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西章 暗潮涌动危机伏
边境一战虽胜,可周胤与沈星晚心里都清楚,这只是暂时击退了哈木尔,远不是彻底解决边境隐患的时候。回到京城后,两人马不停蹄地投身于后续事务之中。周胤忙着整军备战,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对边境将士的训练与物资补给;沈星晚则一心扎进工坊,不断改良机关器械,力求让它们在实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天,周胤正在校场督训,一名小兵匆匆跑来,递上一封密信。周胤打开一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密信是边境传来的,信中称哈木尔退回草原后,并未安分,而是西处联络其他部落,还在暗中筹备着一支更为庞大的军队,似有再次进犯之意。不仅如此,还有迹象表明,朝中似乎有势力与哈木尔暗中勾结,为他提供大胤国内的情报。
周胤看完信,将其递给身旁的副将,沉声道:“此事干系重大,你立刻派人去边境,密切关注哈木尔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马上向我汇报。”副将领命而去。周胤皱着眉头,心中暗自思忖:看来,朝堂之内的隐患比想象中还要棘手,必须尽快揪出那些与外敌勾结之人。
与此同时,沈星晚在工坊里也遇到了难题。新研发的一种机关弩,在测试时频繁出现故障,发射的弩箭准头偏差极大,这让她十分头疼。她正对着机关弩反复研究,拆解零件查看问题所在,这时,阿七匆匆走进工坊。
“沈姑娘,王爷让我来告诉你,边境又有新情况,哈木尔在筹备大军,而且朝中可能有内奸。”阿七一脸焦急地说道。
沈星晚闻言,手中的工具顿了一下,抬起头来,神色凝重:“竟有此事……看来,我们不能再拖延了。阿七,你先回去告诉王爷,我这边会尽快解决机关弩的问题,争取早日将改良后的机关器械送往边境。”
阿七走后,沈星晚陷入了沉思。她深知,要想在未来的战斗中占据优势,机关术必须更上一层楼。可如今,这机关弩的问题却像一座大山,横亘在她面前。她静下心来,仔细回忆着机关弩从设计到制作的每一个环节,突然,她想到了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弩箭的尾翼设计。
她立刻动手,重新调整尾翼的形状和角度,然后再次进行测试。这一次,弩箭发射出去后,稳稳地射中了目标。沈星晚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可算是解决了。”
解决了机关弩的问题,沈星晚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将新机关器械运往边境的事宜。然而,就在她准备与周胤商议运输方案时,却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警告她,不要妄图将机关术用于战争,否则将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还暗示她,如果继续与周胤合作,将会危及她身边人的性命。
沈星晚看完信,心中一惊。她意识到,自己和周胤的行动己经引起了某些势力的注意,这些势力甚至不惜用威胁的手段来阻止他们。她没有将此事告诉周胤,而是决定自己先暗中调查,看看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搞鬼。
沈星晚开始留意身边的一举一动,她发现,最近工坊里似乎多了一些陌生面孔,这些人总是在不经意间打听机关术的事情。她心中有了怀疑对象,于是,她故意在工坊里透露了一些关于新机关器械的假消息,然后暗中观察。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一个人偷偷离开了工坊。沈星晚立刻带着几个亲信,悄悄跟了上去。他们一路跟踪,来到了京城的一处偏僻宅院。沈星晚等人潜伏在宅院周围,观察着里面的动静。
只见那个从工坊离开的人走进宅院后,很快就有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两人低声交谈了几句,中年男子脸色一变,随后匆匆走进屋内。沈星晚觉得时机己到,带领亲信冲进了宅院。
中年男子听到动静,想要逃跑,却被沈星晚等人拦住。沈星晚冷冷地看着他:“你是谁?为什么要派人打听机关术的消息?”
中年男子见无法逃脱,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我……我只是对机关术感兴趣,并无恶意。”
沈星晚冷哼一声:“感兴趣?那你为何要在我工坊安插眼线?还送来匿名信威胁我?”
中年男子脸色苍白,知道自己的谎言被拆穿,只好坦白:“是……是朝中一位大人指使我做的,他不想看到大胤继续发展机关术,他觉得这会破坏各方势力的平衡。”
“是哪位大人?”沈星晚追问道。
中年男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出了一个名字——礼部尚书赵康。沈星晚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震。赵康在朝中位高权重,没想到他竟然是背后搞鬼的人之一。
沈星晚将中年男子交给了官府,然后立刻去找周胤。此时,周胤正在书房与几位大臣商议应对哈木尔的策略。沈星晚走进书房,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告诉了周胤。
周胤听后,怒不可遏:“这个赵康,竟敢做出这等叛国之事!来人,立刻将赵康给我抓起来!”
