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哈儿大将军
明末哈儿大将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哈儿大将军 > 第27章 番薯

第27章 番薯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哈儿大将军
作者:
路过的余光
本章字数:
7618
更新时间:
2025-06-17

周府,周柏松正在院子里喝茶,和张桂兰说着什么话。

周致远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身上还留着窑洞里面的灰。

“老汉儿,你回来啦,咋个样?铁料收到没有?”

周柏松上下打量了一下周致远。“远儿,你去搞啥子去了,一身弄得稀巴脏!”

“我去吴老汉的瓷窑,耍了两天,烧了点东西。”

“有啥子可以烧的嘛?不就是一些锅碗瓢盆。”周柏松一脸不屑的说道。

“老汉儿,你啥都不懂,不和你说。”周致远转头看向张桂兰,“妈,儿给你带了个东西回来,你看一哈要不要得?”说完,把一串沾着一些颜色的玻璃珠串递给了张桂兰。

张桂兰疑惑的接过手串,放在手上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又把它举起来,放在秋天的阳光下。

阳光透过玻璃珠串,瞬间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美得让张桂兰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喜。“远儿,这是啥子哟,好漂亮!”她爱不释手地抚摸着珠子,眼里满是喜爱。

周柏松也被这美丽的光芒吸引,凑过来仔细瞧了瞧,“这是琉璃做的?远儿,你从哪儿弄来的?”

周致远得意地笑了笑,“我在瓷窑里自己烧出来的。我就想着,妈平时也没个啥子首饰,就做了这个给她。”

张桂兰感动得眼眶泛红,“我儿有心了,妈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东西。”她小心翼翼地把玻璃珠串戴在手腕上,站起身走到一旁的水缸前,看着水中倒映出的自己,笑得合不拢嘴。

“妈,咋个样?可以不?”

“可以,可以!太可以了!”

“妈,那你觉得我把这个卖给林婶,李婶她们,收他们五十两,你觉得合适不?”

“这不是给我做的,这是要拿去卖的?”

“不是,这串手串,是给你的。我还做了一批,所以问一哈你的意见,五十两会不会贵?”

“哈哈哈哈哈,”坐在一旁的周柏松大笑了起来。“不愧是我周柏松的娃儿,有生意头脑!岂止五十两,五百两都有人要!”

“老汉儿,你说真的?”

周柏松愣了一下,带着一些失望的神情说道:“要是以前,五百两轻轻松松的,现在,唉,世道这么乱,不好卖哦!”

“我也知道,所以,我打算卖便宜一点!”

“不要听你老汉儿的,你还有好多,妈给你拿去卖,肯定比五十两多。”张桂兰拍着胸脯的说道。

“要得哇,那就多谢妈了!”

说完,周致远回到了大门口的马车上,和福伯两人搬了一个大箱子出来。放在了院子里的石桌上。

张桂兰打开箱子,呆住了,“恁个多!!”

“对啊,妈,就麻烦你了!”

“我先回睡一会儿了,你们两娘母慢慢研究!”说完,周柏松缓缓的起身,“哦,对了,远儿,铁料我让人拉到铁匠铺了。”

“好,谢谢老汉儿!”

周柏松摆了摆手,朝里屋走去。

“对了,远儿,王婶说,要给你介绍一个对象?对方是李太爷的孙女,长得还是多称头的,知书达理,你看要不要得?”

闻言,周致远愣住了,“啊~!这个~”

“什么这个那个的?本来我准备答应的,但是你老汉儿喊我问一哈你自己的意思。”

“妈,我连那个什么李太爷的孙女,面都没有见过,也不知道她什么性格?万一她要打人怎么办?”

“人家是书香门第,啥子要打人,乱说啥子!”

“那可不一定。”

“行了,你不要和老娘在这里扯,一句话,同意还是不同意!”张桂兰睁大眼睛,瞪着周致远。

周致远摇摇头,“妈,现在什么世道,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再加上你儿子是当兵的,万一.....”

张桂兰一下就不高兴了,“远儿,你少给我打胡乱说,不同意就不同意,不要用那个来吓我!”说完,气冲冲的就走了。

周致远只得耸耸肩,回到自己的屋子里,换了一身干净衣裳。然后出门骑上马,去了兵营。几天没去过问周家军了,他也想知道周勇把他们练的怎么样呢?

马蹄在街道上的青石板路上,发出踢踏的声音。

周致远看着街上,形形色色的百姓,各自忙碌各自的事情。心里涌出一种自豪感,特别是很多人看到他,都会热情跟他打着招呼。

来到北城门外面,原来的空地上,己经建起了一圈围墙,里面也归置了一些简单的训练设施。

周致远来到门口。门口的哨兵,连忙向着周致远敬礼。“少爷,好!”

“说了多少次,叫我队长。”

“好的,少爷,记住了。”

走进大门,便看到一个大操场上,各个兵种正在认真的训练着。大盾队正和火铳队,进行联合训练。时不时还能传来周勇的喝骂声。

“王大麻子,你的火铳,给老子端好点儿!”

“勇哥,都搞了一晌午了,能不能休息一哈?我手都端麻了。”

没等周勇回话,只听到队列后方的士兵看到周致远后,连忙大声的喊道:“少爷好!”

周勇连忙跑到周致远的身边。

“周勇,你小子可以啊,少爷几天不在,你居然整的有模有样的!”

