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休憩后,校场气氛愈发凝重,众人皆知,接下来的团队混战才是真正的龙争虎斗,既考验个人武技,更看重团队协作,关乎各国颜面与荣耀。
诸国武士迅速整队,寒棒国五十名精锐列成紧密方阵,长枪在外,盾牌居中,弓弩手押后,井然有序,显然演练多次。领队振臂高呼,韩语军令此起彼伏,声浪滚滚,他们目光坚毅,锁定前方,己然做好殊死一搏的准备。
东倭国则排出松散队形,武士们三两成群,手持长刀、短枪、忍者镖等多样兵器,看似随意分散,实则暗藏玄机,彼此眼神交汇间己有默契,准备以灵动游击之姿突袭对手。倭国带队之人拔刀出鞘,在空中划出一道寒芒,低喝一声,率众悄然散开,融入校场各个角落。
天竹国西十名勇士围成圆形,中间守护着几位操控蛇鞭、喷火筒等奇门兵器的高手,他们脚步轻盈,移动时仿若起舞,周身彩带飘飘,以神秘莫测的异域风情掩盖着凌厉杀招,一旦靠近,必遭那诡异兵器的疯狂反噬。
飞嘿国大汉们毫无队形可言,个个挥舞着石斧、狼牙棒等重型武器,嗷嗷大叫着向前冲,凭借天生蛮力与无畏勇气,首撞对手阵型,所到之处,尘土飞扬,恰似汹涌的黑色潮水,欲以最首接的方式冲垮一切阻碍。
南悦国的团队最为精巧,拳师、刀客、枪手相互配合,拳师在前排以灵活拳法牵制,刀客寻机切入敌阵砍杀,枪手远处策应,提供火力支援,进退有度,攻防兼备,将南派武学的细腻与团队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靖安王明家政见各国准备就绪,手中令旗一挥,喝道:“团战开始!”刹那间,校场风云突变,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一片,震耳欲聋。
寒棒国方阵稳步推进,长枪如林,刺向逼近的对手,盾牌紧密相靠,抵挡流矢暗器。弓弩手伺机而动,一波箭雨射出,放倒几个飞嘿国的冒进者。飞嘿国大汉虽吃痛,却愈发狂暴,不顾伤亡,用巨力撞开长枪,抡起武器朝盾牌手砸去,双方瞬间陷入惨烈肉搏。
东倭国武士如鬼魅穿梭,利用寒棒国与飞嘿国混战之机,从侧翼切入,忍者镖呼啸而出,专打弓弩手咽喉、手腕等要害,令寒棒国远程打击瞬间瘫痪。寒棒国领队见状,大喝一声,指挥盾牌手转身防御,却被东倭国长刀武士缠住,一时间险象环生。
天竹国圆形阵缓缓滚动前移,所到之处,蛇鞭飞舞,缠住敌人兵器,喷火筒喷出火焰,烧得靠近的南悦国拳师慌忙后退。南悦国团队迅速调整,枪手集中火力射击天竹国操控喷火筒之人,拳师、刀客则绕道包抄,试图打破其诡异防御。
激战正酣,变故突生。寒棒国队伍后方,几个暗藏的武士突然抽出匕首,刺向自家弓弩手,随后佯装受伤倒地,混乱中,一枚信号箭冲天而起,绽放出诡异的蓝光。与此同时,东倭国武士接到信号,竟舍下对手,朝着看台方向极速奔去,目标显然是大明的权贵阶层。
靖安王明家政见状,脸色大变,厉声喝道:“有刺客!”瞬间,大明将士从西面八方涌出,冲向刺客。看台之上,汉王明贡迅速起身,将皇帝朱舞护在身后,粤王明鼎则指挥侍卫组成防线,沪王明崇冷静传令,让皇宫禁卫加强戒备。
然而,刺客行动迅猛,东倭国武士凭借高超轻功,几个起落己逼近看台。关键时刻,南悦国拳师中有几位侠义之士,见势不妙,不顾自家团战局势,转身奔来相助。他们施展精妙拳法,拦下几个倭人刺客,为大明侍卫争取了宝贵时间。
就在刺客即将突破防线之时,大明御前侍卫统领赵猛率一众高手赶到,与刺客展开殊死搏斗。赵猛刀法精湛,一刀一个,将逼近的刺客斩杀,其余侍卫也奋勇向前,或用长枪挑刺,或用盾牌格挡,终将刺客击退。
校场之上,团战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陷入混乱,各国武士或停手观望,或趁机偷袭,局面失控。靖安王明家政怒发冲冠,喝令全场停手,严查刺客背后阴谋。此时的应天府,喜庆氛围被阴谋与危机取代,大明与各国关系也如绷紧的琴弦,在这混乱之后,究竟该如何拨乱反正,续写万国来朝的传奇,一切都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