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仙医
永生仙医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永生仙医 > 第13章 梧桐树下的药香与心防的裂隙

第13章 梧桐树下的药香与心防的裂隙

加入书架
书名:
永生仙医
作者:
望着天空的小赵
本章字数:
5840
更新时间:
2025-06-23

放学铃声的余韵还在校园里回荡,赵小赵己经背着书包,快步走向校门口。他没有加入拥挤的人流,而是拐进了校门旁一条相对僻静的、通往旧教师宿舍区的小路。路两旁是高大的法国梧桐,枝繁叶茂,在地上投下大片浓郁的荫凉。空气里弥漫着树叶和泥土的气息,比喧嚣的主干道清净许多。

他走到一棵格外粗壮、树皮斑驳的老梧桐树下停住。树根旁,放着一个鼓鼓囊囊、印着“百草堂”字样的黄草纸药包——这是他上午课间抽空去“百草堂”老掌柜那里取的药材。母亲林素芬的药不能断,他需要定期补充。

赵小赵拎起药包,沉甸甸的,散发着浓郁而纯正的草药清香。他刚准备离开,眼角的余光却瞥见树下不远处的石凳上,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彭夕。

她独自一人,抱着一个速写本,铅笔在纸上快速滑动着,似乎正在捕捉着什么。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梧桐叶,在她身上洒下细碎跳跃的光斑,如同披着一件流动的金色纱衣。她微微低着头,几缕发丝垂落颊边,神情专注而宁静,仿佛与周围的树荫融为一体。

赵小赵的脚步顿住了。他站在树荫的边缘,没有立刻上前打扰。识海中沉寂的炼天鼎再次被唤醒,鼎壁上那道淡青色纹路如同被注入了活力,开始稳定而持续地闪烁着微光,贪婪地吸收着空气中因彭夕专注状态而自然逸散出的、比平时更加精纯的生命灵韵。

这种距离下的稳定吸收,效果远胜于课堂或走廊上的擦肩而过。赵小赵甚至能感觉到残魂深处传来一丝丝温润的滋养感,如同干渴的根系终于触及了清泉。

他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如同梧桐树下另一道安静的影子。目光落在彭夕的速写本上。她画的似乎就是眼前这片浓密的树荫,以及树荫下斑驳的光影。她的笔触流畅而肯定,对明暗关系的把握极其敏锐,几笔下去,树荫的深邃与光斑的跳跃便跃然纸上,充满了生动的韵律感。

不知过了多久,彭夕似乎画完了一个段落,停下笔,轻轻舒了口气。她抬起头,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脖颈,目光自然而然地扫过前方,然后……定格在站在树荫边缘的赵小赵身上。

西目相对。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两人之间投下晃动的光斑。赵小赵手里拎着的药包散发着独特的草木清香,融入了梧桐树本身的气息中。

彭夕清澈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意外,随即恢复平静。她的目光落在赵小赵手中的药包上,又抬起看向他。

“又去抓药了?”她的声音很轻,如同树叶的沙沙声,带着一种自然的询问,没有了之前在校医室或书画社时的距离感。或许是这宁静的树荫,或许是赵小赵身上那份沉静的气质,让她不自觉地放松了心防。

“嗯。”赵小赵点点头,拎起药包示意了一下,“给家里老人用的。”他没有刻意说是母亲,用一个更宽泛的称呼模糊了信息。

“有效果吗?”彭夕合上速写本,似乎没有立刻离开的意思。她想起了校医室里那个腹痛的男生,也想起了邻里间关于赵家小子弄到“神方”治好母亲顽疾的传闻。

“有一些。”赵小赵回答得依旧简洁,但语气平和。他向前走了几步,更靠近树荫,也离彭夕更近了一些。炼天鼎的汲取效率明显提升。“还需要时间。”

一阵微风吹过,带来更浓郁的草药清香和树叶的清新气息。彭夕微微吸了吸鼻子,目光落在药包上:“这些药……味道很特别。”她并非客套,而是真的觉得这药香与她平时接触的医院或药店里的味道不同,更原始,更醇厚,带着一种山野自然的生命力。

“药材的年份和炮制手法不同,味道也会有差异。”赵小赵解释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如同在谈论一件熟悉的旧物。“‘百草堂’的老掌柜,是个懂行的。”他提到了那个老药铺。

“百草堂?”彭夕似乎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在旧城区,“是回春巷那家很老的铺子吗?”

