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奉退位让贤,沙洲终于实现统一,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周边各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尤其是曾经与望归军有过交战经历的甘州回鹘和高昌回鹘,对于日益强大的望归军充满了忌惮。
然而,沐辰对于外界的反应并不在意。事实上,这些势力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制衡关系。尽管甘州回鹘表面上看似强盛,但在此次西征中遭受了重创,而且还被肃州龙家和凉州温末所夹击,短期内已无力对沙洲构成威胁。
而高昌回鹘更是虚弱不堪,甚至已向契丹俯首称臣。目前看来,他们似乎并无向东扩张的意图,反而与西边的诸多小国家频繁发生冲突。
至于契丹,他们的目光始终锁定在富饶的中原地区,对于沙洲这块荒芜之地毫无兴趣。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沙洲暂时无需担忧来自外部的威胁。
所以现在的沙洲,终于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发展时间。沐辰亲自坐镇敦煌,决心将这座城市扩建成沙洲地区的重要军事要塞。
尽管归义军在敦煌和沙洲苦心经营了数十年,这里的基础设施远比沙洲其他地方更为完备,但随着冬季的临近,沐辰仍需应对诸多挑战。
目前,军队已完成整编,沙洲总兵力达一万五千人,其中包括五千名精锐骑兵和一万名步兵。军队分为镇南、镇北、望归、归义四军。
镇南军由郭霆担任主将,率领两千五百名士兵镇守沙洲南部,主要任务是防范吐蕃的侵扰,确保于阗商路的安全与通畅。
而望归军则由李雪澈出任主将,带领两千五百名士兵驻守望归城。这座城池对于沙洲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沙洲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百姓最后的庇护所,因此她肩负着沉重的责任。
镇北军主将郭临,他率领着两千五百名英勇无畏的镇北军战士,驻守在瓜州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他们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敌人,而最有可能成为他们对手的便是甘州回鹘和温末部。这些敌人都是凶悍无比的势力,但镇北军毫不畏惧,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守护着这片土地。
与此同时,归义军主将张西豹带领着两千五百名精锐的归义军士兵,驻守在敦煌和玉门关。此外,玉素甫的五千骑兵也驻扎在敦煌,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在敦煌严阵以待,一旦瓜州或玉门关发生变故,他们能够迅速响应并提供及时的支援。这种紧密的军事布局使得沙洲的防御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这四军的建立,使得沙洲的军事实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仅给予了百姓们安全感,更是他们安居乐业的坚实保障。如今的沙洲,官府与百姓紧密合作,在军队的严密保护下,齐心协力,积极投身于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每一个人都充满热情和希望,共同努力打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家园。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人们辛勤劳作,挥洒汗水,播种着希望的种子。他们坚信,通过自已的努力和奋斗,未来将会迎来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深知,只有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确保这份安宁和繁荣得以延续下去。因此,他们将继续支持和拥护军队,为保卫家园、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而不懈努力。
西域地区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石灰岩资源,这使得水泥厂能够持续不断地生产出大量的水泥,并将其运往沙洲的各个地方,用于筑路、修房以及修建水渠等工程。随着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逐步建成,它们将把沙洲的所有城市和关隘紧密相连。届时,沙洲将形成一个各地之间联系更为紧密的政权体系。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沙洲未来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益处,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城主大人,如今沙洲已经实现了统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您目前的职位可能不太适合当前的形势。众人希望了解您对此事的看法,特派遣我前来询问。" 曹泽对沐辰怀有深深的敬意,并且清楚他短期内并无称帝的打算。但现在沙洲已经统一,沐辰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来有效地统治这个地区。
沐辰这段时间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立国这个选项暂时还不在沐辰的考虑范围之内,现在的沙洲自保有余,但是要立国的话还有些勉强,沐辰现在还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暂时先领沙洲州牧一职,立国之事,不必急于一时 。”沐辰将自已这段时间经过多方考虑后的决定缓缓道出,在他的心中,立国,必须在长安。那样的话,沐辰才能名正言顺的对中原所有的割据势力发起战争。
次日的朝会上,沐辰宣布了自已的决定,沙洲官员对沐辰的决定虽然感觉有些遗憾,但是都没有人提出异议。
沐辰自然也发现了众人眼中的遗憾之色,他微微一笑:“诸位,咱们沙洲还需要时间来发展,现阶段,最主要的,便是不要引起其他势力的过多关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还需要继续坚持下去。等实力足够了,便是我们东征中原,立国于长安之时!”
听到沐辰的最后一句话后,殿内众人一片哗然,每个人激动之情都溢于言表,他们几代人都在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堂堂正正的回到中原,现在沐辰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对于沐辰,现在的全沙洲,都是完全的信服,他做出的承诺,大家自然是深信不疑。
“现在,大家需要各司其职,齐心协力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我相信,这个目标实现的时间,不会太久。”沐辰勉励着在场的官员,他们是沙洲发展战略的执行者和管理者,以后还会是一个国家的骨架,沐辰对他们是寄予了厚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