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流嫣跟着车队,穿过巨大的城门,进入听海城时,眼睛彻底不够用了。
她之前以为秦镇就代表了这个世界城镇的一般水平,到了这里才明白,秦镇跟这里一比,就是三百八十线小县城和世界级大城市的区别。
在这座城市里,她能看到穿着各异的人群,各种稀奇古怪的灵兽,高耸入云的建筑,还有御剑、御舟、御车飞行的修士。
这才是她想象中的修仙界,这才是值得人奋斗的地方啊!
而且这里还仅仅是二流门派所在的城市,她真的无法想象一流大门派所在的城市得高大上成什么样子,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才不枉穿越这一场。
进了听海城,告别镖局的人,庭流嫣背着已经大幅度缩水的包袱,摸了摸胸口处放着的空间簪子,打算先找个地方住下,再考虑之后的事情。
然而“居长安,大不易。”,这话显然在修真界同样适用,她低估了听海城的物价,高估了自已的财力。
原本能在秦镇住一个月的钱财,最多只能在听海城住三天,还得是不吃不喝的那种。
原本以为自已短时间内不会为生存发愁,可才过了才多长时间,吃住都快成问题,这让习惯了手里有点存款以应对风险的她,有些焦虑。
没办法,她只能暂时放下游玩的心思,赶紧找个工作,否则过两天肯定要露宿街头。
对于找工作这事,庭流嫣开始不觉得有多么艰难,好的找不到,差的还找不到吗?
只要能找到一份暂时让她有吃有喝,可以稳定下来的工作,她就很满意,绝不挑三拣四。
可惜,修真界的工作不是你想找,想找就能找。她再次高估了自已,她是不挑工作,但工作挑她啊!
听海城的产业大概分属于三方,一方是听海宗,一方是当地人,一方是外来者。
属于听海宗的产业,基本上由本门弟子打理,很少会从外面找员工。
属于当地人的产业,大都是家庭式的小作坊,只要没意外自家人完全能胜任所有工作,不用找帮工。即便有需要找的,为了安全着也喜欢找当地人。
外来者的产业,倒是对员工来自哪里没什么要求,只是能在这里置产的人都非常有忧患意识,对员工的实力有明确要求。
当庭流嫣知道,那些外来者的产业,很多只要炼气期一层以上的修士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在现代时,随着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快连街边的小吃摊都恨不得要求服务员的学历,怎么到了修真界还搞这套?
不就是一些搬运货物、买卖东西的工作吗,又不是去斗法,怎么就需要炼气期的修士了,要每家招工的都这样要求,普通人是不是不配活着了?
再者,她在百谷门时,炼气期二层以上的修士已经可以当个小管事,在这里竟然只能当个底层打工人,这就是小村子和大城市的区别吗?
她不懂,她大受震撼!
本来庭流嫣想在有实力之前,装成一个不会修炼的普通人,减少被人注意的风险。
可找了一天工作之后,她清楚的知道,在听海宗这个地方,她这点修为跟普通人没什么区,没有人会在意,完全不用隐藏。
知道自已在这里不会有任何人注意之后,庭流嫣把自已的实力放出来一些,放到了炼气期二层。
既达到了一些工作的基本要求,也给自已留了一点点底牌,虽然那点底牌听起来很可笑。
展现出实力之后,找工作明显顺利了一些,只是庭流嫣不想做一些很简单又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事情。
那样很浪费时间又挣不到太多钱财,况且她找工作的目的,除了保证自已的基本生活之外,主要是想提升实力。
基于这样的想法找来找去,她找到了三个比较符合预期的工作。
第一个是大客栈的服务员,第二个是成衣铺的服务员,第三个是花圃的员工,
在这三份工作中,前两份待遇比较好,工作比较轻松又能听到很多八卦,有利于她吸收灵气。
只是那两个职位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需要长时间和其陌生人接触,她怕不小心遇到厉害人物,自已的秘密会被发现。
而第三份工作就不一样了,虽然待遇差一点,但是包吃包住,工作时间短,让她有足够的自由时间。
而且花圃时常会来一些客户,照样能听到八卦,最最主要的是,这份工作可以进入到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修士家里。
要是运气好的话,听到八卦和吸收到的灵气,说不定会比前两份工作更多。
就这样,庭流嫣来到听海城的第三天,也是没有钱住客栈,马上要流落街头的头一天,光荣地成了一名花匠。
她之所以找这份工作,并且能被选中,是她告诉招工的人,自已有丰富的养花经验。
当然她不会说所谓的经验,是曾经在阳台养了三盆绿萝,她又在百谷门种了三四个月的地,灵谷跟花都是植物,种起来应该差不多吧!
有人说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她觉得这话在用修真界也挺合适,反正在这个花圃里待了一个月,都没有人发现她的不专业。
这跟花圃不太大、人员少,花出现问题,她又舍得用灵气去滋养有很大关系,不管怎样,她算是暂时在这里稳定下来了。
这天她正在给花浇水,就听到一个欢快的声音响起。
“庭流嫣,你听说了吗?听海宗要开收徒大会了!”
庭流嫣抬头,看到一个比她小一些的女孩兴奋地跑到面前,她脸上适时地流露出好奇。
“收徒大会?那肯定是很厉害的事情吧!”
“肯定是啊!听海宗每五年一次的收徒大会可是大事,每次都有数不清的人会来到这里,希望能被收入宗门。
要不是达不到听海宗的入门标准,我早就去参加了,不过每次听海宗开收徒大会,都会在我家订购很多花,我这也算是参与过了。”
“是是,绝对是参与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