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朱标就早早地来到了朱元璋的寝宫,此时的朱元璋刚刚起身,在杜安道的伺候下,穿上了朝服。
见到朱标火急火燎的冲了进来,朱元璋忍不住摇了摇头道:“都多大的人了,一点都不稳重。”
朱标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父皇...儿臣...”
“有急事?”朱元璋一边整理着衣袍,一边问道。
朱标点了点头,但是朱元璋却挥了挥手道:“不急,先坐下,有什么事我们边说边聊。”
朱元璋的早饭其实很简单,只是一碗白粥,几样小菜。
朱标坐在朱元璋的对面,两人一起吃着早饭,心中却是有些忐忑。
朱元璋吃罢早饭,放下筷子,拿起手帕擦了擦嘴,这才看着朱标道:“说吧,什么事这么急?”
朱标咽了口唾沫,这才开口道:“父皇,儿臣想要将东宫亲卫带到西山密训。”
朱元璋闻言一愣,随即皱了皱眉道:“密训?你小子又要折腾什么?”
朱标连忙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父皇,您也知道,吉安侯等一众人如今都被儿臣编入了东宫亲卫,如今我大明的军队虽然战力强劲,但是儿臣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您给儿臣一到两年的时间,东宫亲卫的战力绝对能让您眼前一亮。”
其实历朝历代,太子能够掌兵的己经少之又少,更别说是在皇城周围的上万人呢,更重要的是,东宫亲卫确实是经过层层的选拔,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他们不仅武艺高强,更是对朱标忠心耿耿。
都这样了,朱标竟然还想密训,更离谱的是,朱元璋竟然没有首接拒绝,而是有些担忧的道:“西山是不是离京城太远了?你身边也需要有亲卫的保护啊。”
怎知朱标却嘿嘿一笑道:“父皇,儿臣这边您无需担忧,只要大明能够越来越好,咱就是住在西山也行啊。”
朱元璋闻言呵斥道:“胡闹,西山那边除了一些矿产之外,什么都没有,你住到那边去干什么?”
而朱标却有自己的想法,他继续道:“父皇,如今防伪司在西山,生产水泥的研发也是在西山,儿臣有个想法,将西山打造成我大明的研发基地,那里地广人稀,正是做研发的好地方!”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倒是没想到朱标对西山竟然有如此超前的想法。
他沉默了一会儿,这才缓缓开口道:“将西山打造成研发基地,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只是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人力物力,更需要时间。”
朱标见朱元璋没有首接反对,心中一喜,连忙道:“父皇,儿臣知道这需要时间,但是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朱元璋点了点头,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道:“好,你去吧。密训之事,咱准了。但是,你一定要记住,安全第一,切不可急功近利。”
朱标躬身行礼,道:“儿臣遵旨。”
在朱标离开后,朱元璋才露出一丝微笑:“这臭小子,越来越像咱了。”
其实洪武年间,京城附近的兵力并不多,守卫京城的主要力量主要是上十二卫,但是除了金吾卫和羽林卫还有锦衣卫之外,其余卫所的兵力都部署在城外。
当然东宫亲卫也是如此,所以东宫亲卫的调动也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在李景隆和诸位侯爷的指挥下,很快,东宫亲卫就被调到了西山。
朱标也赶了过来。
“诸位将军,现在大明的军制其实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但是改革军制不是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将东宫亲卫打造成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而这正是这些军侯的老本行,其中资历最老的陆仲亨和费聚拍着胸脯道:“殿下,您放心,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在,绝对没问题。”
其余人也都是纷纷点头,但是朱标却摇了摇头道:“这次孤想亲自制定训练计划。”
什么?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要知道,这些军侯们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而太子殿下虽然运筹帷幄,宅心仁厚,但是终究没有上过战场啊,他会练兵吗?
所有人此时都有些怀疑,就连李景隆都在一旁提醒到:“殿下,练兵之事不可儿戏,您从未带过兵,是不是...”
然而朱标却仿佛没有看到众人的脸色一般,继续道:“孤知道诸位将军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但是时代在变,战争的方式也在变,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
听到朱标这么说,众人才算明白过来,原来太子这是要打造一支亲军!
朱标神色坚定,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军,继续道:“孤打算引入一些新的训练方法,结合我大明军队的传统优势,力求在短时间内提升亲卫的战斗力。”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接着说道:“新军的训练方式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超强单兵素质,比如体能、格斗、冷兵器精通刀、枪、弓弩等、基础火器操作、骑术、基础侦察与反侦察、野外生存、基础急救。”
“第二就是小单位作战能力,要着重训练什(10人)、队(50人)级别的独立行动、协同作战、战术执行能力。”
“第三就是特殊技能训练,比如渗透、侦察(敌后情报收集)、突袭、斩首(针对敌方关键人物或据点)、反叛乱/平暴、重要目标保卫。”
“第西方面就是忠诚与纪律,时时刻刻都要让他们清楚绝对忠于孤的理念,务必做到令行禁止。”
“第五方面就是心理韧性方面的训练,培养亲卫在艰苦、高压、孤立环境下的作战意志。”
听了朱标的侃侃而谈,这些带兵待了一辈子的老将都懵了,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位看似文弱的太子,竟然对练兵之事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和规划。
提出的理念更是如此新颖,闻所未闻,所以他们都还处于震惊当中。
李景隆率先反应过来,他站起身来,对着朱标躬身行礼道:“殿下高瞻远瞩,微臣佩服,微臣愿意全力配合殿下,共同完成此次练兵任务。”
其余军侯见状,也纷纷站起身来,表示愿意听从朱标的安排。
朱标见状,心中大为满意,他点了点头,道:“好,既然诸位将军都愿意听从孤的调遣,那孤就在这里立下军令状,此次练兵,务必打造出一支战无不胜的亲军!”
众人闻言,皆是神色一凛,纷纷叩首道:“殿下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