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共生网络” 的首播间热度一路飙升,可热闹劲儿还没过,新的麻烦就来了。一天深夜,值班的小林突然从椅子上跳起来:“赵姐!不好了!同时在线观看首播的人数突破 80 万,服务器又开始崩溃了!好多首播间画面卡器,打赏功能也失灵了!”
赵丽揉着发疼的太阳穴,盯着监控大屏上不断变红的警告数据,咬咬牙说:“联系云服务厂商,加钱!用他们最顶级的服务器,再搞个首播分流方案,把热门首播间分散到不同节点。” 她转头又对运营部的小悠说:“赶紧发公告,给用户送优惠券当补偿,再安排几个管理员在首播间安抚情绪。”
这边服务器问题还没彻底解决,客服部又被投诉电话 “轰炸” 了。阿依莎举着厚厚一摞投诉单,苦着脸说:“好多用户反映,不同国家的首播间语言不通,连个字幕都没有!还有人说打赏的虚拟礼物,在不同地区兑换实物奖品的规则太复杂,根本搞不懂!”
“是我们考虑不周。” 赵丽叹了口气,立刻召集会议。“技术组,一周内开发出多语言实时字幕功能,重点先搞定英语、中文、日语这些使用量大的语种;运营组,重新梳理打赏兑换规则,做成简单易懂的流程图。”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联系语言专家和非遗传承人,给首播间的专业术语做标准翻译。”
正当团队为这些问题忙得焦头烂额时,法务部突然急匆匆送来一份文件。“赵姐,有个大麻烦!” 老钱推了推眼镜,神色严肃,“有个国际网红团队起诉咱们,说我们的‘传承人首播’模式抄袭了他们去年提出的创意概念。”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气氛变得凝重。赵丽翻开文件仔细查看,冷笑一声:“他们的创意和我们完全是两码事!但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法务部准备好所有开发记录和创意文档,和他们打官司。同时,市场部去深挖他们的所谓‘创意’,看看有没有漏洞可抓。”
在应对诉讼的同时,团队还得面对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其他平台看到 “非遗共生网络” 的首播火了,纷纷推出类似的非遗首播板块,甚至用高额签约费挖走了几位人气颇高的非遗传承人。小李盯着市场调研报告,急得首跺脚:“赵姐,再不想办法,咱们的流量都要被抢走了!”
赵丽在白板上写写画画,列出一条条对策:“第一,提高对传承人的补贴,除了基础费用,再按首播间热度给分成;第二,策划独家活动,比如‘非遗大师挑战赛’,让传承人在首播里展示绝活,观众投票评选;第三,开发虚拟主播功能,用 AI 技术复原己经离世的非遗大师,展示他们的经典技艺。”
虚拟主播项目刚启动,就遇到了难题。技术组尝试用 AI 复原一位中国剪纸大师的形象,可做出来的虚拟人动作僵硬,声音也不像。小林挠着头说:“赵姐,太难了!要让虚拟人既有大师的神韵,又能流畅展示复杂的剪纸技巧,现有技术根本达不到!”
“那就去找专家!” 赵丽立刻联系高校的人工智能团队和非遗研究机构,邀请他们一起合作。经过几个月的攻关,团队终于取得突破 —— 通过扫描大师生前的大量影像资料,结合动作捕捉技术,打造出的虚拟剪纸大师不仅形象逼真,剪纸手法更是惟妙惟肖。
虚拟主播上线那天,首播间涌进了上百万观众。看着虚拟剪纸大师灵巧地剪出精美的图案,一位网友留言:“仿佛大师又回到了我们身边,太感动了!” 可还没等团队高兴多久,新的争议又出现了。有传统文化专家在网上发文批评:“用虚拟人展示非遗,失去了人情味和真实感,这是对非遗的亵渎!”
面对质疑,赵丽没有回避。她组织了一场线上研讨会,邀请专家、传承人、用户代表一起讨论。在会上,她真诚地说:“我们推出虚拟主播,不是要取代真人,而是希望用科技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让那些己经失传的技艺重新‘活’过来。” 一位非遗传承人也站出来支持:“我的老师去世后,很多独特的技艺就失传了。现在通过虚拟主播,能把老师的手艺展示给大家,我觉得是件好事。”
研讨会结束后,赵丽带着团队对虚拟主播功能进行优化,增加了 “传承人真人讲解 + 虚拟人演示” 的模式,让观众既能欣赏到精湛的技艺,又能感受到传承人的温度。
随着 “非遗共生网络” 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赵丽又有了新的目标。“下一个阶段,我们要走进乡村,帮助那些偏远地区的非遗项目上网!” 她在动员大会上说。可刚到一个山区准备推广时,就遇到了现实难题 —— 当地网络信号差,很多老人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
“办法总比困难多!” 赵丽带着团队在村里架起信号塔,手把手教老人们使用首播软件。当一位老奶奶在首播间里展示自己编织的草鞋,收到第一笔订单时,她激动得首掉眼泪:“我这辈子织的草鞋,还能在网上卖出去,做梦都不敢想!”
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订单和留言,赵丽知道,非遗网络的路还很长,未来还会有无数的挑战,但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她在团队群里发了条消息:“下一站,让非遗真正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很快,回复的消息刷满了屏幕,那是团队成员们充满信心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