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 第29章 线索初现(十)

第29章 线索初现(十)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作者:
南门郎
本章字数:
3148
更新时间:
2025-06-24

织造局偏厅内,审讯的余威仍在空气中弥漫。三名在职工匠被带下去严加看管,毛骧独自立于窗前,东方天际的鱼肚白正一点点蚕食着深沉的夜幕。他指腹着腰间鎏金错银的指挥使令牌,冰冷的触感让他纷乱的思绪逐渐沉凝。

情报千户方才的汇报在脑中清晰回响:秦氏失明、牛明己死、蒋三和汪大己控制、薛氏在松江正被追查。而工匠们的供词,虽零碎,却如散落的珍珠,亟待一根坚韧的丝线将其串联。

“松江…薛氏…商人…”毛骧低声自语,眼中锐光一闪。王工匠看到的那个疑似松江口音、带着精致盒子拜访薛氏的商人形象,瞬间占据了他的思绪。这不是巧合!这极可能就是冰蚕银丝技艺外流的关键节点!

他霍然转身,声音斩钉截铁:“来人!”

“属下在!”一首候在门外的情报千户立刻闪身而入。

“三件事!”毛骧语速快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第一,动用我们在苏州所有商行、牙行、漕帮、乃至三教九流中的眼线,重点排查洪武七年至九年——尤其是薛氏放免(洪武九年)前后——活跃于苏州的丝绸商人!特征:口音带松江腔调,或频繁往来苏松两地,行踪不定,经营中高档丝绸,尤以‘精品’‘奇货’著称者!第二,查访市面上是否有非贡品渠道流出的、疑似冰蚕银丝或类似极品丝线的踪迹,无论多么细微!第三,追查那个曾拜访秦氏的‘远房侄子’,吴江口音,手指细长,约洪武五六年出现,可能与织造有关!此人与松江商人有无关联,一并查探!”

“遵命!”情报千户抱拳领命,迅速转身部署。

毛骧的目光重新投向窗外渐亮的天光。时间紧迫,对手显然狡猾。他不能坐等松江薛氏的消息,必须在苏州打开突破口!

他大步走向关押蒋扶孙子蒋三和汪氏儿子汪大的临时监房。这两人虽非核心技艺掌握者,但作为匠籍后人,或许能提供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首先提审蒋三。这个在阊门码头做力夫的青年,黝黑精壮,面对毛骧时带着底层人特有的惶恐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

“蒋三,”毛骧开门见山,“你祖父蒋扶,当年在织造局以捶打经纬的绝活著称。他归乡后,可曾有人特意寻访过他?或者,他是否提过,除了织造局的差事,还曾私下指点过他人这门手艺?”

蒋三摇头,声音粗哑:“回大人,祖父回乡后身体就不大好,很少出门。没听说有人特意来找他学手艺。他倒是常念叨,说这捶打经纬的活儿,看着简单,实则是童子功,心要静,力要匀,还得是没破身的童男童女,手上那股‘纯劲儿’才够。旁人就算知道法子,没那份心性和底子,也捶不出冰蚕丝该有的韧性和光泽。”他顿了顿,补充道,“祖父还说,这活儿最耗心神,他眼睛就是年轻时候盯着经纬线太久,熬坏的。”

“纯劲儿…心性…”毛骧咀嚼着这两个词。这似乎印证了老匠人所说,并非知晓流程就能立刻仿制,对“工”的要求极高。这增加了私下仿制的难度,但也意味着,能成功仿制的地方,必然有严格的学徒筛选和训练体系!

接着提审汪大。作为汪氏的儿子,现任织染局染匠,他对冰蚕银丝织造本身了解有限,但对母亲汪氏的情况更熟悉。

“汪大,”毛骧盯着他,“你母亲汪氏,放免归家后,可曾与什么特别的人来往?尤其是…松江口音的人?或者,她归家后的生活用度,可有异常宽裕之处?”

汪大显得老实巴交,仔细回想:“松江口音?好像…没有。母亲性子静,回乡后就在家带孙子,偶尔帮邻里织补些普通衣物,换点油盐钱。”他脸上露出一丝黯然,“母亲常说,在织造局攒下的那点体己,都给我娶媳妇用了。她走的时候…连口像样的棺材都…”

毛骧敏锐地捕捉到他话语中的信息:汪氏归家后生活清贫,并无外财。是汪氏未遇到诱惑?还是她拒绝了?或者…她掌握的技艺环节并非对方急需?

线索似乎在这里又陷入僵局。毛骧眉头紧锁,回到库房,再次拿出那半截断裂的金丝,对着渐亮的天光仔细端详。金丝质地特殊,比寻常金线更韧,光泽也更内敛温润,断口处能看到几股极细的金箔缠绕着某种芯线……这绝非民间普通作坊能轻易仿制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