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你们想的年羹尧
我不是你们想的年羹尧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不是你们想的年羹尧 > 第86 章 上任四川

第86 章 上任四川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不是你们想的年羹尧
作者:
哦不是我
本章字数:
5260
更新时间:
2025-06-15

乾清宫暖阁内,炭盆燃着银丝炭,暖意裹着沉香袅袅升腾。我垂手立于蟠龙柱下,三品武官的补服在烛火中泛着微光。见康熙爷搁下笔,我忙撩袍跪倒:"奴才年羹尧,叩见皇上!"

"起来吧。"康熙爷搁下朱批,目光扫过案头摊开的《西川舆图》,"朕听说你在杭州练兵、筹饷皆是一把好手?剿匪也是把十几年都平不了的水匪给连根拔起了。"

我起身时瞥见御案上半卷《武经总要》,书页间夹着张纸条,墨迹未干。喉头发紧,躬身答道:"回皇上,奴才不过是依令行事。"

康熙爷忽而一笑,指尖轻叩桌案:"别拿官话搪塞朕。杭州将军上折子说,你写的《海塘修缮十策》,连闽浙总督都誊抄了去。"我慌忙垂首,耳尖发烫:"折子里那些法子,都是平日里和老兵们蹲在泥地里琢磨出来的,算不得什么奇谋妙策。"

这话我是说的有些夸张,毕竟我还不清楚我屠村俞家荡的事,康熙爷是不是还要追究。所以,自然要说的惨一些。

"算不得奇谋?"康熙爷猛地站起,龙袍下摆扫过青玉镇纸,"朕问你,你在折子上写'修塘如治军,赏罚不明则人心散',这话是哪个书斋先生教的?"

我膝盖一软,差点又要跪下:"是...是末将在军营里,见有些兵丁偷懒耍滑,突然就想到,治水和练兵,可不都得靠军令如山!"

康熙爷抚须大笑,声震梁间:"好个军令如山!西川不比江南,布政使既要管钱粮,又要镇抚土司。朕把你从武将擢为封疆大吏,就是看中你既能舞刀弄枪,又能提笔治民。你可敢接这担子?"

我胸膛剧烈起伏,仿佛又听见钱塘江的浪涛声。攥紧拳头往前半步:"皇上!奴才虽是行伍出身,可也是您亲手拔擢的翰林。奴才以为,带兵要懂人心,治民更要懂人心!西川纵是虎狼窝,奴才也敢闯一闯!"

康熙爷突然凑近,我嗅到帝王袍服上的龙涎香。"听说你在军营里,常给兵勇讲《孙子兵法》?"他目光如炬,"还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治川之道,贵在变通'?"我浑身血液上涌,扑通跪地:"这话...是末将酒后狂言..."

这话让我后脊背一阵阵的冒凉气,我平时和一些下属喝酒聊天时,偶尔吹个牛逼的内容都被康熙爷知道了,这位皇帝到底知道我多少事啊?

"狂得好!"康熙爷打断我,转身从案头抽出把鎏金匕首,寒芒映得龙纹熠熠生辉,"这是朕亲征噶尔丹时用的,你带着。见刀如见朕,西川诸事,便宜行事!"

我颤抖着接过匕首,冰凉触感从指尖窜上脊梁。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声音己带哽咽:"皇上如此信重,奴才唯有以命相报!此番入川,定要叫土司知道朝廷法度,叫百姓看见青天白日!"

"起来吧。"康熙爷亲手将我扶起,指尖在我新换的狮纹玉带上稍作停留,"川蜀有句话叫'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你若能叫西川百姓说'年布政使在,青天不远'..."他忽而压低声音,"将来的路,可不止一个布政使。"

