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常森却不听这一套,非常冷静的道:“那您现在都花了这么多了,您倒是赚回来点啊。”
朱标挠了挠头,也知道今天不拿出点真本事,是很难说服常森了,所以他拍了拍常森的肩膀道:“你小子啊,就是格局太小,过来,姐夫带你去看个东西。”
说罢,就带着常森向西山内部走去,如今的西山己经朱标打造成了铁板一块,俨然成了大明的军事管理区!
几乎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常森跟在朱标身后,心中满是好奇,不知道朱标要带他看什么。越往里走,守卫越是森严,这让他心中的疑惑更甚。
走了约莫一刻钟,朱标停下脚步,指着前方的一座隐秘建筑道:“看,就是那里。”
常森抬眼望去,只见那座建筑气势恢宏,隐隐透出一股不凡的气息。
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要一探究竟。
结果推开大门的一瞬间,他就被里面的景象震慑住了,只见一尊尊通体透明的观音像静静的矗立在大殿之内。
饶是常森见多识广,却也没见过这么多,这么大,品质这么好的琉璃像啊!
一时之间,常森连说话的声音都颤抖了起来。
“这…这是……”
朱标笑了笑道:“常森,你觉得这些琉璃像能卖多少钱?”
常森咽了口唾沫道:“姐夫,真卖啊?这些可都是无价之宝啊!”
但是朱标却随意的道:“你就说能卖多少钱吧。”
常森想了想,却挠了挠头道:“这个…我也没见过这样的琉璃像,所以具体能卖多少,我也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玩意绝对很值钱,至少50万两!”
“50万两?”朱标听到这个价格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高?”
常森确定的点了点头,小声道:“姐夫,您和我实话,这东西您是怎么来的?”
朱标也没有隐瞒,满不在意的道:“这是我在生产水泥的时候,捅咕出来的小玩意,我也没想到这么值钱啊,那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些东西卖出去?”
这下常森更加傻眼了,不可置信的再次确认道:“姐夫,你说这是你自己生产的?”
朱标认真的点了点头,还摊手道:“你要是不信的话,我带你过去看看。”
其实这些东西还真的朱标自己生产出来的,说白了就是后世非常常见的玻璃。
中国自西周就有铅钡玻璃制造技术(琉璃),主要用于装饰品,如珠子、壁等等。
这种玻璃熔点低,约800°C左右,但耐热性差、易碎、透明度不高。
而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在的大明拥有当时世界顶尖的瓷器烧制技术,景德镇窑温可达1300°C以上。这是炼制耐热钠钙玻璃,需1400-1600°C的重要基础。
经过朱标的调整,现在西山有好几个窑的温度都能达到1500度左右,这也是他能制造出水泥的基础。
而常森可不懂这些,作为一名纯正的商人,他瞬间就察觉到了这其中巨大的商机,所以拉着朱标的手道:“姐夫,你带我去看看,我要亲眼看看这东西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要是真的像你说的这样,咱们可要大赚一笔啊!”
朱标哈哈一笑,拍了拍常森的肩膀道:“放心,姐夫什么时候骗过你,走吧,孤这就带你去见识见识!”
两人说走就走,很快就来到了西山的工坊,这里此时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工人们都在专注的工作,丝毫没有注意到两人的到来。
朱标带着常森穿过繁忙的工坊,来到了一个巨大的窑炉前。窑炉内火光熊熊,温度极高,仿佛能融化一切。
朱标指着窑炉道:“看到没,这就是炼制玻璃的关键,温度一定要够高,才能炼制出优质的玻璃。”
常森看着窑炉内翻滚的火焰,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仿佛己经看到了那些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的场景。
朱标又带着常森参观了玻璃制造的全过程,从原料的准备到玻璃的成型,再到最后的加工和包装,每一步都充满了技术含量和商机。
在参观完了之后,常森有些激动的道:“姐夫,你有没有算过,您制造这么一尊琉璃像的成本是多少?”
朱标挠了挠头算到:“制造这玻璃的成本虽然比水泥多了些,工序也更加繁琐,但是满打满算也不到五十两啊...”
“五十两?”常森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这么精美的东西,成本竟然这么低?”
朱标点了点头,笑道:“是啊,这也是我为何说这东西有巨大商机的原因。你想想看,要是咱们把这玻璃制品卖到那些达官贵人手里,他们只怕会趋之若鹜呢!”
常森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似乎己经看到了自己腰缠万贯,富甲一方的那一天。
两人又商量了一番具体的销售计划,常森提议要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段开设一家玻璃制品专卖店,专门销售这些精美的玻璃制品。
朱标虽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低声问道:“你有没有什么渠道,把这玩意卖到外邦,比如云南那些土司或者草原上?”
常森闻言,眼中一亮,随即又有些犹豫道:“卖到外邦?这...这恐怕不太容易吧?那些土司和草原部落,虽然好糊弄,但是这一路上都是进出城池都会严查,要是让别人知道我们和外邦做生意。只怕会惹来大麻烦啊!”
朱标闻言,怒其不争的道:“你他娘的就是这么做生意的?孤是太子,你是开平王的儿子,我们两个晕搬东西,谁敢查?”
常森一听,顿时恍然大悟,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道:“对对对,我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姐夫您是太子,我是开平王的儿子,咱们两个联手,还有谁能拦得住?”
朱标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这就对了,咱们不仅要在国内打开市场,还要把生意做到国外去,让那些外邦人也见识见识咱们大明的玻璃制品,最重要的是,这东西迟早要普及,坑咱们自己人有什么意思?当然是坑那些外族人!”
两人越说越兴奋,仿佛己经看到了自己的生意遍布天下,财源滚滚而来的那一天。
但也就是这时,湖州的一封来信,彻底打破了这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