“都是少爷带的好!”

“时间也差不多吃晌午了,让他们休息一会儿!”

“是,少爷!”说完,周勇来到队伍的前面。大喊:“立正,稍息,解散!”

周致远看着前段时间还左右不分的家丁和新兵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以,可以,比以前好太多了!”

“少爷,今天在军营吃饭哇?”王大春上前询问道。

“那是肯定的噻,咋个你不欢迎吗?”

“少爷,你这话说得,我们求之不得!”

“那行,那就让厨房搞快点,少爷我还有有一些饿了。”

“好的。”

人群乌拉拉的散去,只剩周勇在周致远的身边。

“少爷,有个事,我想给你说一哈。”

“啥子事?”

“是恁个的,前段时间我们不是一些弟兄受伤,还有一些断了腿,伤了胳膊的.....”

“啥意思?是抚恤费没有发下去吗?”周致远听到一半,随即瞪着周勇。

“少爷,不是,都是发了的。一分不少!”

“那是?”听到周勇的回答,周致远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下。

“有些因伤退下来的士兵,想来军营帮忙打打杂,挣点银子。”

周致远闻言,也陷入了沉思,他必须给这一批弟兄找到一条活路。想到这里,他抬起头看了看,在校场周围三三两两打闹的士兵们。以后的战斗还会有很多,他必须得把那些因伤退下来的兄弟给安置好,而不是让他们自生自灭!

“周勇,军营如果需要打杂的,可以让一些士兵回来帮忙,饷银也可以多给一点。还有,我交给你一个任务。把所有因伤退下来的弟兄们都统计出来,我会想办法安置。”周致远郑重的说道。

“是,少爷!”

两人又简单了商量了一下,这时传来赵铛的声音,“少爷,勇哥,吃饭了!”

“走吧,先吃饭!”

军营的中午,饭堂的老蔡,给兵丁们准备的米饭和馒头,还有一些小菜,对于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这己经算的上极好的了。

赵士武带着巡防营,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把三县收入囊中。并让赵奇和赵铁柱分别带人驻扎。

雒城的童试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不止有三县的书生,甚至一些流民听说雒城在考试,再加上雒城在这两次的守城战中,打响了名声,流民们不在是没有目标的移动,而是纷纷朝着雒城赶,想要寻找一块属于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

一时间,雒城的各大城门,挤满了人。守城的兵丁,不敢大意,连忙关闭了城门,把这些流民拒之门外。

周致远和朱佩玥走上城头,看着外面乌压压的人群。朱佩玥开口说道:“哈儿,怎么办?把他们拒之门外,我有点于心不忍,再加上冬天快来了。”

“郡主大人,我们雒城的粮食有限,供养不了这么多人,说实话,我也想把他们全部留下,奈何......!”周致远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朱佩玥愧疚的重重的拍了一下城墙。“要是有那种高产的作物就好了。”

闻言。周致远瞪大了眼睛,嘴里不停的嘀咕着:“高产的作物!高产的作物!番薯和洋芋!”声音越说越大声。“番薯和洋芋,有了这两种,就不会有饿死的人了。”

“什么?哈儿。你说什么?”

“佩玥!”周致远拉起朱佩玥的手,像个孩子似的,激动的说道:“只要找到番薯和洋芋,这个世界就有救了。”

“番薯和洋芋,是什么?”朱佩玥任由周致远拉着自己的手,缓缓的问道。

“等一下,等一下,”周致远又毫无感觉的松开了朱佩玥的手。也没有注意到朱佩玥的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他用双手捂着自己的两个太阳穴,不停的回想着, 他总觉得自己在哪里见过红薯。

实在想不起来的时候,他重重的捶了两下头。

朱佩玥连忙拉住了他,“哈儿,别这样,别这样!”

周致远眼睛闪过一道亮光,甩开朱佩玥的手,径首冲下了城楼。

“喂,哈儿,你去哪里?”朱佩玥在周致远的身后大喊了一声,连忙跟上。

只见周致远在城里的街道上,跑着,穿过一条条小巷和胡同,他来到了城东的一座民居前。

这座民居己经荒废依旧,院墙己经塌陷了半边,院门也只剩下半扇,随着风,来回摇摆,发出咯吱的声音。

周致远走进院门,来到了院子里,院子里此刻己经是杂草丛生。他随即蹲下身子,不停的在杂草中,翻找着。

朱佩玥也跟着跑了进来,“哈儿,你在找什么?”

周致远没有回答,依旧专心致志的寻找着。周哈儿的记忆里,看到过这个东西,就在这里,那个傻子周致远好像还吃过!

“找到了。”周致远长出一口气。只见一株嫩苗夹杂在杂草之中,周致远连忙把周围的杂草除掉,露出番薯苗。

“这是啥?”

“番薯,能活命无数的东西。”周致远眼睛红红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前辈从遥远的南洋带回来的。”

“这不是一株草吗? 就算能吃,也只有这么一点啊!”

周致远站起身来,看着朱佩玥,“郡主大人,不要小看他,亩产可以达到十几二十石!”

“什么?哈儿,你没开玩笑!”

“没有。”说完,周致远跪在院子中间的过道上,向堂屋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把院子里种的这几个番薯,全部挖了出来,这是希望的种子!

脱下外套把十多斤番薯包裹好,带回了自己的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