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回事儿,陈昌家听到这里,己经了然于胸,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但是,该咋办呢?他的心乱糟糟的,一点主意也没有,忽然想,要不要跟父母说?
得说,得说,但是,他们有办法吗?如果知道了,该咋办呢?
不说,不说为好。
不说,这事情瞒得住吗?再说了,瞒住了,有啥好处。
反复倒腾,陈昌家还是觉得有必要跟父母说,即使预见到他们也没办法,但是,还是必须说的。
咋说呢?陈昌家沿着田埂,迎着月光,听着蛙鸣,小心翼翼走着,想着,不是滋味儿。
回去了,他爹见他还没有吃晚饭,问陈昌家,陈昌家很窘迫,一张脸憋得紫红,嗯嗯嗯几下,还说,表姐留了,表姐夫不在屋,还在田里干活,我觉得天黑了,摸黑走路不方便,硬是辞别,回来了。
他爹瞅了一眼,不说话,打着赤脚,到外面去了。
老东西,就想占人家便宜,送几个鸡蛋,就跟吃多大亏一样,陈昌家的妈嘟囔着。
妈,大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其实,他也只是问问。
大,就是爹,方言,在雩娄这一块,听说属楚文化,挺流行的。
哼,你还替他说话,你当我不知道?就是小心眼。
陈昌家见状,也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看锅里,好像还有一点稀糊糊,清汤刮水,仿佛刷锅水,但是,陈昌家真的饿,不自觉喉管蠕动,连吞了几下唾沫。
他妈看到了,问,老蛋,你真的没有吃?
嗯。
为啥?
陈昌家的父母结婚,那地方叫成亲,成亲好多年没孩子,有一年,突然有了陈昌家,父母双方都高兴不得了,起名字,叫啥?
陈昌家的妈指着他爹说,再不生,你也就成了老蛋了。
他爹哈哈大笑,拍手说,老蛋好,老蛋好,老蛋香,养人。
这个老蛋,是有来历的,在大别山这一块,也算民俗。
女人坐月子,就吃面条,也叫挂面,吃油条,再一个,就是吃鸡蛋。
吃油条,油腻腻的,容易造成月子妈妈断奶。而鸡蛋,就不一样,除了补充蛋白质以外,还有好多营养成分,可谓阿莫西林,广谱性消炎药。鸡蛋,就是全面性营养品。
这个鸡蛋,必须使劲儿煮,煮得焦黄,甚至外壳发黑,就是里面蛋白,也要发黄,这样的鸡蛋,香,养人,所以叫老鸡蛋,简称老蛋。
听说,这一招也是李时珍发明的。
李时珍在外面挖草药,走到大山里,迷路了,此时,他老婆产下一子,没东西吃,咋办呢?又没人伺候,于是自己撑着下床,就把鸡蛋煮着,饿了随时吃。
过了将近半月,李时珍才从山里回来,高兴,自责,心痛,关爱,可是,看到妻子和孩子,不免惊愕——妻子精神,神采奕奕,还奶水充足;孩子也很正常,白白胖胖,小嘴撅着,小腿踢着,就差没叫一声“大大”了。
李时珍就感到奇怪,于是就问,知道了始末后,拿过鸡蛋研究,此时,才惊讶发现,这个鸡蛋不是一般的鸡蛋,己经煮老了。哎,就叫老蛋吧。
这个老蛋,还真是老蛋,好东西,补气,充饥,提神,养颜,滋养呀,嗯,还能促进奶水分泌,真她妈的大补,比月子宝宝大补丸还要好,于是就写进《本草纲目》,算一种食物类中草药。
真假,不得而知,也不必要去追究,就说老蛋这个东西,按现在科学研究,最起码有这么几点作用:
一是补钙。鸡蛋,蛋壳,含钙量挺高的,可是,煮熟了,由于时间短,剥离蛋壳吃,钙渗透到鸡蛋白里就很少,补钙作用也小;煮成老蛋,就不一样了。
二是蛋壳中还有其他成分,还都是奶妈急需的。煮老,就发出香味,月子地里的妈妈喜欢吃,促进消化,增进饮食,是月子妈妈的最佳营养品。
当然,陈昌家的爹,也就是他大大不知道,但是,在大别山,流行这种吃法,也算是中华文化当中的优秀文化,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陈昌家的爹,也就顺手拈来,给儿子起个小名,叫老蛋。
他妈把锅里面糊涂都刮尽了,才半碗,递给陈昌家说,你先吃着,娘去搞点野菜,再给你熬一点。
不用,这点够了。
那你夜晚能睡得着?
我瞌睡大,累了,能睡得着。
老东西,你把老蛋走后那只鸡嬔的一个鸡蛋拿来,我给老蛋煮点鸡蛋汤喝。
嗯,行,他爹答应着。
陈昌家端着碗,哧溜喝着,蹲在门槛上,想着心事。
老蛋,你表姐,见到了吗?他妈问。
陈昌家点头嗯,喝过一口汤,吞进去说,见到了。
他妈笑着,高兴起来,两眼放光说,回来这么晚,真的没在她家吃饭?
是啊,当时,表姐也留我了,我不好意,就死活要走。
你姨夫家穷,但是,你表姐家不穷呀,老古家,在古城,那可是一霸,不得了。你表姐夫,也是古保长的西弟,再咋说,分家时也给了不少东西,就是田地,也给了十多亩,还只是两个人,还不够吃?
我不是说了吗,妈?陈昌家难为情说,我是硬要走的,不是表姐没有留我。
哎,你这孩子,你妈让你送鸡蛋,就不知道你妈的用心吗?
用心?陈昌家停住吃,看着他妈说,送个鸡蛋,还有别的?
哎,咱家,没有田地,租人家的田种,还要给人家放牛,就这样,收成还要五五分成,累死累活,能养家糊口吗?你爹说,你,这么大了,还是这么高点,又瘦,都是缺营养。
陈昌家听着。
他妈叹口气说,我想想,你爹说的对呀,咋办呢?要是等着那几只鸡嬎蛋,弄来粮食,牛年马月呀。刚好,几年都没有看你姨夫了,听说,自从你表姐结婚后,贴补你姨夫家,你姨夫病情也好多了,所以,就想了这个歪主意,叫啥?老东西说,弯腰把鞋,一举两得。
陈昌家又气又恨,泪水都快出来了,吃下一口饭差点吐出来,说,你们,你们,也太不地道了,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哎,虽说你去,吃一顿饭,不起啥作用,但是,看望你姨夫,再续上这个亲戚,不好吗?
好好好,真是,陈昌家说,咋说你们呢?
咋说我们?他娘说,我们无用呗,但是,这天下,就是我们一家这么穷吗?你看一看,在我们这个地方,一百家,有九十九家都吃不上饭,拿棍要饭的,一片明,能说,就我们是吊费,没本事吗?
陈昌家想想,也是,于是,叹口气说,娘,你就别说了,一家不知一家难呢。
啥事情?你能说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