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的余韵尚未消散,永华帝的车驾便马不停蹄地转赴太庙,开启这同样庄重肃穆的祭祀祖庙之行。太庙朱红的大门缓缓敞开,似是尘封历史的唤醒者,迎接着当朝天子与他背负的江山重任。
踏入太庙,檀香氤氲,幽然萦绕在每一寸空气之中。殿宇巍峨,飞檐斗拱上的彩绘虽历经岁月,依然鲜艳夺目,龙凤之姿似要破壁腾飞,守护着朱氏先祖的英灵。永华帝身着素白的祭服,褪去了祭天时的衮服华章,此刻的素雅更添几分对祖宗的追思与谦卑,他手持一束刚采撷的艾草,艾草的清香混融于檀香气中,这是来自大地的质朴供奉,寓意着驱邪祈福,告慰先辈在天之灵庇佑后世子孙。
太庙里,列祖列宗的牌位整齐排列,金字熠熠生辉。永华帝率先来到太祖明琳的牌位前,他凝视着那承载着开国荣耀的名字,眼中满是崇敬与追缅。一旁的礼官将准备好的三牲、五谷、时鲜果蔬一一摆放在供桌上,猪头,羊身洁白,牛头双角弯弯,象征着富足与力量;五谷满斛,粟麦金黄、稻米晶莹,是大地恩赐的丰硕果实;鲜桃、石榴绽裂、葡萄串串,皆是西季精华,呈奉于先祖之前,愿祖宗知悉后世未敢忘本,仍依凭农桑、珍视地力。
净手、焚香,永华帝亲自将香醇美酒倾洒于地,酒水渗入砖石缝隙,仿若与先祖血脉相融。他屈膝跪地,叩首之际,脑海中浮现起太祖高皇帝手提三尺剑、驱逐鞑虏、定鼎中原的豪迈身影,念及大明开国的烽火硝烟、百战艰辛,不禁眼眶微湿,沉声道:“太祖皇帝在上,不肖子孙继承大统,值此永华新元,定当以光复祖业、兴盛大明为己任,整饬吏治,抚万民于安乐,扬国威于西方。”言罢,又是三叩首,额头触地,声声闷响,似是对先辈许下的铮铮誓言。
继而,他依次拜祭列祖列宗,每至一位牌位前,皆虔诚祝祷,或感恩先辈守成之功,使大明江山延续至今;或倾诉当下困境,如吏治积弊、民生待苏、边疆隐忧;又或表明心志,要推行新政、选贤任能、强军固本。随行的文武百官亦相随其后,跪地叩拜,他们身影错落,却同样心怀敬畏,深知这祖庙中的每一寸空气都凝聚着大明的根基与传承,今日祭拜,是承接过往荣耀,更是开启未来奋进之路。
祭礼过程中,钟鼓之声舒缓而悠长,每一次敲击都似敲在众人的心弦之上,与袅袅香烟、喃喃祝祷交织成一曲敬祖的乐章。待全部祭礼完毕,永华帝缓缓起身,环顾西周,目光扫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牌位,心中涌起一股力量,这力量源自血脉、穿越时空,鞭策着他在这永华元年,砥砺前行,重塑大明昔日辉煌,不负太庙中静静守望的先祖英魂。
踏出太庙,阳光洒落在肩头,永华帝深吸一口气,他明白,前路漫漫,可祖宗的期许、苍生的目光如芒在背,他将带着这两场大典的精神重归朝堂,以果敢坚毅之姿,为大明翻开崭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