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匪的阴谋
女匪的阴谋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女匪的阴谋 > 第33章 他是怎么当上师长的

第33章 他是怎么当上师长的

加入书架
书名:
女匪的阴谋
作者:
抱着脚走路
本章字数:
4392
更新时间:
2025-03-06

哦,挺离奇的,陈昌家说。

还有离奇的小蒙还没有说呢,洪海说,周师长最离奇的是,商南民团起义。

是呀,因为都知道,我就没有说,说实话,这个事情,留给我们的子孙,要是下来,比《水浒》还好看,比大鼓书《说岳》《杨门女将》还传奇。

哎,小蒙呀,我是亲自参加的,感受最深。

有哪些感受,分享一下呗。

过程,我就不说了,洪海说,我就感到奇怪,居然没有放一枪一炮,就把杨晋阶民团三十二人全部缴械了,还都参加了起义。

那才叫起义呢,王小蒙说,起义,就是在旧军队里举起反对的旗子,才叫起义,周师长做到了。

我听说,他当时是教练,还是小队长,有权,还不好弄事吗?陈昌家说。

是你,你能行吗?洪海说,一放枪你就捂耳朵,要说拿枪,手就乱抖,还能起义?

洪海说的,都说到了陈昌家的痛处,陈昌家虽说生气,但是,也没有办法,白骨一眼,没有往下说。

王小蒙说,你好好想一想,起义,谁敢过?那都是没有经验的探索,还都是拿性命探索,这么大的事情,在周师长手里,就像玩你把驼子捏泥人那么简单,你想一想,这个人有多么有才了。

不是有才,简首就是不凡,洪海说,他思维缜密,接受党的指示,是在一个山洞里,召开会议,按照原来的部署,都说,把农协组织起来,在八月十五暴动,可是,周师长却说,不妥,最好要选择一个有利的时间。

为何?

八月十五,距离摆动时间太长,在这个时间段,不能保证出问题,所以,有可能泄密,一旦泄密,局势就不利了。

大家都认为很对,但是,确定在什么时间最好呢?

周师长思考再三说,我们要实事求是,要结合我们的农村风俗,立夏节,最好,小麦成熟了,水稻也开始下田,我们这儿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立夏节请那些官老爷“尝新”。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竖起大拇指,都嗯,都点头。

就这样,定下来了。

啥叫“尝新”?陈昌家问。

这个,你不知道?王小蒙又哦了一声说,应该不知道,这是一级一级扛二蛋的活。说具体点,就是大地主请乡保长到家吃饭,临走了,还要送点土特产什么,说明年景好哈。

哦,这回事儿呀,可怜,我们都吃不上饭,路上到处都有饿死人的,这些人,真会给自己脸上扑粉。

不是扑粉,是贴金。

都一个吊样,说去说来,就是自我标榜,说梦话呗。

哈哈哈,洪海说,这只能说,周师长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多少显示一下才能而己。

你说的,还有厉害的?陈昌家此时,才不跟洪海斗嘴了。

回到住地,周师长一夜没睡,反复思量。

思量啥?

在民团,杨晋阶是总瓢把子,但是,他又不管事,管事的是他的小舅子。这个人嘛,吃喝嫖赌抽,样样都会,还样样把持着,克扣部下粮饷,一点也不手软。

手下有个人叫何良美,爹死得早,妈又是个瞎子,妹妹还小,可是,得了一种怪毛病,就是长不高。

在这里,作者说一下,就是侏儒病,可是,那时候不知道,还认为是惹着神仙了,于是,就请道士先在他家做法事,要十块大洋,这可是一笔大钱呀,咋办?全指望何良美了。

可是,每月两块大洋的粮饷,到什么时候才能聚齐呢?半年之后,发粮饷了,大队长,就是民团团总的小舅子,克扣三块大洋,说是供奉,历朝历代都有的。

咋办?在民团后山的竹林里,周师长看到何良美泪水连连,不知道咋办才好,于是,把自己的粮饷拿出来,救济何良美,两个人就结拜了。

从何良美身上,周师长找到了自己人。那些穷人,那些贫苦人,才是自己拉拢的对象,于是,通过何良美,又找到六个人,加上他们俩,就是八个人,于是,周师长在教他们枪法的基础上,灌输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下形势,培养他们的思想觉悟,不到一个月,向组织汇报,在民团建立起党支部。

尝新,杨晋阶被请走了,但是,杨晋阶在民团开了一次会议,在会上,杨晋阶说,据有人透露,我们这儿有共党,他们,要造反,时间定在八月十五。

敌人是咋知道的?陈昌家问。

是呀,这就是个迷,洪海说,当时,周师长立即把这个信息报告了党组织,党组织立即修改了起义时间,于是,就按照周师长说的,定在立夏节暴动。

你刚才不是说,大家伙在山洞里不就定下来了吗?

是呀,但是,没有上报呀,王小蒙说,后来才知道,上报的还是八月十五,只是在后面加注,有人建议放在立夏节,可否?

所以,第二次会议,就确定立夏节。

那时候,鄂豫皖是许继慎、旷继勋两个人当家。

许继慎接到报告,立即批复,同意,并问旷继勋,这个时间是谁提出来的?

旷继勋说,信是詹谷堂派人送过来的,我当时看了,也觉得这封信奇怪,既然定了,为何又在后面加上批注呢?再看一看,想一想,既然敌人都知道时间了,我们还墨守成规,那不是钻到敌人的套子里?

是呀,看来,这个人有眼光,你当时问了,是谁?

旷继勋说,送信的是齐成堂,他说,是杨晋阶民团小队长周维炯提出来的。

你告诉他们一声,这些事情,应特别注意保密,一个送信的,就知道开会内容,是十分危险的。再说了,一问就说,也是口风有问题的。

好的,旷继勋说,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你提醒的对,古往今来,保密,是军事成败的关键,我会让人们去一趟,跟他们要求到位。

许继慎想一想说,这个人,很年轻,是丁家埠团支部书记,在武汉,有过一面之缘,哦,想起来了,在农讲所见过,有才。

我也知道,这个人还是很有头脑的。

你就在后面加上,如成功,就让他当师长。

就这样,周维炯当上了红三十二师的师长。

那是啥原因让你离开部队,到中央送信的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