“嗯。”赵小赵点头。

短暂的沉默。树荫下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

彭夕看着赵小赵沉静的侧脸,阳光在他挺首的鼻梁上投下小片阴影。校医室的白大褂,书画社里那些让她心悸的线条,眼前这散发着草木清香的药包……这个男生身上的谜团似乎越来越多。但奇怪的是,这种“未知”并未让她感到不安,反而……带着一种吸引人去探究的魔力。

“你好像……懂很多。”她轻声说,带着纯粹的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赵小赵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越过彭夕,落在远处旧教师宿舍楼斑驳的墙面上。恍惚间,眼前的景象与万年前青云宗“丹房”外的场景重叠。

那时的他,刚刚脱离杂役身份,成为丹房一名最低等的“扇火童子”。所谓扇火,就是守在最外围、火力最弱的丹炉旁,用巨大的芭蕉扇,按照丹师的指令,机械地扇动炉火,控制着微不足道的火力变化。枯燥、乏味、炙热难当,是丹道最底层的工作。

他的“懂”,最初就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那些趾高气扬的正式炼丹学徒如何投放药材(虽然只能远远看着),观察丹炉在不同火力下颜色的细微变化,观察空气中逸散出的、混合着焦糊和药香的复杂气味……他甚至会偷偷收集丹炉倾倒的废渣,在夜深人静时,用鼻子去嗅闻,用舌头去舔舐(尽管常常被灼伤或中毒),试图分辨里面残留的药材成分和失败的原因。

没有老师教导,没有典籍可查。他的“懂”,源于无数次枯燥扇火中的观察,源于无数次偷尝废渣后的痛苦和领悟,源于那份对丹道近乎本能的痴迷和不屈的韧劲。如同盲人摸象,一点一滴,在黑暗中艰难地拼凑着丹道的轮廓。

“懂?”赵小赵收回飘远的思绪,目光落回彭夕身上,嘴角勾起一个极淡、却真实的笑意,带着一丝追忆的微光,“也许……只是看得多了,记得牢了。”他避重就轻,没有提及那些在痛苦和黑暗中摸索的过往。

这个笑容很淡,转瞬即逝,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彭夕心中荡开了一圈涟漪。这是她第一次在赵小赵脸上看到如此清晰的笑意,虽然短暂,却冲淡了他身上惯有的那份疏离感,显露出一种属于少年人的、带着点追忆往事的温和。

风吹动彭夕额前的发丝,她看着赵小赵,清澈的眸子里映着树荫的绿意和点点阳光。她忽然觉得,眼前这个沉静得如同古井的男生,内心深处或许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如同他手中那包散发着古老气息的草药。

“有时候,‘看’到的,比书本上的更有力量。”她轻声说道,像是在回应赵小赵之前在校医室的话,又像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悟。作为画者,她太明白观察的重要性。

赵小赵微微一怔,随即点了点头:“的确如此。”他没想到彭夕能如此精准地理解他话语背后的含义。这份默契般的理解,让识海中炼天鼎的微光似乎都愉悦地跳跃了一下。

“那……我先走了。”彭夕站起身,将速写本抱在怀里。阳光勾勒着她纤细的身影。

“嗯。”赵小赵应了一声。

彭夕走出几步,又停下,回过头,目光落在赵小赵手中的药包上,犹豫了一下,轻声说:“希望……药有效,老人早点好起来。”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真诚的祝愿,如同羽毛拂过心尖。

赵小赵拎着药包的手指微微收紧,看着她在斑驳树影中渐渐远去的背影,沉默了片刻,才低声自语:“谢谢。”

树荫下,浓郁的草药香在空气中缓缓流淌。赵小赵站在原地,感受着识海中炼天鼎因刚才近距离接触而获得的、远超平时的滋养,以及心底那份因彭夕一句简单祝愿而泛起的、极其陌生的微暖涟漪。

心防的裂隙,往往始于最不经意的理解和关怀。在这棵老梧桐树下,在弥漫的药香里,两颗年轻的心,似乎又无声地靠近了一小步。阳光透过叶隙,洒在赵小赵沉静的脸上,也照亮了他手中那包承载着希望与传承的草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