很快,赵康就被带到了周胤面前。面对周胤的质问,赵康一开始还百般抵赖,但在沈星晚拿出的证据面前,他最终还是承认了自己与哈木尔暗中勾结,企图阻止大胤发展机关术,以维护自己在朝中的利益。
周胤下令将赵康打入大牢,等待审判。处理完这件事,周胤和沈星晚都感到身心俱疲。然而,他们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朝堂之中还有更多的暗流涌动,等待着他们去一一化解。
在解决了赵康的问题后,周胤和沈星晚继续推进边境防御的相关事宜。新机关器械顺利运往边境,士兵们经过训练,也逐渐掌握了这些器械的使用方法。边境的防御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哈木尔虽然蠢蠢欲动,但一时之间也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危机却在悄然逼近。这一日,周胤正在宫中处理政务,突然接到消息,南方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洪涝灾害,洪水淹没了大片农田和村庄,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周胤得知此事后,立刻召集朝中大臣商议救灾事宜。
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大臣建议立刻拨出大量银两用于救灾,有的则提议从各地调派粮食运往灾区。周胤听着大臣们的建议,心中却在思索着更长远的问题。此次洪涝灾害如此严重,仅仅依靠常规的救灾手段,恐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时,沈星晚站了出来:“王爷,我认为此次救灾,不仅要解决当下百姓的温饱问题,还要考虑如何帮助灾区重建家园,防止类似灾害再次发生。我建议,我们可以利用机关术,打造一些水利设施,加固堤坝,疏通河道,从根本上改善灾区的水利条件。”
周胤听后,眼前一亮:“沈姑娘所言极是。只是,打造这些水利设施,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都不少,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还需细细谋划。”
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说道:“沈姑娘的想法虽好,但这谈何容易?灾区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务之急是先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再谈这些长远之事。”
沈星晚耐心解释道:“大人,我明白您的担忧。但如果我们只着眼于当下,不解决根本问题,下次再有洪水来袭,百姓依然会受苦。我们可以一边进行常规的救灾工作,一边抽调工匠,开始筹备水利设施的建设。我会亲自前往灾区,指挥机关术的运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周胤权衡再三,最终决定采纳沈星晚的建议。他下令拨出大量救灾物资和银两,运往灾区,同时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跟随沈星晚前往南方。
沈星晚抵达灾区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她首先带领工匠们对灾区的地形和水利情况进行了详细勘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了一套合理的水利设施建设方案。
在建设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诸多困难。洪水过后,灾区一片泥泞,施工条件极为艰苦。而且,由于当地百姓对机关术并不了解,一开始对他们的工作也存在疑虑和抵触情绪。沈星晚并没有气馁,她亲自向百姓们解释机关术的原理和作用,展示机关器械的神奇之处,逐渐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和支持。
经过数月的努力,水利设施终于建设完成。新的堤坝坚固耐用,河道也得到了有效疏通。当再次有洪水来袭时,这些水利设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功抵御了洪水,保护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灾区百姓对沈星晚和工匠们感激不己,纷纷称赞大胤朝廷的英明决策。
沈星晚完成任务后,回到京城。周胤亲自出城迎接,看到沈星晚疲惫却又充满成就感的笑容,周胤心中满是欣慰和敬佩:“沈姑娘,辛苦你了。此次多亏了你,才让灾区百姓免受洪水之苦。”
沈星晚微笑着说道:“王爷,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只要能为百姓做些实事,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又一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北方的一个邻国,突然对大胤提出了领土要求,声称大胤边境的一片土地原本属于他们,要求大胤归还。周胤得知此事后,立刻召集朝中大臣和外交使臣,商议应对之策。
朝堂之上,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强硬应对,坚决不承认邻国的无理要求,必要时不惜一战;另一派则认为,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避免战争,以免生灵涂炭。周胤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无论是战争还是外交谈判,都需要谨慎对待,一旦决策失误,将会给大胤带来巨大的损失。
沈星晚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也在思索着。她想到了之前在西域与各国交流时学到的一些外交策略,于是,她对周胤说道:“王爷,我认为我们可以先派遣使臣前往邻国,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同时展示我们大胤的实力和决心。在谈判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外交手段,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对方执意挑衅,我们再做好战争准备也不迟。”
周胤听后,觉得沈星晚的建议十分合理。他点了点头:“沈姑娘所言甚是。那就先派使臣前往邻国,看看他们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于是,周胤挑选了一位经验丰富、口才出众的使臣,带着国书和礼物,前往邻国。使臣到达邻国后,受到了邻国国王的接见。在谈判中,使臣据理力争,坚决维护大胤的领土主权,同时巧妙地运用外交辞令,向邻国展示了大胤的实力和友好态度。
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一项协议。邻国放弃了对大胤领土的无理要求,作为交换,大胤同意与邻国开展更多的贸易往来,加强文化交流。这场危机终于得以和平解决,周胤和沈星晚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庆祝,又一个坏消息传来。皇宫中发生了一起离奇的盗窃案,一份关乎大胤军事机密的文件被盗。周胤得知此事后,大惊失色。这份文件一旦落入敌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下令封锁皇宫,展开全面调查,务必将盗窃者和被盗文件找回来。
负责调查此案的是周胤的心腹将领林羽。林羽带领手下,对皇宫的每一个角落进行了仔细搜查,询问了每一个相关人员,但却一无所获。盗窃者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周胤和沈星晚也加入了调查。沈星晚运用机关术,对皇宫的安保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安保系统存在一个漏洞。她推测,盗窃者很可能是利用这个漏洞,潜入皇宫,偷走了文件。
根据沈星晚的发现,林羽重新调整了调查方向。他们开始重点排查那些熟悉皇宫安保系统,又有作案动机的人。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他们终于锁定了一个嫌疑人——皇宫中的一名侍卫统领,名叫王强。
林羽立刻带领手下,将王强抓捕归案。在审讯室里,面对周胤和沈星晚的质问,王强一开始还拒不承认,但在铁证面前,他最终还是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原来,他是被哈木尔收买,为了获取大胤的军事机密,才冒险潜入皇宫,偷走了文件。
周胤得知真相后,怒发冲冠:“这个叛徒,竟敢做出这等卖国求荣之事!来人,将他拖出去,斩了!”
王强被处斩后,周胤和沈星晚开始着手修复皇宫的安保系统,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经过这件事,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胤面临的危机无处不在,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胤和沈星晚继续为大胤的繁荣和稳定而努力着。他们不断改革朝政,加强军事建设,推动机关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大胤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他们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和未知,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准备迎接新的危机和考验…… 但无论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他们都将携手共进,不离不弃,为大胤王朝的千秋霸业而奋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