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银通路既畅,民生初现转机,然朝堂暗流涌动,并未因外患暂息而风平浪静。部分勋贵旧臣眼见新帝明柔王明崇助力下威望日隆,新政顺遂推行,触动了他们往昔在地方上的诸多利益,心中暗自不甘,一场针对王明崇的阴谋,悄然在京城的深宅大院中酝酿。
京城里,御史中丞宁晋武,表面上是个清廉正首的言官,整日高呼为朝堂清明、为苍生请命,实则早己被旧势力重金收买,沦为他们手中的利刃。一日,朝会之上,宁晋武出列,手持奏本,神情肃穆,高声弹劾明崇:“陛下,臣听闻那守国王明崇在剿匪途中,治军不严,纵容士兵劫掠百姓,致使多地怨声载道,民心不稳。更有甚者,其麾下将领竟与残余匪帮暗中勾结,私分缴获物资,如此行径,与匪何异?望陛下明察,严惩此等不忠不义之徒,以安社稷!”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明柔帝凤眉一挑,心中疑虑顿生。她深知皇弟明崇一路忠心耿耿、战功赫赫,可宁晋武言辞凿凿,又有诸多“证据”呈递上来——一些不知真假的百姓诉状、疑似士兵私藏财物的清单,还有模糊不清的所谓密会图影。明柔未当场表态,只道:“此事关乎重大,朕定会彻查。”便匆匆散朝。
明崇此时己班师回朝,正准备向帝复命详述剿匪后续诸事。闻听此讯,他怒发冲冠,径首闯入宫门求见明柔。见到明柔,明崇“扑通”跪地,抱拳高声道:“陛下,臣弟冤屈!臣弟一生忠君爱国,从不敢有半分懈怠,剿匪途中,对麾下约束极严,每至一处,必先安抚百姓,所获物资皆登记在册,分毫不差上缴国库,何来劫掠、勾结之说?定是有人蓄意陷害,欲坏我大明剿匪大业,折损陛下臂膀,请陛下为臣弟做主!”言罢,虎目含泪,铮铮铁汉,此刻满是委屈与不甘。
明柔看着眼前这皇二弟,心中亦是五味杂陈。她轻叹了口气,柔声道:“皇弟起身,朕信你。但如今弹劾奏章纷纷,朝堂舆论汹汹,朕若不查,难堵悠悠众口。朕定会还你一个公道,你且暂回府,莫要慌乱。”明崇虽心有不甘,也只能领命退下。
接下来数日,明柔密令心腹——东厂督主曹秋风暗中彻查此事。曹秋风为人机敏、手段狠辣,对皇上忠心不二。他派出众多密探,深入市井、军营、勋贵府邸,抽丝剥茧探寻真相。不久,线索逐渐浮出水面:原来,那宁晋武背后是成国公府在撑腰,成国公一族在地方上兼并土地、私设盐场,靠着与匪帮的暗通款曲谋取暴利,眼见明崇剿匪断了他们财路,便欲除之而后快。
证据确凿,朱舞帝雷霆震怒,朝堂之上,她当众将宁晋武弹劾奏章摔在地上,怒斥:“尔等奸佞,竟敢蒙蔽朕、污蔑忠良,其心可诛!”随即下令将宁晋武下狱,严查背后主谋。成国公府见势不妙,妄图起兵谋反,却早被明柔提前部署的御林军重重包围,叛乱瞬间被扑灭。
经此一役,朝堂肃清,再无人敢兴风作浪。明崇洗清冤屈,愈发感恩明柔信任,君臣二人携手,继续为大明的昌盛殚精竭虑。明柔帝开始大力整饬吏治,选派贤能赴地方为官,兴办学堂、改良农桑,大明在这一对君臣的努力下,逐渐走向繁荣,曾经被匪患、党争阴霾笼罩的山河,终于迎来了真正的朗朗乾坤。百姓安居乐业,街头巷尾传颂着明柔帝的贤明与王明崇将军的英勇,大明朝仿若重生,向着盛世昂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