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长公主大婚。
她身着用金丝绣制成凤凰的火红嫁衣,头戴凤冠,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登上了前往南诏国的马车。
南诏国使团已先一步回到南诏国,准备大婚事宜。
“恭送长公主殿下。”文武百官呼啦啦地跪了一地。
马车渐渐驶远,直到护送的军队也消失在眼前。
萧承嗣握着林嘉玉的手的力度才慢慢放松。
“遣妾一身安社稷,天下何处用将军。”萧承嗣面容流露出罕见的软弱和苦涩,道:“玉儿,是不是朕太过无能,才使皇姐被迫远嫁他乡。”
林嘉玉安慰道:“大圣朝,南诏国,匈奴三足鼎立。先皇乃至圣祖爷也无力改变这种局面。皇上不必太过自责。”
自长公主出嫁后,萧承嗣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朝堂之上。
时间缓缓流淌,不知不觉间,五年时间过去了。
这期间,萧承嗣励精图治,将重心慢慢向武将和军队倾斜,还纳了几名武将出身的妃子。
边疆。
萧彦叼着狗尾巴草巡视边关。
多年的风吹雨打,早已把他身上公子哥的气息消磨掉了,晒得黝黑的脸庞和精壮的身躯,使他站在那,就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入夜,篝火噼里啪啦地响着。
庆王和几名亲信围坐在一起。
萧彦:“父王,朝廷又送了一批兵士过来。”
庆王抬头,望着圆月,面露愁绪道:“这几年皇上大力提拔武将,又陆陆续续送了几批兵士到边关。估计这日子又要不太平了。”
萧彦:“难道皇上是想……”
庆王:“长公主远嫁南诏,始终是皇上心里的一根刺。或许只有天下一统,才能彻底地拔掉皇上心里的这根刺。”
萧彦惊道:“南诏和匈奴底蕴深厚,我朝虽不惧他们,但若想一举吞并他们。这谈何容易?一将功成万骨枯,如若开战,无论输赢,必定会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庆王:“封狼居胥,一统天下是每个帝王都梦寐以求的。皇上自然也不例外。先皇在世时,就致力于天下一统,奈何那时我朝还不能与他们相抗衡。如今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大圣朝的战斗力大幅度提升,南诏国不插手的话,灭掉匈奴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南诏国会眼睁睁看着大圣朝吞并匈奴吗?”
“不会,所以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名正言顺向匈奴宣战的理由。”
这个契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来临。他们只能一边蛰伏,一边壮大实力。
庆王的眼里隐隐有些狂热,虽然他不是好战分子,但他也向往着大圣朝一统天下的那一天。
京城里的皇室贵族也敏锐地嗅到了即将开战的气味,一时之间京城暗流涌动。他们都在默默做着开战的准备。
更有甚者,不少有志之士自愿报名,赶赴边关,渴望在战场上立建功立业。
后宫也没了往日的平静。
淑妃,出身将门,进宫两年,育有一女,仗着家世和宠爱,嚣张跋扈,隐隐有与皇后争锋的意味。
萧承嗣阖眼假寐,靠在林嘉玉的膝上。
在林嘉玉的按摩下,萧承嗣的头痛渐渐缓解。
“玉儿,还是你这里令朕舒心。”
“萧承嗣,是你把自已逼得太。”
“这还不够,天下还未一统,朕还不能松懈。”
五年的时光,让这位帝王更加成熟,野心也一点点膨胀。
“萧承嗣,你既累了,就早些歇息吧。”
忽地,高全的声音响起:“皇上。棠梨宫的宫女求见皇上,说是淑妃娘娘心疾犯了,请皇上去看看淑妃娘娘。”
萧承嗣睁开眼,眼里都是不耐,道:“明明出身将门,却每次都用心疾的毛病来争宠。”
林嘉玉习以为常道:“她若犯病了,你就去看看吧,去一趟也不碍事。”
萧承嗣歉疚地在林嘉玉额头上印下一吻,道:“玉儿,那朕明日再来陪你。”
萧承嗣离去后,听白忿忿不平,道:“娘娘,您明知道淑妃是装的,为何不拦着皇上,还劝皇上去棠梨宫?”
林嘉玉大半张脸隐在烛影下,让人看不清她此时的情绪。
“淑妃是不是真的犯病,大家都心知肚明,只不过是萧承嗣愿意纵着她罢了。”
听白:“娘娘,淑妃也太过分了。自她进宫就处处对娘娘不敬,如今还明目张胆地和娘娘争宠。娘娘还要多加忍让吗?”
林嘉玉一脸平静:“如今皇上重用武将。而淑妃的父亲是镇国将军,手握兵权。有将军府为靠山,她又得皇上宠爱,育有一女。嚣张跋扈些也正常。只要她没越界,就随她去吧。”
听白还想说什么,被喜儿拉住了。
喜儿道:“夜深了,娘娘早些休息吧。”
服侍林嘉玉睡下后,听白被拉到外面走廊。
听白:“喜儿,你为什么不让我说?”
喜儿压低声音道:“淑妃跋扈,是皇上默许,姑姑又何必让娘娘多添烦恼?”
二人的低语,有一句没一句的飘进内殿。
这让林嘉玉心里更加难受。
凤仪宫连冬天都是暖和无比的。可她现在摸着旁边冰冷的床榻,竟感觉浑身发冷。
萧承嗣刚到棠梨宫门口,就看到一抹娇俏的身影翩翩而至。
“臣妾参见皇上。”
萧承嗣扶起她:“不是说心疾犯了吗?朕看着怎么好好的?”
“皇上。”淑妃握着萧承嗣的衣袖,撒娇道:“臣妾许久不见皇上,想皇上想得心都疼了。”
矫揉造作的语气,让一旁的高全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偏偏萧承嗣还一脸宠溺地回应:“爱妃这是彻底离不开朕了?”
“那是自然,皇上是臣妾的天,臣妾一日见不到皇上就心慌得紧。”
萧承嗣语气稍稍严肃了些:“可是皇后是六宫之主。你身为妃子,应当尊敬皇后。今晚的事,下不为例。”
“皇上,臣妾知道了。臣妾下次定不再犯。皇上,臣妾特意准备了莲子羹。不如皇上进去品尝一二?”
“爱妃盛情邀请,朕若不去,岂不是辜负了爱妃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