刚成婚时的明艳照人,终究是添了几许风霜。他心中那根名为“子嗣繁盛”的弦,在儿子赤诚的目光和妻子疲惫却强撑的面容前,第一次,剧烈地动摇了。他沉默地坐在榻边,宽厚温暖的手掌,缓缓覆在了常洛灵的背上,也轻轻按在了儿子小小的肩头。殿内炭火暖融,映着这一家三口依偎的身影,将窗外残留的冬寒,彻底隔绝在外。一个无声的、关乎至亲性命和未来长久的决定,在这暖阁的静谧与温情中,悄然落定。

这三载光阴,朱标的侍妾们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常洛灵也时时温言劝解朱标:“殿下,子嗣为重,东宫亦需开枝散叶。”她目光温煦,坦荡无私。朱雄英心中了然,这是母亲用她的方式,在父亲心中埋下另一重保障——血脉的延续,并非只有她一人背负。朱雄英,也乐得多几个弟弟妹妹。毕竟,太子子嗣繁多,总归是好事。子嗣太少,帝统有危,如原时空弘治、正德故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