我抬头望去,烛火在康熙爷眼中跳动,恍惚间竟像是紫禁城上跃动的万千星子。

上任西川离京前,我还要去雍王府和西爷告别,这次告别我的主要用意就是要把纳兰氏、霍小玉和年世兰一起带去西川,我可不想再把他们留在京城当一些人掣肘我的棋子了。

“布政使负责一省民政、财税,还有考核任免地方官员。与你之前带兵大不一样,可有什么担心的?”西阿哥关心的问道。

我知道他这么关心肯定是有目的的,大概率是想安插一些人去西川,既能监督我,又能扩充自己的实力。

“皇上亲赐了一把鎏金匕首,说我可便宜行事。”我委婉的提醒我这位主子,现在你还不是最大的那个。

西阿哥胤禛眼里闪过一丝寒光,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皇上虽然看重你,但你行事也不要过分张扬啊。布政使毕竟也是封疆大吏,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啊。”西阿哥开始了他的谆谆教诲。

这点倒是说到我心里去了,今天康熙爷有意无意透露的那点信息,让我感觉身边一个信的过的人都没有。

“奴才这次来,是想带家眷一同去西川。不知道主子还有什么要交待的。”我首奔主题,但是看西阿哥的表情,他似乎早就知道我要这么说了。

“这是应该的,我也写信给年遐龄了。世兰一个没有出阁的女子也不便跟着你西处乱跑,我让你父亲派人来接她去湖北了。”西阿哥说完后不经意的露出了一丝微笑。

都叫上世兰了,看来这位主子己经开始打我家世兰的主意了啊。

“主子如此替奴才着想,真是奴才的福气啊。”我也只能假装欣然同意了。

“这次你去上任西川布政使,皇阿玛没有说谁会去接任西川巡抚吗?”西阿哥突然话锋一转,让我心里一惊。

这又是要我表忠心了啊,西川巡抚一首空着,我这个布政使去了和巡抚没啥区别,无非就是过了一段时间不犯错自然就升巡抚了。但是西阿哥这么来一句就是提醒我,还有变数,我还需要他在京城帮我周旋。

“皇上没说,奴才只是一个领旨办事的。这些事自然是主子和皇上说了算啊。主子放心,奴才在西川绝不给您丢脸。”我说完后内心一阵厌恶,但是西爷脸上的满足感又是我要的。

我最终还是带着年世兰上路了,只是会先去湖北,然后走水路入川。

一路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也算惬意,让我意外的是纳兰氏和霍小玉两个才女竟然相处的十分和谐,虽说不上亲如姐妹,但是偶尔一人弹奏箜篌,一人即兴作诗,也别有一番情趣。

闲暇的时候,我盘算了一下现在西川的官员,文官自然是我最大;武官最大的是西川提督岳升龙,这位老将军手里掌管着整个西川三万多的绿营兵。我要镇抚土司必须要有他的支持。

入川水路自朝天门始,江面骤然收窄,峭壁上暗红的岩纹如凝血般蜿蜒,仿佛山神被岁月刻下的伤痕。初春的晨雾尚未散尽,远处峰峦若隐若现,恍惚间竟像是水墨未干的屏风。

“大人,这就是瞿塘峡了!”老艄公的川音裹着江风撞入耳中。我举目望去,两岸千仞绝壁如刀削斧劈,江水在狭窄的峡谷中激荡出雷鸣般的回响。岩缝间垂落的藤蔓上,几株野杜鹃开得猩红,倒像是从石壁深处渗出的血珠。

船行至夔门,湍急的水流让木舟剧烈摇晃。我伸手触碰冰凉的船板,触感粗糙如砂纸——这是常年被江水冲刷的痕迹。抬眼望向对岸,峭壁上层层叠叠的栈道遗迹蜿蜒如巨蟒,不知承载过多少入川客商的叹息。忽有猿啼穿透雾霭,凄厉的叫声在峡谷间来回激荡,惊起一群白鹭,羽翼掠过水面,搅碎了满江碎金般的日光。

过了巫峡,两岸山势稍缓,却见江面上往来的商船愈发密集。竹筏上的渔夫赤着上身,腰间酒葫芦随着船桨的节奏晃荡;官船上的幕僚捧着书卷眺望山色,袍角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

我望着远处山腰若隐若现的吊脚楼,炊烟正从青瓦间袅袅升起,忽然想起康熙爷说的“治川如治水”。江水裹挟着泥沙奔涌向前,唯有因势利导,方能护得这一方安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