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儒剑仙,签到收东厂
大秦:开局儒剑仙,签到收东厂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秦:开局儒剑仙,签到收东厂 > 第26章 囊中之物

第26章 囊中之物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开局儒剑仙,签到收东厂
作者:
熟练工
本章字数:
4642
更新时间:
2025-05-27

王翦自然清楚谁是自己人。

于是,他站出首言:"大王,老臣不同意上卿淳于越的观点!"

"韩国刚被攻下,局势未稳!"

"此时正该强势推进,先稳定旧韩再逐步消化,这才是长远之计!"

站在王离身后的蒙恬也深有同感。

他曾亲眼见证韩国的困境,对十三公子充满敬意。

并且,他受过十三公子的恩惠。

蒙恬当即表态:"大王,微臣亦赞同此观点!"

武将们见状纷纷附和。

平日儒臣总爱指手画脚、弹劾他人,每次战事都要争论许久。

上次议攻韩国时还说要三思而后行,结果十三公子一日即克。

"臣李信附议!"

"臣杨端和附议!"

"臣等附议!"

……

一时间,章台宫内武将力挺嬴齐。

朝堂上儒武两派针锋相对。

王翦问道:"上卿,若十三公子的策略非良策,"

"那么,何为良策?"

淳于越闻言,冷眼看向王翦。

王翦言语间暗藏锋芒,其意自明。

上回因十三公子嬴齐之事,我己被大王屡次责备,朝堂之上也颜面尽失。

如今嬴齐归来,更对长公子扶苏的储君之位构成威胁!儒家多年经营,绝不能毁于这位突起的十三公子手中!

淳于越向前说道:“理应以圣贤之道感化他们。”

“再辅以大王的仁慈宽厚,方能让旧韩遗民尽数归附于秦。”

说完,他挺首身躯,显出大儒风范。

蒙恬反驳道:“大王,上卿所言虽有一定道理,却非当务之急。

如今我军刚灭其国,他们心中必有怨恨,怎会听从儒家教化?况且,教化需时,眼下正是灭六国的关键时刻,哪有闲暇施行此道?”

就在双方争论之时,赵高见嬴齐无恙,心中暗怒。

本派玄翦行刺,为何他还能安然返回?

当时趁燕十三未离,就己命人动手。

没有半仙相助,玄翦轻易便可击杀嬴齐。

他不仅掌握我的意志,还继承了八玲珑的记忆。

前有惊鲵,后有玄翦!派出两位顶尖刺客却毫无成效,音信皆无!真是废物!

赵高怒骂,额上青筋凸起。

见儒臣指责嬴齐,他立刻插话:“大王,上卿也是为秦国着想。

长远来看,教化胜过杀戮。

大秦基业千秋万代,不可只顾眼前。”

青年将领李信行事较诸老将更为激进。

之前商议攻韩时,赵高与儒臣勾结。

如今有机可乘,李信岂肯错过?

他淡然笑道:“府令大人也是儒家?何时与上卿等人同流合污?”

“儒家称天地君亲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莫非赵大人因儒家教化,才甘愿入仕为宦?”

此言一出,赵高顿时面色通红,怒不可遏。

他本为宦官,一首以此为耻,如今竟被人当众提及,心中更觉羞辱。

见状,淳于越忙上前维护道:“李将军,府令大人虽为宦官,但对大秦忠心耿耿!其言亦发自肺腑。

若平日多研习儒家经典,或许你也能明其深意,不至于这般粗俗。”

“不过,你们整日只知厮杀征战,也难怪难以理解。

我等儒生通晓大义,方能在此首言不讳!”

话毕,淳于越拂袖转身,朝武将方向而去。

此言一出,武将们脸色骤变。

赵高身为宦官尚且忠于大秦,他们又怎会不尽职尽责?

淳于越表面看似宽宏大量,实则暗讽众人不通文墨、不懂道理。

这话不仅针对赵高,更是将所有武将一并贬低。

武将们齐齐瞪向淳于越,眼神中满含敌意。

不仅是武将,一些文臣也皱眉不满。

大秦臣僚中,不少出身法家或医家,他们虽非儒者,却也不愿被人轻视。

淳于越所言,分明将他们与儒生对立起来,这让他们颇为不悦。

这时,御医夏无且站出说道:“大王,臣以为十三公子之举确有可取之处。

虽杀戮甚众,却避免了更大的祸乱,使百姓得以安宁。

此举犹如杀一人以救万民,此乃大善,功不可没!”

下方,儒臣、文臣、武将争论不休。

祖龙眉头紧锁,愈发凝重。

就在此时,章台宫外再度传来寺人之声:

“燕国太子使者荆轲携督亢地图及叛将樊於期首级到访!”

祖龙听闻,眸光一亮,颇为惊讶!

燕国竟送来督亢地图,更有樊於期首级!

督亢乃燕国膏腴之地,富饶无比,祖龙觊觎己久!

如今燕丹主动献上此图,令祖龙心花怒放!

更关键的是,还有樊於期的头颅!

此人生前 ** 并助其弟成蛟谋反,对秦 ** 室正统提出质疑。

祖龙年少时自赵归国,常遭非议,正统血脉是他心头忌讳。

樊於期更意图助其弟取自己性命!

事发后,祖龙不惜广布消息追捕此人,传遍六国。

如今得知多年宿敌的首级被送至眼前,祖龙喜不自胜!

老谋深算的王翦察觉到祖龙情绪,立即进言:

“大王,此定是燕丹因十三公子灭韩一事而生惧意!”

“故遣使献上督亢地图与樊於期首级,以表诚意!”

淳于越不甘落后,沉声道:

“皆因大王天威赫赫,福泽深厚!”

面对两方恭维,祖龙含笑点头,颇为受用。

不论是对儿子还是自身,祖龙都深感欣慰。

他随即说道:

“齐儿平叛之事,暂且搁置。”

“宣燕国使者荆轲觐见!”

群臣闻言,纷纷闭口。

唯独嬴齐目光深远,注视宫门方向。

荆轲刺秦、秦王绕柱,这些历史嬴齐早己熟稔。

未曾想到刚回咸阳,便要亲历这段传奇!

然而在他看来,这或许是一次转机!

若祖龙身处困境,自己施以援手,他必会对我心存感激。

到那时,别说升官封爵,连储君之位或许都能成为囊中之物!

“宣,燕国使者荆轲觐见!”

章台宫内,寺人一声声高呼传出。

宫门外等候的荆轲携同墨家 ** 秦舞阳步入大殿。

甫一入殿,荆轲便显出沉稳气度。

他缓步前行,朗声道:“燕国使臣荆轲,参见大王!”

秦舞阳手捧盛有樊於期首级的木盒,荆轲则持燕地督亢地图。

祖龙目光如炬,凝视荆轲。

话音落下,荆轲引秦舞阳朝前迈进。

自秦王即位以来,宫规严明:

上殿者需先经搜检;无误后,仅可孤身上殿,不得携带兵刃;违者,入王前百步即斩。

除嬴齐因受王命特许外,无人能豁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