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殿下以为,这破解残诗之人是太子?”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这破诗之人,与太子毫无瓜葛...”
黑衣人话还没说完。
六皇子拂了拂衣袖打断了他。
“所以说,你们还太嫩了。”
他说完,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记忆。
也在此刻。
飘回到了过去。
当年,李恪还未离宫。
作为皇太子,从小他便皇帝被寄予厚望。
随着他越长越大。
他的才学逐渐显露。
年纪轻轻,便能行文赋诗。
这更让他倍受器重。
而他的兄弟们。
却也因此遭到冷落。
其中以六皇子最甚。
在帝王家。
人们通常认为。
能够决定待遇的往往不是出身。
毕竟都是皇帝生的。
哪有贵贱之分?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
正是因为在帝王家。
出身才显得格外重要。
六皇子的生母并非是皇帝的宠妃。
而是一名宫女。
因此他从小到大,受了不少冷遇。
作为一个庶出的皇子。
他几乎没有见过自己的皇帝老爹。
唯一一次见他。
还是在李恪的生日宴上。
这强烈的反差。
让他自小便对李恪充满了恶感。
凭什么?
自己的生日宴,只有太监和宫女。
而他的?
就能引来满朝文武?
这份不甘最终形成了浓烈的憎恨。
可即便到他成年。
还是无法摆脱李恪的阴影。
他太优秀了。
不仅能文能武。
而且心胸为人方方面面。
都无不令人赞叹。
他本以为自己一生都要活在李恪的阴影之下。
看着他成为帝王。
而自己则郁郁而终。
可现实往往就是这么的戏剧。
这位让每个人都认可的国家储君。
在他成年的那天。
一声不吭的离开了皇宫。
没有告诉任何人。
他将去哪里,或是要做什么。
就如同一阵风一样消失了。
这件事当时引起了不少的轰动。
尤其是皇帝。
他遣出了上万禁军,地毯式的搜索。
可无论怎么找,李恪就像是融进了泥土中。
消失的无影无踪。
可有人欢喜有人愁。
朝野因为太子的失踪而动荡不安。
可六皇子,却因此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
作为李恪从小到大的竞争对手。
他一直都在认真而刻苦的去充实自己。
无论武学,文学,见识。
方方面面都在向着李恪拼命追赶。
更是不惜花重金买通朝中的眼线。
替自己提升皇帝面前的评价。
如今自己最大的对手失踪。
他俨然成了那个最出息的儿子。
可不想。
储君之位唾手可得。
眼下却传来了太子现世的消息。
这如何让他能安下心?
此刻。
六王府中,风云突变。
平日里寂静无声的王府。
此刻聚满了身穿黑衣的杀手。
而他则立身于诸多杀手面前。
看着这些自己多年培养的精锐。
冷笑道:“此次,前往临江,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话音落下,寂静的院落中。
传出了震天的怒吼。
此刻。
千里之外的临江。
李恪正在龙府的小院中练剑。
一招一式,皆有奥妙。
剑在他手中舞出阵阵剑花。
李恪十分专心。
甚至没察觉到,院子里多了个人。
“好剑法!”
在旁观看多时的武安君。
情不自禁的赞了一声。
李恪见她收起了剑,笑了笑道:“看了很久吧,不妨和我过上几招?”
武安君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谁都知道,你十岁就打服了大内的诸多高手。”
“我要能打得过你,那还不翻了天了。”
她说着走上前,细心的拿起手帕。
为李恪擦拭着脸上的汗渍。
“来找我干嘛?”
李恪有些不好意思。
将话题扯开。
武安君闻言,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笑道:“怎么?没事就不能看看你了?”
“你还是不是我的随从了?”
她半开玩笑的说着。
李恪闻言。
不可置否的笑了笑道:“哦?是吗?”
“当你的随从我很乐意,不过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贴身的那种。”
这话一出,武安君顿时脸色通红笑骂道:“没个正形!还太子呢!”
“要是能当你的贴身随从,这太子对我而言也只是个虚名罢了。”
李恪坏笑逗得武安君红着脸就要打他。
二人闹了一阵后。
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李恪正色道:“找我有什么事?”
武安君闻言摆了摆手,没说太多只道:“这不是马上到饭点了吗?”
“一会龙少他们俩也要过来。”
“咱们一起出去吃个饭。”
听闻此言李恪笑了笑。
“出去吃干什么?叫他们过来,我来给你们漏两手!”
话音刚落,院子门口传来惊喜声:“殿下,你居然还会做饭?”
“这可真是开了眼了。”
只见龙少和逍遥王正立在院门口。
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你们来的倒挺快!”
“怎么?一听殿下要亲自下厨,都闻着味过来了?”
武安君笑着将他们迎进了院子。
龙少闻言摇着折扇回道:“诶诶诶,说什么呢!我是那种人吗!”
片刻后,李恪在院里架起了炭炉。
各种肉食穿在宝剑上。
被他的烤的油光锃亮。
这一幕不禁让人食指大动。
“嘿,别说殿下这烤肉手法确实独特。”
“本少爷平生也算是吃尽山珍海味。”
“围炉而坐倒还是头一次。”
龙少和逍遥王见如此奇特的烤肉方式。
一时间也不禁愣住了。
随即纷纷入席大快朵颐了起来。
吃饭时。
逍遥王说起了一件事。
“殿下,您还记得几日前参加的江南诗会吗?”
这话一出,李恪有些诧异。
不知他要说什么。
随即点了点头。
后者见状道:“那个柳家小姐,不知您是否还有印象。”
“他爹,也就是当今临江的大都督,他想见见您。”
“当然,这老小子恐怕也是听说了太子的消息才有此意。”
这话一出,李恪不禁有些无奈。
看来,这身份倒还真是一块烫手山芋。
不过他也没打算拒绝。
毕竟,只要这消息没传到京城。
那就算不得什么。
而自己也不打算在游历民间了。
想到这,他回了句:“好,那明便宣他过来吧!”
“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