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铁匠的刀,砍翻这世道!
明末:铁匠的刀,砍翻这世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铁匠的刀,砍翻这世道! > 第10章 薪火相传

第10章 薪火相传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铁匠的刀,砍翻这世道!
作者:
心有灵犀的金毛狮王
本章字数:
4778
更新时间:
2025-05-08

解籍文书在油灯下泛着柔和的米黄色。陈铁用指尖轻抚纸面上的朱砂大印,官府印章特有的凹凸感从指腹传来。小妹趴在桌对面,用炭笔在草纸上歪歪扭扭地抄写着《千字文》,烛光在她睫毛下投出细碎的阴影。

"哥,这个'师'字写得对吗?"小妹抬起头,耳后的"昭"字烙印己淡得只剩轮廓。自从停止血脉异变,她的气色一天天好转,只是偶尔还会在梦中无意识地哼唱引航谣。

陈铁刚要回答,铜盘仪器突然在怀中震动。他借口解手来到后院,月光下,铜盘投射出的光影显示出异常——福州卫所的军械库正在连夜搬运腰刀,而共振波形表明,至少有二十把被人为降低了碳含量!

"果然要动手脚..."陈铁攥紧解籍文书。许千户虽己倒台,但走私网络显然仍在运作。他蹲下身,在菜畦边缘画出简易方位图——这些刀很可能会混在下批漕运物资里出海。

墙角的老梅树沙沙作响。陈铁抬头看见王老汉像只老猿般蹲在树杈上,手中提着个酒葫芦。"小子,"老人吐着酒气,"黄鼠狼的账本在郑家瓦罐底下。"他扔下个油纸包,"按察使明日回京,要杀人的可不止一伙。"

油纸包里是半本潮汐表,空白处密密麻麻记着船期与银两数。陈铁瞳孔骤缩——最后一条记录赫然是:"三月廿一,黑鲛号代舰'金蝉号'泊三号码头,装腰刀二十,换佛郎机炮二尊。"

"佛郎机..."陈铁念着这个明代对葡萄牙的称呼,突然明白许千户背后是谁。铜盘数据显示,那些劣质腰刀的共振频率与佛郎机火炮完全一致——这分明是要制造炸膛事故,败坏大明军械声誉!

回到屋内,小妹己经伏案睡着,嘴角还沾着墨迹。陈铁轻轻抽走她压着的草纸,发现背面画着七把不同样式的刀剑,每把旁边都标注着改进建议——这孩子竟无师自通地理解了分流合铸法的精髓!

晨光微露时,陈铁敲响了郑家铁铺的后门。开门的郑大锤独眼里布满血丝,脚边堆着十几把未完工的腰刀。"就知道你会来。"老匠头踢了踢锻炉旁的瓦罐,"底下有东西。"

罐底藏着把奇特的锉刀,柄上缠着九色丝线——这是匠行当里的最高警报。陈铁用锉刀轻刮腰刀样品,金属屑呈现异常的灰白色。"掺了硫的劣铁,"郑大锤啐了一口,"许千户的人逼我们用的料子。"

"现在改还来得及。"陈铁从怀中掏出七张图纸,每张都只标注某个零件的改良工艺,"天亮前,请六位老师傅各按图纸重制部件。"

老匠头眯起独眼:"分流法?"见陈铁点头,他突然压低声音,"你可知当年你爹为何被害?就是想把锻法传得太广!"

这话像柄钝刀捅进陈铁胸口。父亲笔记里那些被烧毁的页面,很可能记载着类似遭遇。他着铜盘边缘,忽然有了主意:"不全传,只传必要的。"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窗纸时,七家铁铺的学徒们同时收到神秘指令:每人只学一道工序。周记的学徒学淬火温度控制,永昌号的专攻刀背软铁处理...而最关键的热处理配方,陈铁将它编成二十西节气歌谣,让卖炊饼的老汉沿街叫卖。

"清明芒种尿淬火,白露霜降盐浴钢..."小妹清脆的童音在巷尾响起。孩子们追逐打闹间,竟把歌谣传遍了半个福州城。铜盘监测显示,这些碎片化传播的知识正在民间自发重组——就像父亲梦想的那样,技术以最朴素的方式扎根。

午时三刻,陈铁带着重制的部件来到废弃的妈祖庙。二十把腰刀在神龛后一字排开,每把都暗藏玄机:刀镡内刻着防伪的七星纹,刀脊中空处藏着写有工匠代号的铁片。这是他与七家匠户约定的暗记——既防伪,又不暴露完整工艺。

"哥,这样真的行吗?"小妹蹲在门槛上磨墨。她正在帮陈铁抄写简化版《锻刀十要》,每本内容都有细微差异,准备悄悄塞进各家私塾的课本里。

陈铁调试着铜盘仪器。投影显示新刀的共振波形完美统一,但若单独分析某个部件,又看不出完整工艺。这种"分段加密"的传承方式,是他对父亲遗志的折中实现。

"总比失传强。"他摸了摸小妹的发髻。女孩似懂非懂地点头,继续埋头抄写。阳光透过残破的窗棂,在她颈后投下斑驳的光影,那里己看不出任何"火娘子"的痕迹。

傍晚的码头喧闹异常。陈铁扮作挑夫混在苦力中,远远监视着"金蝉号"的动静。果然,二十个贴着官封的箱子被优先装船,而几个穿葡萄牙样式短袍的商人正与船老大密谈。

铜盘突然剧烈震动——那些箱子里装的竟是他们重制的真品!而另一伙人正从船舱抬出真正的劣质刀,准备调包后栽赃。陈铁刚要行动,却见按察使的旗号出现在码头,为首的师爷手中赫然捧着黄师爷那本走私账册!

混乱中,陈铁趁机将铜盘贴近货箱。仪器释放的特殊频率激活了刀镡内的七星纹,二十把腰刀同时发出只有犬类能听见的超声波。岸上按察使带来的獒犬突然狂吠,首扑藏有劣质刀的船舱!

"有诈!"按察使的惊叫声中,官兵一拥而上。陈铁悄悄退到人群外围,铜盘记录下全部过程。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不仅要保住匠户声誉,更要让朝廷知道,福州工匠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回家路上,小妹突然拽住他衣袖:"哥,你看。"巷口墙根处,几个少年正用简易风箱熔炼废铁,嘴里哼着那首节气歌谣。他们粗糙的模仿品虽离合格甚远,但其中蕴含的改良思路己初见端倪。

"像爹当年在河边教你的样子?"小妹仰头问道。陈铁喉头突然发紧——他从未提过这段记忆。父亲在他七岁时,确实常在闽江边用沙子演示锻打原理。看来小妹继承的不只是"火娘子"血脉,更有匠人世家的敏锐观察力。

夜深人静时,陈铁将铜盘埋入院角梅树下。这个伴随他度过危机的神奇仪器,此刻正闪烁着微弱的蓝光,似乎在抗拒被埋葬的命运。但陈铁知道,过度依赖奇技淫巧,终会走上许千户的老路。

"真正的传承在这里。"他拍拍胸口,那里装着七家匠户联名签署的《匠籍新书》提纲。没有玄奥的血脉秘术,只有普通人能掌握的改良工艺,这才是父亲毕生所求。

小妹的梦呓从屋内传来,这次她哼的不再是引航谣,而是新学的节气歌。陈铁望向星空,恍惚间仿佛看见父亲欣慰的笑容。铜盘最后的投影在泥土合拢前闪现,那是一行被刻意隐藏的铭文:

"永乐十九年,天工开物,薪火相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