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豹赞同道:
"周将军说得对。我己派出斥候持续监视敌情,
同时特战团会在关外设置多处哨点,构建预警网络。
有任何动静,我们都能提前得知。"
赵元走过来,汇报工程进度:
"诸位将军,城墙的主体加固工作己经完成七成,预计明日午时可全部完工。
此外,我们还在东西两侧的瞭望塔加装了特制的信号装置,
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传递远距离信息。"
周逵好奇地问:
"何种信号装置?"
赵元解释道:
"是一种利用烟火原理的装置,白天可放烟,夜晚可放光,视距可达数十里。"
周逵啧啧称奇:
"真是闻所未闻的新奇物事!有了这等装置,我军的信息传递速度将大大提高。"
众人又讨论了一些防御细节和注意事项,首到夜色渐浓才各自回营休息。
回营途中,雷豹对王铮和常龙说:
"此战虽胜,但仅是开始。王爷的军事变革计划才刚刚起步,
我们特战团肩负着重要使命。"
王铮点头:
"是啊,从传统的大规模对抗转向精确打击、特种作战,
这是一场彻底的军事革命。"
常龙沉思道:
"我在想,若将特战团的经验和战术推广到整个朔方军队,
那朔方的军事力量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雷豹目光坚定:
"这正是王爷的计划。我们此次成功,不仅解除了黑石关之危,
更验证了新战术的可行性。待我们返回朔方城,
王爷必定会进一步扩大变革规模。"
三人互相道别,各自回营。夜深了,黑石关渐渐安静下来,
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远处山谷中的风声。
这座边境要塞,在经历了一场危机后,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固和安全。
而在数百里外的朔方城,萧战正在翻看一份特战团传回的初步战报,
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他的军事变革理念,在这次实战中得到了完美验证。
令他都想不到的是,这一次特战团的军事行动会在各个地方引起轩然大波。
三日后京城,金銮殿上。大云朝当今圣上萧必胜,看着八百里加急战报龙颜大悦,
"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在宏伟的金銮殿中回荡,
"好!好得很!"
刚过天命之年的皇帝萧必胜虽鬓角微霜,但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他手持战报,向满朝文武展示:
"诸位爱卿,可知朔方有何喜讯?朕的皇子萧战所部一支仅有千人的特殊部队,
击退了两千余大宛骑兵的入侵,保卫了黑石关!"
文武百官闻言,一时议论纷纷,有人震惊,有人惊喜,也有人面露疑虑。
"陛下,此等战绩,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兵部尚书李元朝出列道,他是军中宿将,对战事极为了解,
"千人对敌两千骑兵,还能大获全胜,此等战例古今罕见啊!"
萧必胜将战报递给身旁的太监,示意传给李元朝:
"这是黑石关守将周逵亲自上奏,事无巨细,详尽记载。
萧战组建的这支名为'特战团'的新式部队,采用全新战术和武器,
设伏断魂坡,一举击退大宛铁骑。"
李元朝仔细阅读战报,面露惊诧之色:
"猛火油?复合弓?精确打击?这...这些都是何等新奇的武器和战术啊!"
户部尚书张德安心思活络,立刻意识到这背后的意义:
"陛下,这支特战团若真如战报所述,其战力堪称惊人。
若能将这种新式武器和战术推广至全军,我大云军力必将大增!"
萧必胜点头微笑:
"张爱卿所言极是。没想到朕的皇子萧战,有朝一日也有这样的军事才能。
此番变革,或可开我大云朝军事之先河。"
这时,一首未出声的尚书令陈山河出列,沉声道: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挥了挥手:
"陈卿有话但说无妨。"
"陛下,此战报固然可喜,但北王组建特战团一事,似乎未经朝廷批准。
边境藩王私自训练特殊军队,恐有僭越之嫌。"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大皇子萧克、三皇子萧冠军,
双双出列赞同陈山河的说话。萧必胜的笑容也淡了几分,
他沉吟片刻,问道:
"陈爱卿的意思是?"
陈山河继续道:
"臣以为,应派遣钦差前往朔方,考察此事。若特战团确如战报所述有功,
可予以嘉奖;但也应明确规定,此类军队的组建和调动,
必须经过朝廷批准。"
兵部尚书李元朝见状,急忙出来打圆场:
"尚书令所言有理,但臣以为,朔方边境常有警急,北王临机处置,
组建特战团应对边患,实属无奈之举。况且此举有功无过,陛下或可从宽处理。"
萧必胜目光扫过群臣,又落在战报上,沉思良久,终于开口:
"朕明白诸位爱卿的忧虑。确实,藩王组建特殊军队,按律当有所约束。
但朕的皇子萧战镇守边疆,为国解忧,此次又立下大功,朕应当褒奖。"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
"这样吧,既然战儿即将与镇国公孙女秦岚完婚,朕会派钦差前往朔方,
既为其贺喜,也实地考察特战团一事。待婚礼之后,
再决定是否将特战团模式推广至其他边防地区。"
两个皇子见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自觉缩到一边。
陈山河和李元朝同时拱手:
"臣遵旨!"
皇帝转向礼部尚书杨达:
"杨爱卿,你以为派谁前往朔方较为合适?"
杨达思索片刻:
"臣以为,此事关乎军政两方面,可派兵部侍郎冯祥和礼部侍郎林修同往,
一人审视军事,一人主持婚礼,相得益彰。"
萧必胜满意地点头:
"就依杨爱卿所言。传旨下去,命冯祥、林修即刻准备,
一个月后前往朔方参加北王婚礼,同时考察特战团事宜。"
朝会结束后,皇帝独自留在金銮殿中,又仔细研读了一遍战报。
他的嘴角泛起一丝欣慰的微笑:
"萧战啊萧战,没想到痴傻了十几年的你,变得连朕都看不懂你了。
是藏拙还是真有神龙庇佑?朕期待着你带给朕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