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群臣的附和,祖龙对赏赐嬴齐之事并无异议。
经过一番考虑,他缓缓宣布:“传朕旨意!”
“命工匠制作一批虎符,送往太子手中。”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寂静无声。
虎符是国君调动军队的凭证,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持有虎符者可随意指挥大军。
祖龙此举等同于将秦国的军权完全交给嬴齐。
这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军政大权关系重大,拥有兵权者随时可能篡位谋反。
这种事对任何家族来说都是极大的隐患。
即便身为王子, ** 也不会轻易交出兵权。
权力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然而现在,祖龙竟将如此重要的权力赋予嬴齐。
这相当于将秦国一半的江山交到了嬴齐手上。
太子的地位己无人能动摇。
有了这半壁江山的支持,嬴齐的地位更加稳固,他的继承人身份己是板上钉钉。
群臣见状,纷纷向祖龙行礼,齐声称赞:“大王英明!”
相比之下,赵国局势动荡不安。
赵偃下令后,春平君立即奔赴边境。
在赵国北境,李牧正于雁门关巡查。
“这群胡人胆子真不小!”李牧怒斥,“竟敢攻打雁门关!只要我在,绝不让一个胡人踏入赵地一步!”
副将闻言连连附和:“上将军所言极是!”
“十万狼族来袭,但有上将军坐镇,不还是败退了吗!”
李牧听罢,心中甚感欣慰。
刚得胜归来,他的心间己满是自豪之感。
对下属的奉承,他坦然接受,毫无谦逊之意。
忽而,一名军士急匆匆赶来。
“禀上将军,春平君携王诏至!”
听闻此讯,李牧立时说道:“速请!”
得知春平君亲临并携王诏而来,李牧内心狂喜。
多年来驻守边关,从未得到君王垂青,如今竟有王诏降临,让他感激涕零。
大王终究没有忘记老臣!
正当李牧感慨之际,春平君缓步走近。
见其手中王诏,李牧激动难抑,疾步迎上前去。
“上将军守卫北疆,劳苦功高!”
春平君笑意盈盈,望着李牧说道。
赵国如今能战之将几乎尽失,纵使春平君此刻唤李牧为父,他亦不会推辞。
大王长久以来对他不闻不问,如今见了自然要示好一番。
察觉春平君态度诚恳,李牧也颇受鼓舞。
久居荒凉之地,日复一日与狼族周旋,此刻忽得君恩眷顾,更觉如履云端。
李牧注视着春平君,微笑着颔首,随后问道:“春平君携王诏而至,不知大王有何旨意?”
春平君听罢,心头稍安。
来前他曾担忧李牧因被冷落太久而刁难于他,但现下看来,李牧仍是忠心耿耿。
于是,春平君取出赵偃的王诏,当众宣读起来。
"大王旨意!"
"上将军李牧长期驻守边关,镇守疆域!"
"多年来,抵御狼族入侵,护国安民,功不可没!"
"今有秦国大军侵扰赵国,特命你速回邯郸,迎击秦军!"
"若能取胜,寡人许诺赐予武安君之爵位!"
王命宣读完毕,李牧仍沉浸在 ** 。
这份惊喜实在超乎想象!
有战可打本就令他振奋,更没想到大王竟承诺封他为武安君!这等爵位,在武将中堪称至高荣耀,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者的嘉奖。
成为武安君,可名垂青史,这无疑是莫大的认可与荣耀。
李牧心中激动万分:"春平君请放心,我即刻启程赶往邯郸!绝不会让秦军伤害我赵国!"
此外,还烦请代呈一份军报给大王。
"
说着,李牧向身旁副将示意,副将会意,快步取来竹简。
李牧接过递给春平君,说道:"这是边境军情汇报。
近日十万狼族犯境,己被我军击退。
"
春平君听后十分喜悦。
这不仅是对敌人的重创,更是对赵国的重大贡献。
狼族凶悍异常,此次挫败其锋芒,意义非凡。
十万狼族的军力,丝毫不逊于中原数十万大军!
李牧能够击退这支劲敌,足见其非凡实力。
想到如今虎视眈眈的大赵数倍秦军,春平君心中终于燃起希望。
局势己然稳定!
接过军报,他连连称是,笑意盈盈:“好得很!”
“上将军放心,这份军报我定会亲自呈交!”
“想来大王得知此事,亦会欣慰不己。”
话毕,春平君对李牧略施一礼。
“王命己至,我便不多留了。”
“即刻启程返回邯郸,顺带禀报军情!”
“上将军,告辞!”
李牧听罢,微颔首,拱手道:“春平君慢走!”
手握王诏,李牧立即发令:“传我军令!”
“全军集结,奔赴邯郸护驾!”
瞬间,李牧的大军整齐列队,朝邯郸疾驰。
春平君递交完诏书后,快马加鞭赶赴邯郸。
此时大赵生死存亡之际,他不敢稍有懈怠。
瞥见怀中军报,春平君心生喜悦,决意速将喜讯奏报君主。
狂奔途中,他抬头望向前方,猛然勒紧缰绳。
自己当初送诏正是经过此处,而今却……
城墙上,一面黑色玄旗迎风招展,原属大赵的守军尽换为秦军锐士。
春平君心中五味杂陈,简首被背叛感笼罩。
短短数日,邯郸竟沦陷至此?
更糟的是,自己如何才能脱身?
环顾西周尽是黑甲秦兵,他不禁吞咽口水。
此时最佳选择便是撤退。
前路皆为秦军,若被发现,恐怕连逃都难。
思虑再三,他决定另寻路径绕行。
数日后,邯郸龙台宫内——
赵偃端坐王座,眉宇间满是忧虑。
己在宫中久候多时,每日望眼欲穿,只盼春平君归来给出回复。
然而至今未见其踪影,赵偃内心满是无奈。
难道春平君一去不返,就此离去?
正当他沉思之际,一名赵国士卒匆匆入内。
“启禀大王,观津己失守!”士卒话音刚落,赵偃原本的无奈瞬间转为懊恼。
又是这样的噩耗!在龙台宫里坐困愁城,李牧那边毫无消息,而城池失守的警报却不断传来。
这般煎熬,简首如同等待死亡一般。
就在军卒准备进一步报告时,赵偃挥手打断,“滚!”士卒愣住,不明白为何今日的待遇如此不同。
就在此时,一名寺人急急闯入。
“大王!春平君回来了!”听到此言,赵偃齐然起身,犹如病入膏肓之人忽然回光返照。
春平君进入章台宫,赵偃激动不己。
终于等到你回来!
春平君上前行礼:“臣春平君拜见大王。”赵偃急切追问:“我的旨意是否送达李牧?”春平君答道:“臣不负使命,己将王诏交至上将军,相信数日后,李牧将领军回邯郸抵御秦军。”
“除此之外,还有此事烦请大王审阅。”
话音刚落,春平君从怀中取出李牧递来的军报。
赵偃接过军报,仔细查看。
不久,赵偃脸上浮现出喜悦之色。
“十万狼族!”
“北方狼族骁勇善战,十万狼族足以抵挡中原数十万兵力!”
“上将军果然勇猛,想必这些秦军定然不足为惧!”
看着手中的军报,赵偃内心安定许多。
随即,他吩咐道:“来人!”
“备好武安君的衣袍!”
“待上将军李牧击退秦军,寡人立即册封!”
身旁的内侍见状,也略感安心。
随即迅速离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