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重生在选秀之前
宜修重生在选秀之前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宜修重生在选秀之前 > 第二十六章 睡前谈话

第二十六章 睡前谈话

加入书架
书名:
宜修重生在选秀之前
作者:
喜欢叶猴属的苏氏
本章字数:
6806
更新时间:
2025-06-14

烛火在怡亲王府正院暖阁内静静摇曳,将胤禛带人精细绘制的水道图卷影子长长地投在屏风上,也映照着刚返家的胤祥脸上尚未完全褪去的凝重。

宜修放下手中的针黹,看着夫君眉宇间不同于往日的疲惫与思索。她没问什么,只是起身,动作轻缓地为他解开束得有些紧的朝冠带子,又卸下沉重的甲胄披肩。温热的湿巾递到他手上,带着她身上熟悉的、令人心安的馨香。

“累么?”她柔声问,目光落在他微微泛白、指节分明却己布满薄茧的手上,那里似乎还沾染着御书房里那份黄河图纸的墨香和乾清宫金砖的冰凉。

胤祥深深吸了口气,又缓缓吐出,仿佛要将今日殿廷之上无形的重量一点点卸下。他在临窗的楠木榻上坐下,接过宜修奉上的热茶,却没有立刻饮,眼神望着烛火,焦点却似乎穿透了墙壁,回到了那片充满帝王威仪与父子之间无声波澜的空间。

“宜修,”他开口,声音低沉而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错辨的沉重,“皇阿玛……今日在西哥和我留下时,说了句让我……也让你仔细思量的话。”

宜修的心微微一紧,面上却依旧沉静如水,只静静地坐到他身侧,准备倾听。她知道,胤祥此刻需要的不是追问,而是无声的陪伴和全然的专注。

胤祥转过头,深深地望着宜修,那双总是神采飞扬的眼睛里,此刻是洞悉后的深思与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锐利。他顿了顿,像是在确认每一个字的分量:

“皇阿玛对我说——‘祥儿,你得明白,朕要你,以后要做的,是胤禛的盾!不是他的剑!’”他把“盾”字咬得极重,如同在心头刻下一道印记,“这是皇阿玛的亲口谕示。”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盾’……”宜修轻声重复,字眼在舌尖转了一转,眼底瞬间掠过明悟的波澜,随即转化为更深层次的凝重。她无需胤祥解释其中的深意——作为皇家儿媳,她深谙权术韬略。剑,锋芒毕露,摧枯拉朽,易折也易伤;盾,则需坚实、厚重、坚韧,为执剑者抵御明枪暗箭,遮挡风霜雨雪。这既是重任,亦是定位。

“盾……”她再次低语,这次带上了一丝温柔的抚慰,目光落在他微微用力的手上,“所以,今面对那份黄河图时,所有的缄默与倾听,都是在……”

“是在做盾该做的事。”胤祥替她说完,语气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也有一份尘埃落定的坚定,“我不必像西哥那样,将所有的才能与锋芒尽显于御前。我的责任,在于护持他,在他身侧,挡住所有可能射向他的冷箭,分担他不能明说的压力,让他不必在筹谋天下之时还要顾虑背后。”他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拂过宜修为他整理好的朝服袖口,“皇阿玛是在告诉我,也告诉你,我的位置……在于无声之处,在于托举之力。”

宜修伸出手,覆在他因握紧缰绳和持图而微微凉意的手背上,那双总是能抚平他所有烦忧的手,此刻传递着无声的支持与力量:“夫君,‘盾’之责,重于千钧。不易为,却……值得为。西哥需要这样的你,这江山社稷,也需要一个稳如磐石的辅弼。”

她停顿片刻,声音轻得如同耳语,却字字清晰:“这双替你熬药的手,也同样能理解,如何去……做一面最好的‘盾’。”她望着他深邃的眼,“为你的兄长,也为这天家社稷的未来。”她没有点出那个呼之欲出的词——储君。但夫妻俩都心照不宣,这“盾”字之下,指向的正是那风云际会、暗流汹涌的国本之路。

胤祥反手紧紧握住了宜修的手,指尖的凉意似乎被她的暖意驱散了一些。烛光在他眼中跳跃,映照出前所未有的清醒与决绝。

“是啊,”他低声道,带着一种卸下些许伪装后的真实,“既然皇阿玛亲口定了这位置……我心中那块悬石,倒算真正落下了。”他的唇边终于扯开一丝释然的、却又略带苦涩的笑意,“锋芒毕露固然快意,可……做他胤禛的盾,守护这份他呕心沥血想要守护的东西……或许,这才是我的路。”他抬眼,再次看向屏风上那纵横交错的水道图影,像是在凝视未来变幻的局势。“以后……我们的路。”

暖阁里只剩下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响。胤祥与宜修的手在桌下紧紧交握,那是一种超越了情爱的、对命运选择共同承担的默契。窗外,紫禁城的夜风似乎正在积聚力量,预示着未来不息的涌动。而屋内的两人都知道,从此,胤祥不再是那把可能指向任何地方的利刃,他的宿命,将是为那座必然崛起的高峰,在风雨中,筑起一道最坚实的墙。他需要的,只是盾。

宜修静立于烛影轻摇的西窗之下,纤指无意识地着摊开在案几上的黄河水道图卷。那墨迹犹湿的线条,于昏黄灯光下蜿蜒伸展,恰似命运的幽微轨迹。当胤祥携着乾清宫“为盾非剑”的旨意归来,宜修己从丈夫眉间的凝重之色中,敏锐洞悉了紫禁城风云变幻的微妙风向。

此刻,她凝望着胤祥疲惫却依旧清亮的双眼,声音轻柔得仿佛怕惊碎了什么,缓缓说道:“西哥有治世之才,天下正需他这样的君主。然而,正因他对我们尚有旧情……”她略微停顿,指尖停留在黄河支流的岔口处,“我担忧他在皇位稳固之日,会凭借帝王之威,索要故人之妻。”

“驻防盛京,或许是你我唯一的生机。”宜修徐徐展开辽东舆图,指尖轻轻划过图上标注的军事据点。盛京作为清朝发祥之地,其驻防体系极为严密:

满洲、蒙古、汉军三旗分守各处要隘,设守备官统领协领、佐领等职。手握兵权,便拥有了话语权;

此地远离京师的权力旋涡,却凭借“屏卫疆圉”的职责,合法掌握兵权。还能以防御蒙古、朝鲜之名,名正言顺地练兵固权;

往昔康熙曾命胤祥祭泰山、谒盛京陵,北疆本就是皇子历练之所,此时请辞驻防,自是顺理成章之事。

“盛京将军辖区实行‘军民结合’之制,你我以亲王之尊统兵理民,即便皇权也不得不有所忌惮。”

胤祥凝视着黄河图上新绘就的引河与堤坝,往昔康熙抚图时赞许的神情如在眼前。他深深明白此次行动的重大意义:

京畿水利营田己初显成效,若能再解除黄河水患,那便是“田非吾田,尚何营”的不朽社稷之功;

借勘察河道的契机联络晋商——这些曾为军需周转出力的商人,未来或许会成为盛京粮秣商贸领域的隐秘助力。

胤祥突然推开黄河图卷,目光落在辽东舆图上以朱笔圈出的辽阳城,神色坚定道:“明日我便呈报治河的详细细则,顺势请求前往重整盛京防务。皇阿玛顾念我腿疾畏寒,北地苦寒正好可作理由。”他拿起宜修画满标记的军防图,轻轻叹息,“你所言极是,西哥会成为一代明君……正因如此,我们才要避开他的明君光环而存身。”

烛泪堆叠如赤珊瑚之时,黄河的奔腾涛声与辽东战马的嘶鸣声,在图纸上交织共鸣。他们以治水之功换取戍边之令,用帝王的权术反制帝王之心——这一局棋,终究在情义与江山的罅隙间,觅得了一条生机之路。

静谧的夜,银白的月色宛如薄纱,透过雕花窗棂,轻柔地洒落在青灰色的砖地上。宜修身姿婉约,指尖如灵动的蝶翼,轻轻抚过胤祥膝头那因旧疾而凸起的骨节。她声音低沉而平稳,宛如山间潺潺的溪流:“十三爷的腿疾,乃是寒邪入络己久所致。京城向来人多嘴杂、耳目众多,若用药过猛,只怕会落下话柄,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缓缓抬眸,眼底闪烁的烛光,恰似藏着星子的幽深潭水,静谧而璀璨。“待我们到了盛京,我有一张良方——以熟地、鹿角胶温补精血为君药,再佐以肉桂通脉,麻黄散寒,更用白芥子化去经络中缠绵不去的湿气。”

胤祥反手轻轻握住她微凉的腕子,低沉的笑声从喉间溢出,带着几分戏谑:“西哥总说我这条腿如同废棋,毫无用处,你却像对待稀世珍宝一般,悉心琢磨。”

“腿之于人,犹如半座江山。”宜修的指尖在他膝上缓缓画了个半圆,神情认真且专注,“足三阴经汇聚于内侧,足三阳经循行于外侧,一旦寒凝血瘀,各种病症便会纷至沓来。盛京地域辽阔、天高地远,我们可以慢慢施灸,循序渐进地调养。”说罢,她从袖中取出一枚精巧的锦囊,丝绳系着的玉坠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这方子我特意添了味红花,它活血而不伤正气,旁人难以察觉其中玄机。”

在那紫檀药匣的第二层暗格里,一张用桑皮纸裹着的药方,墨迹依旧鲜亮如新:

阳和化疾方:熟地30g、鹿角胶9g(烊化)、肉桂3g(后下)、麻黄2g、白芥子6g、红花5g、炙甘草3g

辅疗之法:以粗盐热敷膝眼穴,用姜片引导热气入络;每日晨起空蹬百转,如车轮般灵活运转。

“在京中,目前只能先用这盐袋应急。”宜修将炒热粗盐的布包轻柔地按在他的膝头,腾腾白雾裹挟着浓郁的姜香袅袅升起。“盐入肾经,姜通脾阳,权当是掩人耳目的法子。”她忽然倾身靠近,温热的气息轻轻拂过他的耳际,语调带着几分温柔的关切,“十三爷可知道?人衰老往往从腿部开始,悉心护腿便是守护生命。您这‘第二心脏’若能跳动得平稳有力,盛京那盘大棋方能落子无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